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季札观周乐》令我恍然大悟

原来对古人常说的“礼乐治国”不甚理解,对于“礼”还可以理解,是规范制度;可对于“乐”,不就是音乐吗,怎么用来治国呢?直到读了《季札观周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

先来说说这个故事中的季札是何人,为什么要特别记录他观乐这个事。季札,又叫公子札,别称延陵季子,后世多以此称之。是吴太伯的第十九世孙,是吴王寿梦第四子,吴太伯是吴国的开国君主,是周文王姬昌的祖父的哥哥,太伯知道父亲有意把首领位置传给三弟,但很为难,于是太伯便带着二弟一起出奔到吴地,并在此建立了吴国。所以吴太伯的仁孝一直儒家传颂。

季札此人品行高洁、是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和文艺评论家。对权位淡漠,之前吴王寿梦死后,哥哥要让位于季札,推辞不受;后哥哥们一致实行兄终弟及的方式,要把位置传于他,三位哥哥都死后,他便逃了,还是不受王位。他的另一则有名的事例是,一次出使,遇到一位朋友喜欢他的宝剑,但朋友没有说,他看出来了,因为出使任务需要,所以也没给,打算回来时给对方。但当他回程时对方已经去逝了,但他还是把宝剑挂在对方坟墓上。因为在他心里,之已经把宝剑许给对方了。所以后世用“挂剑”来比喻某人品德高尚。

还富有远见卓识,访齐,与晏婴相友善,劝其纳邑与政以免祸,晏婴从之。使于郑,告诫子产以礼治国。适卫,敬蘧瑗、史鳅等人,谓卫多君子,国未有患。适晋,预言晋国政权将落入韩、赵、魏三家之手。

才能出众,对诗乐有精深的分析,为各国贤士大夫所称誉。 其美学观点对后代美学,尤其是儒家美学思想有重要影响,因此每到一处都要观其乐,一则以学习,二则以了解各国风情。所以这次到了鲁国,就请求观看周乐,因为鲁是周公的封国,所以鲁国对周的礼乐是保存较为完整的。

具体观了哪些乐就不在此赘述了,可自己查看。但从中理解了,乐的作用。古人说“礼以节制,乐以发和”,礼是用以约束和区别,是规范;而乐则是体现和、一致、愉悦的一面。礼是从上层规范制定,影响下来的;而乐则是民风、民心、社会民众精神风貌的体现,所以古代流行采风,不但是艺术收集,更重要的是了解民风状态。

所以,从音乐中,可以知道当时的社会和民众的思想和精神风貌;从这些又可以知道社会的治理情况;从治理情况又可以看出管理者的水平、思想价值。圣人之能见微知著,可见一斑。而不论圣人的以礼乐察知治理,还是季札的观国观人,知其兴衰得失,这种深刻的洞察远见智慧,让人敬佩和景仰,也让人产生想学习和达到这种智慧的冲动。古人的智慧可谓大矣。

读《季札观周乐》令我恍然大悟
读《季札观周乐》令我恍然大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