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阅读是照见内心的镜子——2021年的阅读汇总

阅读是照见内心的镜子——2021年的阅读汇总

阅读是个人获得信息的其中一个渠道。犹如在地下管道中行走,总会有一个从暗处走向光明的过程,从懵懂到清晰的路径,而这条路径有多长,离看到曙光的距离有多远,还真的只能取决于自身的体悟。

2021年读过的书,满打满算其实也就五十来本。确实有倦怠的现象。读过的书籍很杂乱,所涉猎的范围没有固定的方向。而从这五十来本书中,我想要总结出这个阅读轨迹所带给我的感受,以及我所能吸取的信息。

那么,我就将这些书籍所给我传递的信息,分为认识自己、认识两性关系和认识世界三个方面去介绍相关阅读情况。

阅读是照见内心的镜子——2021年的阅读汇总

关于认识自己的内心

还记得去年读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真正的强大是敢于去面对和表达自己的脆弱。

2021年我读过的心理学书籍包括《蛤蟆医生去看心理医生》、《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我们内心的冲突》、《穿越孤独》、《拥抱你的敏感情绪》、《无所畏惧:颠覆你内心的脆弱》等,它们都有的共同点,是带领读者去认识自己的内心。

出于原生家庭的影响、社会观念的加持等种种原因,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地披上一副“坚强”的盔甲,去应对外界的社交,去逃避内心的冲突。

仿佛只要做好伪装,我们就能够成为这副伪装。但很多人做不到,于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总会怀疑自己的真实面目是否真实。

《无所畏惧:颠覆你内心的脆弱》讲的正是这份看似坚硬的脆弱。有人说,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只在一瞬间。那是否代表我们只能够在情绪决堤时才能够表达?或者我们也可以承认自己的脆弱,从互助中、从日常小事中就逐渐锻炼自己的内心,让它逐渐变得强大。

如何去进行互助?《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就是一种解决方式。作者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一名心理咨询中的来访者。从书中作者讲述的各个来访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沉溺于过往伤痛中、看似现实又刻薄实质无法面对现实的男人,也能看到在失恋的伤痛中无法走出来的女人。在每一次的咨询中,在每一次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时,来访者也逐渐看清自己的内心。“坚强”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但要做到真正的强大,并非外表伪装出来的冷漠,而是真正地面对自己的脆弱。心口不一只会带来内心更深处的矛盾和挣扎。

关于内心的冲突,《我们内心的冲突》描述了内心冲突下人的行为的异化。有人过于依赖顺从他人,有人将内心的不满化为攻击性,也有人与他人疏离隔绝,也有人将自身的问题全然归结于外界。人们采取各种方式去逃避内心的感受,人们只想要解决办法,而非正视和了解问题的根本。

但解决内心的冲突,不在于使用什么手段,但而在于“面对”和“承担”。

原生家庭是致使内心冲突的其中一个源头,于是乎,《蛤蟆医生去看心理医生》就针对这么一个源头去进行逐步剖析。原生家庭的成员对我们的态度,很有可能就会内化成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态度。且由于儿童太弱小,他们轻易地将罪责归咎于自身。这样的价值观变化也许是不自知的,而那些对个人价值观的无形改造,就影响了成长后的思维模式。

个体和社会的难以融合,可以体现在处理“孤独感”的方式上。《穿越孤独》是以心理咨询师的角度,去看影视作品、来访者以及人在不同阶段所要面对的孤独感。影视作品通过角色行为的塑造去体现人物的孤独感,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是难以开启上帝视角去分析自己的一举一动,于是乎,被孤独所包围的人,往往也难以清晰地剖析自己。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反而是心理咨询师的“失败”。来访者最终无法面对自己的孤独感,并且终止了咨询。

这大概也是常事。人最终只能靠自己去克服自己的问题,他人也只能搭把手。倘若自己没有面对问题的决心,别人再热心的帮助也是徒劳。

阅读是照见内心的镜子——2021年的阅读汇总

关于认识两性关系

去年花了大量时间去看了许多女性主义相关的书籍。包括《第二性》、李银河的《女性主义》、《男性统治》、《厌女》、《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等。今年又在读费孝通的《生育制度》。发现这些书基本上可以给我展现出一幅男女性几千年来的纠葛的图景。如今两性关系被推向了风口浪尖,其实也在表明,人的多元价值观在发展,它不局限于单一的生活方式,而是逐渐地发展出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并且认可和尊重这样的生活方式。

从《为爱成婚》中我们可以看到男女从远古时代以来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成父权制社会的,男女之间的婚姻是如何突然之间就跟爱情沾上关系的。分工合作本来是男女间的相互配合,但随着权力的游动,逐渐形成了男尊女卑的两性阶级,父权制的建立剥夺了女性能够独立生活的生产资料,可偏偏在工作制度建立后,女性逐步夺回独立生存,两性之争也吹响了号角。

《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所提倡的,正是女性需要有独立生存的资本。当女性必须依附他人生存时,她是缺乏独立人格的傀儡。这本书并没有鼓吹男女对立的态度,而是从“独立”出发,去呼吁女性去独立自强。

