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步摇”是中国人的发明还是由西亚传入的?

“何以中国”展中展出了一件辽宁省博物馆推荐的,西晋时期前燕慕容鲜卑“金花树式步摇冠”。上面还配了一件阿富汗国宝“金树式步摇冠”,它是从蒂拉丘地6号墓出土的,推测制成于公元25年—50年。展板上还配有一段文字“这种金属摇叶冠饰源于西亚,自汉代通过中亚草原丝绸之路随北方游牧民族向南传播,流行于辽西地区。”

“步摇”是中国人的发明还是由西亚传入的?

我对步摇的认识,是从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的“马头鹿角形金步摇”“牛头鹿角形金步摇”开始的。也查了一些资料,还说游牧民族的步摇可能是王昭君出塞时带过去的。

那么它究竟是中国人的发明,还是由西亚传入的呢?我又查了些资料,现梳理如下。

“步摇”是中国人的发明还是由西亚传入的?

“步摇”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楚国的辞赋家宋玉在公元前281年写下了著名的《讽赋》,其中就有一句:“主人之女,翳承日之华,披翠云之裘,更被白谷之单衫,垂珠步摇,来排臣户。”描写房东女儿优美的样子,表明自己克制欲望的不易,从而规劝楚王止欲与戒淫。这个女子,只是宋玉房东家的女儿,而楚王也能完全理解。可见,“步摇”从宫中到民间都十分流行。《讽赋》的创作年代要比阿富汗国宝“金树式步摇冠”制作年代早300年,当时丝绸之路也还没有开通。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中,一名老年贵妇,身穿深衣,头插树枝状饰物,这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步摇形象。

甘肃武威出土的一件汉代金步摇,披垂的花叶捧出弯曲的细枝,中间枝顶一只小鸟,嘴衔下坠的圆形金叶,其余的枝条顶端或结花朵,或结花蕾,而花瓣下边也坠金叶。这是考古发现最早的步摇实物。

“步摇”是中国人的发明还是由西亚传入的?

东汉训诂学家刘熙著《释名》时,在《释首饰》部分就收录有“步摇”一词,解释是:“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刘熙一定也是见过步摇的,且步摇是有垂珠的。

西晋史学家司马彪的《续汉书·舆服志》介绍了汉代的服饰制度,其中讲到皇后时写道:“步摇簪珥,惟用假结,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步摇是以黄金为基础,上面再缀挂珍珠。

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后汉书·和熹邓后纪》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赐周冯贵人归园策》,汉和帝刘肇的皇后邓绥赏赐冯贵人“步摇,环佩,加赐各一具。”

“步摇”是中国人的发明还是由西亚传入的?

关于步摇的论述,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描写杨贵妃华清池出浴时的“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了。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步摇在大陆也是流传有序,该是中国人自己的发明创造。

难道是展板上的内容写错了吗?

“步摇”是中国人的发明还是由西亚传入的?

也不是,我们一起再看展板上后面的一句话:“花树状枝干上缠绕桃形金叶,不同于中原流行的垂珠步摇。”清楚地表明,步摇按悬挂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系统,“垂珠步摇”和“金叶步摇”,“垂珠步摇”是中国的原生产品,而“金叶步摇”则是由西亚传进来的。两种步摇随后又不断融合、发展,又随着广泛的交流被传播到更广大的地区。

“步摇”是中国人的发明还是由西亚传入的?

1965年,辽宁省北票市西官营子镇北燕冯素弗墓出土了一件“金步摇冠”,由笼冠和花树顶两部分构成;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马头鹿角形金步摇”和“牛头鹿角形金步摇”,是1981年从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出土的;以及韩国国立庆州博物馆藏的“新罗金冠”,就带有花树状金步摇的特点。

不知您同不同意我的看法,欢迎您的指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