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路:不要追求天性上的突破

早上看报道,复旦的严锋教授透露自己的孩子是自闭症,在访谈中说,他遇到的自闭症孩子都非常可爱、非常纯净,完全没有功利心,“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看到那么多蝇营狗苟、逐名夺利、说谎造假等无耻之事,这些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是完全没有的。他绝对不会说谎,他如果能说谎,我就会很高兴了(大笑)——但他不说的。”

我曾经和朋友玩杀人游戏。参与的人里,有个虔敬的佛教徒。她有一回抽中了杀手,“杀了人”,天亮了,大家睁眼,四周望望想根据表情来判断谁是杀手,望到她,她立马绷不住了,人家还没开口,她就狂笑,带着紧张和兴奋笑个不停。大家一致投她,果然是杀手。下一次她抽到杀手,憋了两秒,还是笑出来。我们就都知道,她是当不了“杀手”的。别说真正的杀人,就是游戏里的“杀人”,她就扛不住。可见某些人基因里就写着一些特质,哪怕不能对所有的事情不撒谎,在有些事情上,也是很难撒谎的。

听过一个故事,普陀山有两个渔民打官司,原告说被告欠了20万不还,但没有欠条,被告一口咬定没欠钱。庭上争了半天,没结果,法官望望窗外,正好看见普陀山的观音像,就对被告说,你要没借,就对着观音赌个咒。被告不敢,撑了一会儿,只好承认借了。

渔民打渔,出海有风险。当地有出海前求菩萨保佑的习俗。以前他每次都是恭敬地求菩萨,现在突然要骗菩萨,他不敢。他如果赌了这个咒,以前的头就白磕了,以后也没法再求菩萨保佑了。保不保佑且不说,你自身的行为得自洽,否则,作为普通人,内心很难安放这两种彼此矛盾的人格。

不过,“非普通人”不再此列。确实有人能非常娴熟地在不同场合表演不同的角色,甚至看起来大相径庭的角色。如果是庭审落马干部,这种对着菩萨发誓的办法恐怕就不一定能奏效。

其实一般人也都会演,就像在杀人游戏中演无辜,有人演得很像。这也是在游戏里切换到了另一种人格。只不过,游戏者清楚游戏的边界,知道游戏里的“杀人”和“撒谎”不是真正的杀人和撒谎,也不会有道德负担。可事实上,游戏和生活的边界,并不是绝对清晰的。游戏也是生活的延续。

十多年前,我研究生毕业前,和同学有一阵儿每天都玩杀人游戏。一个同学的女朋友下了班也跟我们玩。有次,那个女孩被“杀掉”,大家睁眼,指认杀手,有人怀疑是她男朋友,那男生很老练、很聪明,玩这个游戏也比较溜,他坦然说,“我是绝不可能杀我老婆的”。他把女朋友叫“老婆”。我们相信了,果然他不是,后来我留意观察,他无论什么时候当杀手,都没“杀”过他女朋友。

“杀人游戏”是个游戏,但他在游戏中给了自己额外的限制。没人约束他,他自己遵循这一点。别人一旦了解,对游戏中的他来说,是不利的。因为他的约束条件比别人多。可是,因为游戏中这一点,在生活中,他更容易赢得女朋友的信任,以及周围人的信任。因为别人知道他会多遵守一些规则,或者说不违反某些原则——哪怕是在开玩笑、玩游戏的语境下。那么,他的行为的可预测性就更强。

“杀人游戏”本质上是个撒谎游戏或者表演游戏。在单次博弈中,更擅长撒谎、擅长表演的人容易胜出。“单次博弈”就是说,玩家对彼此并不熟悉。但在重复博弈,尤其是多次重复博弈中,就未必这样了。有人特别擅长撒谎和表演,一开始总是赢,到后面人家不管他是不是杀手,不管他说得多恳切,先把他投死。因为大家已经熟悉了他的撒谎和表演,把此前游戏中、生活中的印象带到新游戏中来了。

生活中,人们自然更愿意和不擅长撒谎、表演的人打交道。尤其是共事的时候。因为他们的行为更容易预测。虽然不能准确知道他们会做什么,起码能保证他们必然不会做什么。而相反的人,就可能“无所不用其极”,这会给周围的人带来额外的风险和担忧。

《红楼梦》里面,赵姨娘挺坏的,不过,她坏得透亮,心里那些小九九别人都知道。她甚至会当着探春、李纨和丫头的面说探春,我还指望你以后多帮衬帮衬赵家呢。她连基本的避嫌都不懂。所以她虽然坏,做出的事只是让人讨厌,并不让人胆战心惊。而王熙凤报复贾琏和尤二姐,是让人胆战心惊的——她什么手段都敢使。袭人对晴雯和芳官也是这样,只是书上没细写。

我上小学的时候,大家玩一种“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一群人跑,一个人抓。有个同学头很大,很聪明,也非常另类,每次他快被抓住时,就往同伙身边跑,冷不防抓住同伙并对抓人的说:我替你抓了一个,你别抓我。二十多年后,我在街上偶然碰见他,干一份说不上很体面的工作。因为太久没见,我装作没认出来走过去了,如果打招呼,也怕彼此尴尬。其实他小时候学习是不错的,老师也挺看好,但后来混得并不好。我就想到小时候玩的游戏,他在游戏中运用的策略,一定不仅在游戏里运用,肯定延伸到了生活中。

一个人在游戏中可能玩得很溜,具备一些别人想不到或者做不来的特质,从而让自己在游戏中占尽优势,但这未必就是好事。因为在小游戏之外还有更大的游戏,一个人曾经沾沾自喜的东西,也可能成为他的致命缺陷。像王熙凤这样的人,在唆使张华告状一节,最终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到了后面,连贾蓉和来旺都不肯再听她的了。在现实中,有人甚至想成为王熙凤这类人,想突破天生的约束,去做常人做不出的行为,不能说不愚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