天天看点

南怀瑾:整垮你的不是敌人!往往是你身边最为亲近的人

引言

恩里生害,害里生恩,毁掉你事业的往往是你最亲近的人。

”这是

南怀瑾

生前对教育的一个观点。

从这里不难发现,他用的是佛学因果关系去解释教育中所存在的一系列“恩”与“害”的转变。在他看来,过度的宠溺只会带来坏处,而在一些挫折中倒也能看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宠爱。

他认为,毁掉一个人事业的往往是他最亲近的人。由此可以得知,这里强调的是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程度,如果在良好的环境下成长,那么这个人很可能会事业有成。反之,生活的环境相当恶劣,那人生基本上没有事业可谈。

其实,这种带有佛儒结合的观点早已经不新鲜,不过适用的环境出现了变化。在

以前,人们只会用这一句话去解释复杂的斗争环境;而如今,这句话用在教育上之后,解释的就是温馨环境下,一个人是如何慢慢变成堕落的

那么,身边的人又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事业的呢?

一、环境影响人

南怀瑾很认可《大学》中的一句话,即“

天子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那么,如何修身呢?他认为

:“家庭环境影响人

”。

纵观国内如今的家庭环境,很多的都是注重于子女的“生存”,而非“生活”。

许多家长始终坚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孩子尚未达到两岁,就已经有了满桌的作业和排到24小时的日,钢琴、象棋、绘画、英文......都是孩子不能舍弃的东西。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也许学到的是生存的技能,但却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正处于智力发育和活蹦乱跳的阶段,却过着与成年人一样枯燥无聊的生活,这无异于要毁掉孩子的未来。

就如非常著名的猫王迈克杰克逊,他虽然成为了世界级的明星,但却永远地失去了童年。从二岁起,他每天都要接受8个小时的训练,各种乐器的操作和嗓子的练习,且在这一个过程中不能出错,否则一天都没有饭吃。因此,他表示自己从来都没有快乐过。

很多父母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排除了给孩子布置作业,但却给孩子们报了许多兴趣班。这些家长这么做的出发点是,兴趣能够成就一个人。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孩子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之下,其实做的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事,而是被灌输了一些具有功利性的概念。比如,孩子听话了就会获得一朵小红花,而积累了一定的小红花之后,也可以换取一些礼物。所以在这样的兴趣班,他们学会的只不过是如何做才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而非这么做了,就会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因此,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仍然是目前很多人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那么,不给孩子学习这些东西,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让他们在受宠爱的氛围中成长可以吗?

二、身边的人不一定都是助力

南怀瑾认为,孩童从小开始应学“洒扫应对”,即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过分的早,否则培养出来的将是一个高分的低能儿。而对孩子也不能过分的宠溺,否则培养出来的会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对此,

南怀瑾建议“适时教育、德育为本和恩威并施”

适时教育主要讲求的是孩子的独立性问题。在孩子们学会走路的过程中,父母一般扮演的角色都是在一旁扶持,而非代替孩子走路。如果真的这么做,那么孩子永远都只是一个依赖工具才能行走的人。

因此,父母给孩子的扶持一定要有个度,超过这个度,只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毕竟,待在窝棚里的鲜花永远都经不起风吹雨打。

什么是德育为本呢?南怀瑾强调,教孩子生存的技能是次要的,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才是最主要的,因为人是生存和生活下去的最根本,如果人都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质,那么他的生存技能再多,也只不过是一个失败者。

这里的德育,其实并非只是让孩子们单纯地做好自己,还要让他们有提防坏人的心和学会攻防战术。

但是很多父母都理解错误了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孩子只要不伤害别人就是最大的德育。如此下去,培养出来的下一代将会是极其麻木和被动的。他们往往不会抓住时代的潮流,一般都只会固步自守和逆来顺受。

所谓的“恩威并施”,其实强调的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认为,只要宠爱孩子,挡在他们的前面,将他们保护好即可以。

然而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扼杀,当孩子不再受到外界的伤害的时候,家里人就成为了将来绊住他的绊脚石。

用俗话来形容,就是溺爱之下无虎子

所以,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学会恩威并济,让他们感受到爱的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被伤害的感觉,从而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格。

有以上就可以得知,每走错一步都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够将孩子培养得更好?

三、如何摆脱这种困境?

在培养孩子之前,父母必须要知道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的父母认为,只要让孩子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那么他们的前途将会是光明的。

不过,

南怀瑾在上面已经给出了意见,即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人格的培养,也要注重生存技能的灌输。

孩子需要做的事并不多,只要他们能够顺应潮流,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可以。不过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放肆地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如果他们走上庸碌的道路,那只会给孩子带来后患无穷。

然而,这一些都是家长们的过度焦虑,强扭的瓜不甜,孩子应该走上什么样的道路?必非是上一辈人就能够安排好的。

就如2000多年前的秦始皇家族,他早已经为后世准备好了一切,不过他的后代们并不争气,他所建立的王朝也经过了第二世之后就分崩离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接班人的能力匹配不上他们肩膀上所扛的责任,当他们抬上这个担子的时候,就已经注定有失败的结果。

由此可以得知,培养孩子是双重性的,家长们既需要给孩子们培养技能,也需要人格和道德上的培养。两者缺一,要么孩子成为一个高分低能儿,要么就成为一个品德很合格,但是能力全无的人。

总结

南怀瑾是

大陆相当著名的国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据他自己的介绍,小时候父母所安排的私塾学习,他的一辈子基本上都离不开孔孟之道,同时对唐宋文学也深有研究。进入中年以后,他将自己的精力和重点放在了教育之上,特别是关注儿童的教育。在他看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一点也没错,不过这句话会给很多的家长带来理解上的错误。

很多人认为,只要将孩子放到培训班里面去提高技能,等到他们正式进入学校的时候将会成为一个拿高分的人。

南怀瑾也看到了这个误区所在,所以在自己的很多作品中都强调,给孩子的教育要适度、即严即松和不要过于强求孩子去做一些他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总之,要想成就孩子,就不要成为牵绊他的事业的人。

参考文献

《楞严大义今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