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金庸小说给人带来深厚感,而不仅仅是江湖打斗,这是为什么

金庸小说给人带来深厚感,而不仅仅是江湖打斗,这是为什么

金庸小说广为传播,有很多重要原因。其中一个密码,就是他的小说往往能够体现深刻的思想。《崖顶疑阵》这一章可以明显体现出这个特征。通过对相关部分的分析,我们来看看这样的描述对写小说有什么样的启发。

01 金庸一直在讲述思想上的道理

本章中,多处阐述了重要的思想。从中拿来诸多材料,分析其中内涵的思想点。

桑昆在亲兵拥卫下驰近土山,数十名军士挺着铁盾,前后护住,以防山上冷箭。桑昆意气昂扬,大声叫道:“铁木真,快投降罢。”铁木真道:“我什么地方得罪了王罕义父,你们发兵攻我?”桑昆道:“蒙古人世世代代,都是各族分居,牛羊牲口一族共有,你为什么违背祖宗遗法,想要各族混在一起?我爹爹常说,你这样做不对。”

【这里提示出蒙古传统的原始部落制度。这种制度的特征是各族分居,财产共有。】

铁木真道:“蒙古人受大金国欺压。大金国要我们年年进贡几万头牛羊马匹,难道应该的么?大家给大金国逼得快饿死了。咱们蒙古人只要不是这样你打我,我打你,为什么要怕大金国?我和义父王罕素来和好,咱们两家并不仇怨,全是大金国从中挑拨。”

【在此揭示出,蒙古人彼此对立,各自为政,力量不统一,结果导致金国更加恶劣的压制。】

桑昆部下的士卒听了,人人动心,都觉得他说得有理。

铁木真又道:“蒙古人个个是能干的好战士,咱们干什么不去拿金国的金银财宝?干么要年年进献牲口毛皮给他们?蒙古人中有的勤勉放牧牛羊,有的好吃懒做,为什么要勤劳的养活懒惰的?为什么不让勤劳的多些牛羊?为什么不让懒惰的人饿死?”

【揭示了蒙古人的奋斗方向,应该是击败金国并掠夺金国财富。这里暗含着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非常能够吸引人。】

蒙古当时是氏族社会,牲口归每一族公有,近年来牲口日繁,财物渐多,又从中原汉人处学到使用铁制器械,多数牧民切盼财物私有。战士连年打仗,分得的俘虏财物,都是用性命去拼来的,更不愿与不能打仗的老弱族人共有。因此铁木真这番话,众战士听了个个暗中点头。

【这里用旁白的语言指示的方式,揭示铁木真为什么要与王罕他们斗争,这种斗争体现出什么样的历史进步。其中暗含着的是私有动力在当时的蒙古大漠,已经得到广泛认同,由此形成了新的“所有制动力”。】

扎木合叹了一口气,盘膝坐下,说道:“义兄,你已是一部之主,何必更要雄心勃勃,想把所有的蒙古人联在一起?”铁木真道:“你待怎样?”扎木合道:“各部各族的族长们都说,咱们祖宗已这样过了几百年,铁木真汉为什么要改变旧法?上天也不容许。”

【扎木合要求遵守旧制度。实际上,这里暗示了扎木合他们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员,所以他们的主张是反历史趋势的。他们注定要失败。】

铁木真道:“咱们祖宗阿兰豁雅夫人的故事,你还记得吗?她的五个儿子不和,他煮了腊羊肉给他们吃,给了他们每人一支箭,叫他们折断,他们很容易的就折断了。她又把五支箭合起来叫他们折断。五个人轮流着折,谁也不能折断。你记得他教训儿子的话么?”扎木合低声道:“你们如果一个个分散,就像一支箭似的会给任何人折断。你们如果同心协力,那就像五支箭似的坚固,不会给任何人折断。”铁木真道:“好,你还记得。后来怎样?”扎木合道:“后来她五个儿子同心协力,创下好大的基业,成为蒙古人的族祖。”铁木真道:“是啊!咱俩都是英雄豪杰,干么不把所有的蒙古人都集合在一起?自己不要你打我,我打你,大家同心协力的把大金国灭掉。”扎木合惊道:“大金国兵多将广,黄金遍地,粮如山积,蒙古人怎能惹他?”

铁木真哼了一声,道:“那你是宁可大家受大金国的欺压的了?”扎木合道:“大金国也没欺压咱们。大金国皇帝封了你做招讨使。”铁木真怒道:“初时我还当大金国皇帝是好意,哪知他们贪得无厌,向咱们征索越来越厉害,要了牛羊,又要马匹,现今还要咱们派战士帮他打仗。大宋隔得咱们这么远,就算灭了大宋,占来的土地也都是大金的,咱们损伤战士有什么好处?牛羊不吃身边的青草,却翻山过去啃沙子,哪有这样的蠢事?咱们要打,只打大金。”

【这里进一步提示出了蒙古人要团结起来,统一起来,共同打击金国,获得国家自主权。】

扎木合站起身来,道:“你把夺来的牛羊俘虏分给军士,说是他们的私产,不是部族公有。各族族长都说你的做法不对,不合祖规。”铁木真厉声道:“可是年轻的战士们个个都欢喜。族长们见到夺来的珍贵财物,说没法子公平分给每一个人,于是就自己要了,拼命打仗的战士都感到气忿。咱们打仗,是靠那些又胡涂又贪心的族长呢,还是靠年轻勇敢的战士?”

