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6件作品开启碳中和艺术之旅 看废品1:1复刻博物馆“国宝”

56件作品开启碳中和艺术之旅 看废品1:1复刻博物馆“国宝”

废弃的吸管、可乐瓶、衣服、塑料袋可以用来干嘛?艺术家们用他们的创意和心灵手巧,将它们变成了一件件博物馆里我们常见的“国宝”。

3月30日,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虎妞说碳——低碳艺术研学体验展》在三峡博物馆一楼生态廊北侧正式拉开为期三个月的大幕。

包括“虎钮錞于”“鸟形尊”“梵高在你我家”等在内的56件低碳艺术作品,将为观众们开启一场有趣的碳中和艺术之旅。

56件作品开启碳中和艺术之旅 看废品1:1复刻博物馆“国宝”

56件作品开启碳中和艺术之旅

据展览策展人马玉霞介绍,展览通过再生、艺术、沉浸式体验,将低碳环保与艺术创作巧妙结合,使展览的历史性、艺术性和科普性融为一体,在传播树立生态环保理念的同时,也能给观众带来艺术的美感享受。

展览创新利用“镇馆之宝”——“虎纽錞于”上面古代巴人白虎图腾形象化身而成的“虎妞”,带领观众一起体验充满科学与艺术的展览。

56件作品开启碳中和艺术之旅 看废品1:1复刻博物馆“国宝”

展厅运用自然光源,展品均由废弃的吸管、可乐瓶、衣服、塑料袋等回收物制作而成,展柜也践行低碳环保的理念,用可回收的纸板和废旧展具制成,并可以循环使用。

展览分为“历史的咏‘碳’”“神奇吸管画”“创意大奇迹”“柜族小世界”“童年好好玩”五个章节,以56件低碳艺术作品,开启有趣的碳中和艺术之旅。

废品1:1复刻博物馆“国宝”

56件作品开启碳中和艺术之旅 看废品1:1复刻博物馆“国宝”

在展厅中,最为吸引人的,莫非一件件用废品制作而出的“国宝”。

马玉霞说,展出的艺术作品“青花虎钮錞于”,原型来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虎钮錞于,作品用回收而来的废泡沫精心雕刻出錞于的形状,又用了50多公斤破碎的青花瓷片,贴出了这个与原物一般大小的青花虎钮錞于,旨在向世人传递,弃物也可以这么美。

56件作品开启碳中和艺术之旅 看废品1:1复刻博物馆“国宝”

同样是由回收的旧泡沫雕刻,再用废弃纸张溶成的纸浆进行表面塑形,艺术家们复刻出了一件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鸟形尊,配以在山野捡拾的废树枝做成的鸟窝,寓意千年的文化在现代低碳环保的理念下重归传承繁衍的家园,向世人传达一切皆可低碳环保再利用的生态概念。

《梵高在你我家》为“柜族”系列作品之首,通过大量运用废弃的电影道具、胶卷、中式家具花板及废弃边角料,让废弃物变成一件经典艺术。

上游新闻记者 李晟 摄影 刘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