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三月三

歌海飞花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又是一年三月三,歌海春暖花开,在这片浸润着乡愁的土地上,依旧有说不尽的刘三姐,唱不完的醉人山歌。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上世纪60年代,电影《刘三姐》风靡全国,黄婉秋凭借出演“刘三姐”这一角色,成为那个时代家喻户晓的明星。

发端于唐朝的刘三姐故事,历经上千年而依旧被人传颂,她的魅力为何如此之大?她与广西源远流长的歌海文化有什么关系呢?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广西戏剧院彩调剧《新刘三姐》片段精彩亮相。而这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第一次邀请地方戏参加演出。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而在广西,另一台精品节目《十二天籁 壮族嘹歌》也在给广西的观众带来视听盛宴,壮族文化代表性的符号——嘹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让人耳目一新。

在高大上的舞台上唱响的彩调剧和嘹歌,都是广西歌海文化闪耀的浪花。走进时光长廊,人们会对广西三月三歌圩有更多了解。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据1985年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公布的《歌圩分布表》不完全统计,广西当时85个县、市中,就有637个歌圩点,规模最小的300人,最大达4万多人,其中规模在万人以上的歌圩就有92个。

广西歌圩文化从什么时候开始?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歌圩,是清代才开始出现的词汇,清道光壮族诗人黎申产写有:“岁岁歌圩四月中,聚观白叟与黄童”。在壮语里,“圩逢”(hawfaengz)、“笼峒”(roengzdoengh)、窝岩(okgamj)等都表达“歌圩”的意思,各地称呼不同。

其中,遗存于靖西、百色、巴马、都安等壮文化保存较好的地方的“窝岩”一词,透露着古老的信息。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窝岩(okgamj),意思是“出岩洞”。许多学者推测,壮族先民原来过着穴居的生活,各岩洞之间又自然地相互结成族群婚姻关系,壮族先民的所谓“出岩洞”,就是“歌圩”的原始形态。不同洞穴的先民聚在一起,咏唱某些特定内容,形成某种共同的意识。在漫长的岁月中,咏唱的内容也逐渐从巫术崇拜、历史传说,逐渐发展成个人的情感表达。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在广西宁明沿明江两岸的岩画中,铜鼓、羊角钮钟,人物的肢体动作组合排列,构成了一幅幅壮观的歌舞画面。不少学者也认为,花山崖岩画佐证了歌圩在战国到东汉时期就已经流行。

中原也过三月三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融合,使得“三月三”成为歌海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

公元前214年,灵渠开凿成功,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秦朝统一了岭南地区,越来越多的中原人进入岭南,岭南各族也不断向外迁移,扩展到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汉书·地理志》有这样的记载:“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在中原地区,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源于古人暮春时节在河边沐浴,兴起于商周,盛行于汉代,从魏晋六朝至唐代,演变为郊野春游,曲水流觞,赋诗唱歌,并随着在各地与民俗汇合,演变为寒食节、清明节、情人节、歌节等。

春秋时期的《越人歌》,是有典籍记载的越人最早的民歌。

西汉末年的刘向在《说苑》中用汉字记下了《越人歌》唱词的发音,后世学者研究得出结论,《越人歌》的越语发音跟今天的壮侗语族发音特点相似。

诗经作为我们国家最早的诗歌总集,修辞手法已经运用了赋、比、兴。赋就是平铺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先言他物,在广西民歌里面,这些手法也非常多。

以歌择偶,至少要唱七首歌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岭南越人的聚唱风俗,在唐宋史籍中屡有记载,如《太平寰宇记》载:“谷熟时……男女盛装,椎髻徒跣,聚合而歌”。

《岭外代答》也记载:“上巳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为飞驼。”这是描述壮族“三月三”歌圩上人们抛绣球对歌的盛况。

宋代时,广西地区以歌择偶已经成为风气。歌圩吸引来方圆几十里的乡亲,未婚青年男女则是歌圩活动的主角。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要想赢得心仪对象的青睐,就要在“对歌”场上技压群雄。广西各地对歌的程序大同小异,但基本都少不了“七段歌”。