【这里提示出了,私有财产制度的合理性,它大得人心,也是激发蒙古勇士战斗的根本力量所在。铁木真代表了这个历史制度变革的趋势,他是改革者,而他得到了底层人士的支持,但是既得利益集团即各族族长等人的强烈反对。所以,铁木真与扎木合等人的斗争,实际上是改革集团对保守集团的对立。】

扎木合道:“铁木真义兄,你一意孤行,不听各部族长的话,可别说我忘恩负义。这些日子来,你不断派人来诱惑我部下,要他们向你投靠,说你的部下打仗时夺来的财物都是自有,不必大伙儿摊分。你当我不知么?”

【这里显示出改革集团因为自己的高位能力和示范效应,必然要侵夺保守集团的地盘。这样就使两个集团处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对立境地。】

解析到这里,读者已经能够感受到,金庸虽然是在写小说,但是他实际上是在用小说讲些道理。而且这不是空泛地讲大道理,而是用令人热血沸腾的事实去讲述大道理,如在生死存亡时,铁木真对扎木合的慷慨陈词。

现在很多教育家认为应该结合案例去讲述书本知识。可以说这样的观点能够抓住教育的关键部分,即用学生能充分理解的通俗方式,深入讲述难懂的抽象道理。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提高道理讲述的接受效率。

小说也是如此。从这一点上看,金庸不仅是武侠小说的宗师,也是深入浅出的道理讲述者。也由此提示出小说所应该承载的讲述思想的应然任务。

金庸小说给人带来深厚感,而不仅仅是江湖打斗,这是为什么

02 金庸写出了深刻的思想

金庸在上述材料中,写出了部落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变,写出部落平均分配下的族长多得制度,向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制度的转变,同时也写出了随着制度的变革而实现的强点凝聚,蒙古要求统一,要求加强力量对付金国等思想。

不仅本章如此,其他章节也都是如此。如第一章《风雪惊变》就写出了国家软弱前提下民众就会家破人亡的深刻思想。类似的思想比比皆是,而且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只要仔细琢磨就会发现,金庸的思想底蕴是很深刻的。他的小说是把抽象思想形象化的过程,也是带领读者深入思考相关道理的过程。

金庸小说是深刻思想通俗化的典范。所谓思想通俗化,指的是深刻的抽象思想,借助于通俗形式得到被理解和传播。思想通俗化两大步骤:用通俗语言直接表达出深刻的道理,比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深刻道理,我们的教师可以用通俗语言解释什么叫经济基础,什么叫上层建筑,它们之间是怎么决定与被决定的。

这适合对思想道理的诠释化描写。此外,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用文学感性语言表述出来,用具体的人物形象来表达出来深刻的道理。想想也应该能明白,所谓深刻的思想,往往都是经由思想家的睿智大脑,从林林总总的社会现象中提取出来的。这就意味着深刻思想往往与感性生活形象有着直接联系。那同样也意味着,可以用感性形象来表达出深刻的思想道理。

金庸小说的运笔方向,用大量感性人物形象与人物互动,展现出来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样,通过这些感性形象,读者无形中就会感知到作者的内涵所及,或多或少地也能感知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这实际上就是告诉读者,阅读我的小说,你能得到很多深刻的思想,你能得到更多的满足。

由上可见,金庸小说往往有宏大的思想架构,同时也有诸多思想细节融入到小说的方方面面。也由此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小说是否需要深刻思想?

金庸小说给人带来深厚感,而不仅仅是江湖打斗,这是为什么

03 小说需要深刻思想

很多人以为,小说并不需要深刻的思想,只要能写得有趣,能够哄读者开心就行了。这是一种观点,也不能说就是错的,但是起码不太全面。

现代小说界,特别是网文界,确实有很多小说是小白文甚至是口水文,没有多少含金量,它们往往都是某个套路按部就班地生产出来的。这样的生产模式固然高效,却没有多少思想增量,让人看着不想咀嚼,也不想再重读。

而那些有思想的小说,读者会觉得这样的小说有看头,有嚼头,所以内心就会比较满足,或者起码有比较强的满足期待。在这样的强烈的以满足感为目标的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好奇心就进一步被勾引起来,他们内心想去看看,到底这个作者能够有什么出人意料的思想。

真正立得住的好作品,都以深刻思想作为基础。如果没有思想作为基础,即便能够流行,也只能是暂时痛快的昙花一现。显然,昙花一现的快餐作品缺乏长久的作品魅力,在收益上也不会太好。

