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教育强国」王炳林: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

作者:长安街读书会
「教育强国」王炳林: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

王炳林: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

教育强国

「教育强国」王炳林: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

★★★★★

记者:红色文化是多年来的一个热词,请问您如何定义红色文化?

王炳林:我认为,红色文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累积的,具有先进性的,可发挥资政育人功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我们一般讲红色文化,更强调的是一种精神力量,强调理想信念、意志品质、价值追求,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红色文化是一种精神动力。

记者:您认为红色文化有哪些特征呢?

王炳林:我认为红色文化具有4个鲜明特征。第一是人民性。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它跟党的初心使命是一致的,所以说它体现了一种人民性,为人民谋福祉,体现了人民的立场。

第二是实践性。红色文化不是坐在书斋里研究出来的,它是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是我们党取得的伟大成就的一种文化体现,所以它有鲜明的实践性,有深厚的实践根基。

第三是斗争性。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我们的红色文化是引领人民前进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所以它的斗争性也是非常强的。

第四是开放性。红色文化不是封闭的,它是我们党把马列主义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创立中国共产党的时候,就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的一些优秀成果,我们很多党的创始人曾经到国外留学,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也吸收了人类追求民主自由这样一种共通的价值理念。所以我们说今天弘扬红色文化,也是在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去发展、去创新的。

记者:您如何看待红色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王炳林:我认为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上是承接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优秀品质,例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等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以及它们体现出来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内容,在红色文化中都有传承。同时,红色文化又是我们开创未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它在传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开辟道路,这非常重要。

红色文化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再塑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爱国爱家等民族精神,这些精神本身很伟大。但在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我们的民族处在一种涣散状况下,是马克思主义的到来,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红色文化注入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带来强大的动力,让我们的民族文化重新得到塑造,让我们民族精神由被动转为主动。

同时,红色文化是我们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滋养。弘扬红色文化,特别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的强大动力。另外,红色文化对于鼓舞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共同努力需要一种精神的支撑,红色文化就能提供这样的支撑。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前存在的一些过度消费、曲解红色文化的现象?例如抗日“神剧”。

王炳林:这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像这样一种过度消费,特别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庸俗化、娱乐化呈现的倾向,应该是要坚决反对、坚决避免的。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不尊重历史、亵渎历史的,是没有用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去看待历史的结果,某种意义上带有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

我们研究历史应该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应该从客观事实出发,去研究我们当年究竟是怎样取得胜利的。那是历尽千辛万苦、集中群众智慧、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够实现的。我们付出那么大的牺牲,敌人是很狡猾的。我们用更高的智慧去战胜敌人,而不是因为敌人很愚蠢,所以我们就轻轻松松胜利了。存在这样的现象原因很多,一方面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体现,也不排除别有用心的故意抹黑,另一方面是迎合低级娱乐的需求。

记者: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

王炳林:我认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之所以历史虚无主义存在,之所以出现庸俗化、娱乐化的现象,很重要的就是历史观在起作用。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后人如何评价是主观的,都是有一定的立场来支配的。我们应该加强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教育,站在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立场上看待历史。对于一些不良的现象,我们要去引导,加强教育宣传,对于一些触犯法律的情况要加强惩治管理,多层次地引导治理,形成正确的导向、良好的氛围,信仰是很神圣的事情,不容亵渎。

中央明确提出要让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成为展示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的精神殿堂。精神殿堂,这四个字的分量很重。我们要把这类展现红色文化的场馆当作精神殿堂,我们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缅怀先烈,去继承他们的遗志,传承他们的精神。不久前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其中明确提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和观点,坚决抵制庸俗化、娱乐化,防止“低级红”“高级黑”,这应该是我们在宣传弘扬红色文化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记者:您认为当下应该如何传承弘扬好红色文化?

王炳林:首先,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应当体现特点、抓住重点,尤其是注重发挥其党建和育人功能。弘扬红色文化,应当深入研究党员教育与历史的关系,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把握历史规律、看清历史本质、发挥历史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以红色文化育人,应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说服力,使青年感知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明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培养堪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其次,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应当注重利用文化资源、树立文化符号。红色文化的外延十分丰富,人物是承载这些文化形式的灵魂。遗迹、文物、思想、事件、精神等因为承载着人的实践而变得鲜活动人。语言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口号性、标志性的语言能够有效促进思想、精神、故事、情感、品质的传播。因此,提炼红色文化中的标志人物、标志用语,并且树立文化符号对于促进文化传播、增强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应当注重把握时代、发展传承。只有被不断继承与发展的文化才是活的文化。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应当以人为主体,在党和政府的引领下,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文化传承,并且在新的实践中提炼新的文化,形成教育、理解、认同、践行、发展的协同机制。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面,应当在发展中吸收、容纳其他优秀文化以体现自主、彰显自信、丰富自身。

记者:四川红色资源丰富,对于挖掘利用好这些资源您有何建议?

王炳林:四川是红色文化的宝库,红色资源非常丰富,在挖掘和利用上也有很多亮点。我觉得要更上一层楼的话,需要注入一些新的元素,进行一些新的打造。例如从整体上去谋划红色资源,哪些是我们的亮点、重点,不同的资源体现哪些不同的特征,对某一处历史遗迹,它在历史上的定位以及今天的现实意义有充分的认知,在这个基础上找准定位、深入打造,挖掘它的时代价值。红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要注重实效性,一定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井冈山的挑粮小道,就这一个地方一个点,就把井冈山精神诠释得非常生动。四川也有类似的地方,例如我去过泸定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如果能以点带面做一些整体规划就比较好。

另外,红色资源重在利用,发挥它的现实作用。我们怎样把红色资源跟党员干部教育有机结合,跟学校的思政课有机结合,跟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我觉得应该从这三个结合上去认真探索,可能是我们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王炳林:长安街读书会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邱诗懿;初审:程子茜、陈佳妮;复审:李雨凡

长安街直播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