第一段:“游歌”,相当于亮相。

第二段:“相见歌”(又称相迎歌)是自我介绍,以歌代言。

第三段:”“求歌”(又称邀请歌),是向对方发出对歌的请求。通常会有几位(组)男歌手同时向一位(组)女歌手求歌,男歌手们所唱的调韵不能相同,而女歌手只选择应和其中一位(组)男歌手的调韵答歌。这一阶段相当于初选,落选的人只能自觉退场。

第四段:“斗歌”,将进入男女双方相互了解的环节,要比试智慧与歌才。斗歌的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国事家事、古往今来各个方面,气氛既热烈又紧张。

第五段:“初交歌”。对歌双方若情投意合,便可唱“初交歌”(又称倾慕歌),用词语含蓄的情歌表达倾慕之情。

第六段:“深交歌”。深交歌(又称盟誓歌)要等到男女双方第二、第三次在歌圩见面时唱,双方这时可以大胆抒情,表达爱慕和思念了。

第七段:“离别歌”(又称相送歌)唱在歌圩即将结束时,表达难舍难分的情感,男女双方互赠信物,并以此定情。

歌仙刘三姐的传说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要问古往今来的歌圩上谁的歌唱得最好,大家公认就是刘三姐。

传说刘三姐生于唐朝中宗年代,真名叫刘三妹,是活跃在广西柳江流域的优秀壮族民歌手,有着出口成歌的本领,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

在广西民间广泛流行的歌圩比赛、歌王传唱,以及祭祀唱颂等活动,使刘三姐美丽、善歌、亲切的特质被不断强化,这也是广西各族人民正直、勇敢、智慧、善歌品质的缩影。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刘三姐形象搬上舞台后,广西掀起了一股“刘三姐”创作的热潮。1960年,彩调剧《刘三姐》大获成功,并进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演出;随后,由黄婉秋主演,傅锦华配唱的电影《刘三姐》又风靡全世界,在美国的票房,竟然打败了好莱坞大片《飘》的纪录。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会有电影《刘三姐》的影迷。

《刘三姐》风靡全球,让广西、让中国文化有了新的交流和表现形式。刘三姐的歌声传唱越来越广,广西民间文化也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春天。

三姐歌声代代传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今天,“刘三姐”的传承者在用自己的方式,传唱着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将八桂大地上植根于劳动人民的原生民歌进行抢救、挖掘、整理、传承,创作出一批艺术珍品。其中不少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侗族大歌(2006年)

布洛陀(2006年)

刘三姐歌谣(2006年)

那坡壮族民歌(2007年)

瑶族蝴蝶歌(2008年)

壮族嘹歌(2008年)

壮族三声部民歌(2008年)

广西八音(2011年)

京族独弦琴艺术(2011)

密洛陀(2011年)

壮族七十二巫调(2014)

壮族百鸟衣故事(2014年)

壮族天琴艺术(2021)

仫佬族古歌(2021年)

清明节习俗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广西戏剧院彩调剧《新刘三姐》修改提升排练现场,作曲傅滔在和演员们讨论作曲的修改。《新刘三姐》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与心血,每个细节的精益求精,都将对提升整部剧的质量大有裨益。

《新刘三姐》这部彩调剧讲述了几位热爱音乐的壮家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故事。为了体现出当代青年的特征与活力,傅滔大胆地将彩调、山歌、管弦乐、流行乐融于一剧。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这里以歌择偶,想找对象至少要唱七段歌

民歌声声,流淌不息。那是来自祖先穴居的远古记忆,是刻画在花山石壁上的图腾与信仰,是刘三姐的勇敢与机智,是百姓口口传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本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共同汇聚成广西歌海最烂漫的花朵——三月三。

人们相会、祝福、欢唱,将彼此陌生的心灵连接在一起,与高山大海合奏,与时间岁月共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