《第二性》则侧重于女性所体现出来的“他者”角色。女性作为他者,也是一个客体,女性并没有作为其中一个主体在社会中立足,而仅仅是男性的附庸。波伏娃从男女生理,心理的差异,儿童被社会化的过程,以及女性成年后的现状等去描述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观念灌输,行为限制和权力剥夺。

而关于父权制的观念灌输,在《男性统治》的描述就让人印象深刻。自古我们对两性的描述都是有对立性的,男性阳刚正直坚强,代表了力量,而女性阴柔狡猾脆弱,代表着软弱。这两者之间的对立束缚了女性的形象,同时也对男性产生了身份束缚。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当自强,这些也表明了男性所需承担的责任本身就是来源于父权制的性别身份束缚。所有人被迫过着同一种生活,自然有人不适,有人想要逃离。

李银河的《女性主义》没有阐述任何新的观点,而是罗列了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女性主义的多个派别,以及各个派别所主张的观点和其缺陷。原来不止实属厘清女性主义概念的好书。

关于认识这个世界

我们对这个社会,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局限于我们的认知面、我们所处的社会位置,也局限于我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于是乎,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个人价值观不一,“何不食肉糜”的言论时常会出现。这确实是无法避免的认知偏差,但我们总能通过提高认知层面,去逐步降低这样的认知偏差。

去年读过让我刷新世界观的好书,就包括了《世界观》、《第三种黑猩猩》、《哲学·科学·常识》、《事实》、《全球科技通史》、《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等等。

假如把世界比喻成一个有机体,那么它内含的各种运行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的。牵一发动全身,科学的每一个进程所影响的不仅仅是该学科本身,还是整个社会系统的逐步更新、人们认知的变迁。

《世界观》和《哲学·科学·常识》都描述了人类社会从满天神佛的信仰中,逐渐对大自然发问,发展出哲学思想。再逐步从严谨的哲学态度发展出具有颠覆性的科学论证,从科学的角度去探索世界、探索宇宙。从神学到科学,人们逐渐从无法掌控自然,到改造自然;从对地球伟大的美好幻想逐步收缩到宇宙中渺小的沧海一粟;从依赖神佛到人定胜天的观念改变,每一步都对世人产生巨大冲击。当那些习以为常的科学知识成为常识,我们可能很难想象,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人们观念和我们完全不一样。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其实一直在变迁。

如果说上面两本讲述了科技对人的观念影响,那么《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就讲述资本主义及工作制对人的异化的巨大“功劳”。在农耕社会下,人们是通过自己设定耕作目标以及控制工作进程去劳作的。农作物和手工制品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鉴定它的品质,且由于自主生产的产量低,对于资本的扩张成效太低。而工作制作为资本剥削的一个新形式,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流谋生方式。人们进入工厂,在工厂设定的工作目标下,受资本家控制工作进程去劳动,工人的劳动成果受资本家剥削,而工人所产出的成品再卖回给这些工人,又完成了新的一轮剥削。如此往复,我们似乎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在卖命,但似乎这个卖命的逻辑,依然是资本家所传递的。

事实很残酷,但了解事实并不是为了对世界失望,而是通过转换思维方式,去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去面对自己的人生。《事实》这本书是对我们固有思维的一次洗涤。由于所身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比如这本书的作者是在瑞典这个发达国家),对外界事物的理解会有所偏僻。比如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贫穷状况过于悲观,而忽视了发展和进步的力量;又比如对某些社会现象过于恐惧,而高估了这些现象的发生几率;还有媒体传播的侧重点不一,人们全听信单一媒体的论调,就有可能对事件有所误解。我们所以为的“事实”,都有可能因为个人情感和他人的误导而产生偏差。因此,多维度思考、多方印证可能会让我们降低“误会”的发生。

阅读是照见内心的镜子——2021年的阅读汇总

最 后

除了以上的这些书以外,今年读到的好书还有《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是一本语言学的著作,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语言中的隐喻对我们的认知的影响。

《社会性动物》第12版,这是一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般的著作,作者会与时俱进地更新现有的研究,以及社会各种新事物对人产生的影响。探究社会对个人的影响,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作为一个哲学小白,这本书真的非常好读。不同于传统哲学通识类书籍的要么特别晦涩,要么特别浅显,刘擎的这本书有主题有层次地介绍了西方现代思想的多个方面,提高对西方现代哲学的认识之余,也能极大地提升对哲学的兴趣。

如果你也经历过“合谋的沉默”,那么你会对《房间里的大象》中的描述特别有同感。所谓房间里的大象,就是那些大家明明都知道的事实,犹如房间里显而易见又被视而不见的大象,且始终避而不谈,不问也不答理,甚至不允许群体内的人去提问。

《脑与意识》《脑与阅读》这两本书都是对大脑的研究。科学家们对人是怎么进行阅读的、是怎么产生不同的想法的具有浓厚兴趣,于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去解剖大脑的各个分区对人的作用。目前来说我们还不能够完全了解人的意识是怎样产生和变化的,但它绝对不是一句“上天恩赐”就能罢休的课题。

去年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过许多个“Aha”的瞬间。这一个个瞬间让我突然地开窍,认识到自己有多么的无知,距离人间清醒,距离活得明白,还有那么那么那么大的提升空间。

也好,来日方长,还能继续学习,继续进步。

感谢阅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