只有作者在小说中写出深刻思想,读者才会觉得自己花钱阅读是值得的。有什么样的思想认定,就会有什么样的小说走向与深入。读者从小说的触角及其运动,就可以很直觉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水平。

读者是需要深刻思想的。也许这些深刻思想并不能帮助读者马上过上好日子,或者解决其他问题,但是读者心里有一种平衡感,毕竟花钱了就应该得到足量对价。

深刻思想确实能够起到比较大的作用。最起码,它可以缓解读者的焦躁的情绪。读者阅读小说,很大的目的就是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这样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才能过得好受一点。如唐家三少写的小白文,里面有这样那样的思想,但是读者看了以后就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过上好日子吗?并不能。如果有那样的效果,那《斗罗大陆》得卖到天上去。

既然没有这样的效果,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购买和阅读呢?主要是它们能够给读者的精神带来利益,即使他们缓解焦躁的情绪,心灵上得到按摩,精神上得到放松和积累。这样,读者购买小说实际上是精神消费,得到了精神利益就已经很值得了。

更何况,如果作品确实深刻,能够给出诸多方法论,还真能帮助读者在现实中趋利避害,提高自己的行动能力。通过小说中的情节示范,读者可以在心中形成典型记忆,这样他们在面对同类环境或者情感得失时,就容易马上采取正确行动,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应对能力。

既然小说需要写出深刻思想,那多深刻才叫深刻?应该对人性有所思考,提出大家普遍关心的人性问题、社会问题或者其他。然后对这些问题能够取得透彻的看法,并由此抽取出对应性的方法论。就是说,读者的心情可以从你的小说中得到映射,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或者起码能够有所缓解。

那么,要想把小说写出深刻思想,应该怎样去做呢?

金庸小说给人带来深厚感,而不仅仅是江湖打斗,这是为什么

04 深刻道理通俗化的机制

小说中要想表达深刻思想,最根本的是需要作者自己有深刻的思想。如果作者本身都缺乏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就谈不上什么表述了。

作者有了深刻的思想之后,接着就要把思想通俗化表达。为什么要把深刻思想通俗化?因为只有通俗化,才能让普罗大众更加高效地在看懂小说的同时,吸取蕴含于其中的深刻思想。

通俗化,实际上就是对接大众心灵高度,靠近大众的吸收能力和吸收进度,并且由此提升大众心理高度和拓展相应的思想深度。说白了,就是大众能接受什么样的思想颗粒,小说作者就把思想打碎到什么程度去喂养大众。

那么,应该怎么把深刻道理通俗化呢?首先,要求确定中心思想。任何作品都要有一个核心主题,以为围绕这个主题所产生的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就是整个作品的中轴所在。

确定这个中心思想以后,就得想办法看看怎么把它通俗化表达。比如金庸在本章中表达出来的蒙古从部落公有制向个人私有制过渡这个中心思想。应该怎么去设计呢?

这就要求作者先确定哪些人是代表部落所有制的,他们怎么代表这种所有制,他们的收入从何而来,他们的根本利益到底在哪里,还有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必然会反对什么样的行为。同时,作者还需要确定,哪些人推行个体私有制,他们怎么推进的,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反抗力量,他们之间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斗争,而他们之间的斗争是否激烈,如果激烈,最终谁能取胜,且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取胜。

这样就把深刻思想初步通俗化了,但这样还远远不够。因为写一部小说,是需要具体形象化的。上述这一步还只是普列出一个大纲,还需要更加细节化地满足。第一个,就是要设计好把深刻思想通俗化的感性场景及其感性内容。这一点实际上最为关键,也最为艰难。铁木真代表个体私有制,与代表部落公有制的扎木合等人之间必然有一场深刻的你死我活的斗争。这样的感性场景怎么发生,以什么样的形式发生,需要金庸结合历史知识去思考去设计。

第二个,就是要设计出相应的人物和他们为了表达设计出来的感性,他们应该怎么样去讲话和互动。铁木真要打击部落公有制,而代表公有制的扎木合等人要反抗,他们之间会有很多对话,他们之间的感情会发生很大变化。其中就有代表性的,就是扎木合和与铁木真这两个从小关系就很好的兄弟之间,从相知到决裂的过程,会带给他们的感性冲击。这中间的感性互动及其转变,都需要金庸去仔细思考和设计。

第三个,则要求让人物之间有明显的激烈冲突,由此才能体现出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从而展现经由这种冲突而必然出现的结果。比如铁木真主张个体私有制,他就要与代表部落公有制的桑昆扎木合王罕等人激烈冲突。他们要杀死铁木真,而铁木真则要反抗,要反击,最后要取得胜利。这就是小说作者应该去设计和展现的具体内容。

小说只有内涵深刻思想,才能具有长期可读性,才能给读者带来更多收获。而只有把深刻思想通俗化,才能把深刻思想真正融入读者的心中。无疑,金庸小说是把深刻思想通俗化的典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