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有企业如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作者:企业思想家
国有企业如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国有企业如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023年中央企业、地方国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为2.18万亿元、0.73万亿元,占投资总额比重分别达35.2%、17.1%。国资央企加快在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关键进展,在央企布局结构上实现战略转型。具体措施包括: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工程,遴选战略性新兴产业“百项工程”,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AI+专项行动,抓紧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加快以技术突破支撑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启航企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地深海、激光制造等领域形成标志性产品。

01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定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先进产业。它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自“十二五”规划以来,连续三个五年规划中都提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建议稿》中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开始修订,增加了“航空航天”和“海洋装备”两大产业,取消了“数字创意”产业,调整为“九大产业”。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九大产业。

国有企业如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和国务院国资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国有企业如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02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选择与培育

1、产业培育的政策机制

(1)加大资金投入,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业者。

(2)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保护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3)减少创新企业的准入门槛,促进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创新和创业精神。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外资,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新兴产业国际化。

(4)建立创新券、科技园区、孵化等各种创新支持机制来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

(5)通过制定新型产业支持政策、投资创新、制定行业标准等措施,推广新型产业领域的技术、管理和业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以及培育新的增长点,快速推动产业转型和创新升级。

2、培育方式:产业集群

各类企业、技术主体、金融资本主体在特定地理区位上的关联性积聚。

集群类型:专业型集群(终端产品);

功能型集群(研发、孵化等);

生命周期型集群(独角兽园区);

产业内集群(传统的行业分类)

产业间集群 (融合型集群)

3、培育途径

模式一:专业子公司,专攻新业务

当央企内部某项战新业务展现出巨大潜力时,它们会选择成立专业子公司来专职负责这类业务的发展。比如中国电信集团,它们就分别成立了量子信息科技集团、人工智能公司和无人科技公司等,以推动这些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市场应用。南方电网集团也同样采取了这种模式,通过成立储能股份公司、产业投资集团等,来分别负责不同的战新业务布局和拓展。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子公司能够更专注于新业务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主营业务的延伸和拓展。

模式二:战略联盟,携手共进

多家央企为了共同的目标,会选择联合成立合资企业来拓展战新业务。这种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的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和分享资源,还能有效减少单独投资研发布局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例如,中国石化就联合了中国石油、上汽集团等多家企业,共同投资了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进军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这种模式的亮点在于,它能够实现资源和技术的互补,推动战新产业的快速发展。

模式三:投资参股,悄然渗透

央企还会通过投资参股的方式,悄然渗透到战新产业科技公司中。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央企较快地掌握战新产业链条的布局基础和产业能力,为未来可能的大规模进入做好准备。中国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入股了大华股份、启明星辰等多家战新科技企业。虽然战新产业的估值较高,但央企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为未来布局打下基础。

模式四:采用资本手段,推动产业布局

央企还充分利用资本手段,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打造股权投资公司等方式来发展战新业务。例如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受托管理了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与多家央企和地方国企合作,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撬动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推动战新产业的布局和发展。

来源:丽莎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