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路:不要追求天性上的突破

早上看報道,複旦的嚴鋒教授透露自己的孩子是自閉症,在訪談中說,他遇到的自閉症孩子都非常可愛、非常純淨,完全沒有功利心,“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看到那麼多蠅營狗苟、逐名奪利、說謊造假等無恥之事,這些在我們的孩子身上是完全沒有的。他絕對不會說謊,他如果能說謊,我就會很高興了(大笑)——但他不說的。”

我曾經和朋友玩殺人遊戲。參與的人裡,有個虔敬的佛教徒。她有一回抽中了殺手,“殺了人”,天亮了,大家睜眼,四周望望想根據表情來判斷誰是殺手,望到她,她立馬繃不住了,人家還沒開口,她就狂笑,帶着緊張和興奮笑個不停。大家一緻投她,果然是殺手。下一次她抽到殺手,憋了兩秒,還是笑出來。我們就都知道,她是當不了“殺手”的。别說真正的殺人,就是遊戲裡的“殺人”,她就扛不住。可見某些人基因裡就寫着一些特質,哪怕不能對所有的事情不撒謊,在有些事情上,也是很難撒謊的。

聽過一個故事,普陀山有兩個漁民打官司,原告說被告欠了20萬不還,但沒有欠條,被告一口咬定沒欠錢。庭上争了半天,沒結果,法官望望窗外,正好看見普陀山的觀音像,就對被告說,你要沒借,就對着觀音賭個咒。被告不敢,撐了一會兒,隻好承認借了。

漁民打漁,出海有風險。當地有出海前求菩薩保佑的習俗。以前他每次都是恭敬地求菩薩,現在突然要騙菩薩,他不敢。他如果賭了這個咒,以前的頭就白磕了,以後也沒法再求菩薩保佑了。保不保佑且不說,你自身的行為得自洽,否則,作為普通人,内心很難安放這兩種彼此沖突的人格。

不過,“非普通人”不再此列。确實有人能非常娴熟地在不同場合表演不同的角色,甚至看起來大相徑庭的角色。如果是庭審落馬幹部,這種對着菩薩發誓的辦法恐怕就不一定能奏效。

其實一般人也都會演,就像在殺人遊戲中演無辜,有人演得很像。這也是在遊戲裡切換到了另一種人格。隻不過,遊戲者清楚遊戲的邊界,知道遊戲裡的“殺人”和“撒謊”不是真正的殺人和撒謊,也不會有道德負擔。可事實上,遊戲和生活的邊界,并不是絕對清晰的。遊戲也是生活的延續。

十多年前,我研究所學生畢業前,和同學有一陣兒每天都玩殺人遊戲。一個同學的女朋友下了班也跟我們玩。有次,那個女孩被“殺掉”,大家睜眼,指認殺手,有人懷疑是她男朋友,那男生很老練、很聰明,玩這個遊戲也比較溜,他坦然說,“我是絕不可能殺我老婆的”。他把女朋友叫“老婆”。我們相信了,果然他不是,後來我留意觀察,他無論什麼時候當殺手,都沒“殺”過他女朋友。

“殺人遊戲”是個遊戲,但他在遊戲中給了自己額外的限制。沒人限制他,他自己遵循這一點。别人一旦了解,對遊戲中的他來說,是不利的。因為他的限制條件比别人多。可是,因為遊戲中這一點,在生活中,他更容易赢得女朋友的信任,以及周圍人的信任。因為别人知道他會多遵守一些規則,或者說不違反某些原則——哪怕是在開玩笑、玩遊戲的語境下。那麼,他的行為的可預測性就更強。

“殺人遊戲”本質上是個撒謊遊戲或者表演遊戲。在單次博弈中,更擅長撒謊、擅長表演的人容易勝出。“單次博弈”就是說,玩家對彼此并不熟悉。但在重複博弈,尤其是多次重複博弈中,就未必這樣了。有人特别擅長撒謊和表演,一開始總是赢,到後面人家不管他是不是殺手,不管他說得多懇切,先把他投死。因為大家已經熟悉了他的撒謊和表演,把此前遊戲中、生活中的印象帶到新遊戲中來了。

生活中,人們自然更願意和不擅長撒謊、表演的人打交道。尤其是共事的時候。因為他們的行為更容易預測。雖然不能準确知道他們會做什麼,起碼能保證他們必然不會做什麼。而相反的人,就可能“無所不用其極”,這會給周圍的人帶來額外的風險和擔憂。

《紅樓夢》裡面,趙姨娘挺壞的,不過,她壞得透亮,心裡那些小九九别人都知道。她甚至會當着探春、李纨和丫頭的面說探春,我還指望你以後多幫襯幫襯趙家呢。她連基本的避嫌都不懂。是以她雖然壞,做出的事隻是讓人讨厭,并不讓人膽戰心驚。而王熙鳳報複賈琏和尤二姐,是讓人膽戰心驚的——她什麼手段都敢使。襲人對晴雯和芳官也是這樣,隻是書上沒細寫。

我上國小的時候,大家玩一種“警察抓小偷”的遊戲,一群人跑,一個人抓。有個同學頭很大,很聰明,也非常另類,每次他快被抓住時,就往同夥身邊跑,冷不防抓住同夥并對抓人的說:我替你抓了一個,你别抓我。二十多年後,我在街上偶然碰見他,幹一份說不上很體面的工作。因為太久沒見,我裝作沒認出來走過去了,如果打招呼,也怕彼此尴尬。其實他小時候學習是不錯的,老師也挺看好,但後來混得并不好。我就想到小時候玩的遊戲,他在遊戲中運用的政策,一定不僅在遊戲裡運用,肯定延伸到了生活中。

一個人在遊戲中可能玩得很溜,具備一些别人想不到或者做不來的特質,進而讓自己在遊戲中占盡優勢,但這未必就是好事。因為在小遊戲之外還有更大的遊戲,一個人曾經沾沾自喜的東西,也可能成為他的緻命缺陷。像王熙鳳這樣的人,在唆使張華告狀一節,最終的失敗是必然的,因為到了後面,連賈蓉和來旺都不肯再聽她的了。在現實中,有人甚至想成為王熙鳳這類人,想突破天生的限制,去做常人做不出的行為,不能說不愚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