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心居》冯晓琴三观不正却有很多人为她洗白,这个社会真的病了

这个社会病了。

看完《人世间》看《心居》,看到堵心。如果说《人世间》的人间真情让很多人泪流不止,感动不已让你更加热爱生活,那《心居》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算计和钩心斗角则让你深感人间不值。

《心居》想展现的是真实的现实生活,我相信,生活里像冯晓琴这样的人随处可见,这一点不用怀疑,你可以在该剧对冯晓琴的评论中找到答案:

《心居》冯晓琴三观不正却有很多人为她洗白,这个社会真的病了

一个隐瞒未婚生子,为了得到上海户口嫁给老实没本事男人的女人冯晓琴,婚后放弃了工作,担起了照顾婆家的责任,丈夫没本事是她一开始就知道的,但这却成为她屡次发飙的原因,想买房,自己手里没钱想找大姑姐借被拒,把妹妹带到婆婆家住,种种的种种,都让冯晓琴的生活一地鸡毛。

《心居》冯晓琴三观不正却有很多人为她洗白,这个社会真的病了

这部剧让我看到了人性的最自私的一面,冯晓琴三观不正是事实,但评论区一大波替冯晓琴说话的人。

冯晓琴很努力的生活有错吗?如果努力生活应该被理解,那考试作弊就不应该被谴责,插队的人就不应该被骂,因为他们都是努力生活的人,他们只不过想走捷径。

有多少人替冯晓琴说话,说明生活中就有多少和冯晓琴一样的人,如果人人都是冯晓琴,那这世间哪来的真诚和真情?哪来的脚踏实地?事事都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想,人人都是冯晓琴,我们的生活既不像《人世间》里那般真诚,只能像《心居》一样充满算计。

《心居》冯晓琴三观不正却有很多人为她洗白,这个社会真的病了

很多人想不明白《心居》到底在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其实很多时候编导拍一部作品出来并不都是想去教化众生,很多时候,他们也很迷茫,他们可能只是通过一部作品展示一种社会现象,继而向民众提出一些问题。

我认为《心居》的编导就是向大众展示了一个并不健康的家庭,由此给我们带来思考: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

对一个三观如此不正的女主,和除了展翔之外全员不讨喜的人设,很多人在为女主辩解:都是为了活着。

《心居》冯晓琴三观不正却有很多人为她洗白,这个社会真的病了

为了活着就该如此吗?最可悲的现实是:我们都在愤世嫉俗,而我们却又都在同流合污。

这很讽刺,但这就是现实。

前两天我写了一篇关于《人世间》里周秉义和《父母爱情》里江德福的文章,评论区有好几个人夸江德福有情有义骂周秉义伪善凉薄:

下面还有点赞的人,类似这样的评论不止这一条,很多人都喜欢江德福,讨厌周秉义,而人人都承认,周秉义是一个清正廉洁的清官,只不过,他们都把自己代入到亲戚这个角色中,江德福给亲戚办事,所以有情有义,周秉义铁面无私,不给亲戚办事,所以伪善凉薄。这样看来,他们的话也没错,那是周秉义错了吗?

是我们的社会病了。尼采说:当一束光照了进来,使肮脏和龌龊显现了出来,于是光便有了罪。

在利己主义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时,冯晓琴和江德福被理解,而周秉义被排斥被讨厌了。

《心居》冯晓琴三观不正却有很多人为她洗白,这个社会真的病了

周秉义为什么被排斥被讨厌?一方面,是因为他没有给亲戚办好事,没有让这些自行带入到亲戚角色中的人们受益;另一方面,社会上像周秉义这样的人实在太少,突然出来这样一个人,人们感觉不真实,他让很多人自惭形秽:怎么会有这么正直的人呢?不可能,太虚假,如果我承认有这样的人,那岂非承认我自己的不堪了吗?

于是,周秉义被各种讨厌各种怀疑,因为他就是那束让肮脏和龌龊显现的光。

冯晓琴三观不正是事实,这没什么好辩解好洗白的,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有很多,她们有她们生存的法则,但你不能既要又要还要,既然选择做这样的人,就要承受由此而来的批判,你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还要理直气壮的叫嚣:我没错,你们凭什么说我?

如果她没有错,她三观没问题,那你试试你做顾磊,娶一个隐瞒未婚生子事实的女人做老婆,你做她的大姑姐,让她天天找你借钱……。

《心居》冯晓琴三观不正却有很多人为她洗白,这个社会真的病了

《心居》里所展现的家庭,与《人世间》截然相反,后者如加糖的咖啡,苦中有甜,而前者如同饭里吃出个苍蝇,让人反胃又后悔。《心居》里每个人都各怀心思,家庭里看不到坦诚相待,充满着相互猜忌算计的小心思,看得我心累,果断弃剧。

当然,一定有人喜欢这部剧,海清的演技的确不错,童瑶明显被吊打,说实话,有童瑶就已经劝退一半,加上这样心塞的剧情,生活压力本来就大的我,看得很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