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散文丨“性灵说”的践行者

“性灵说”的践行者《原创》

——读王冠先老师作品的一点感悟

作者:曹燕

散文丨“性灵说”的践行者

诗人王冠先近照

初识王冠先老师是在平阴诗词创作群。

因为群里都是大家,我一般都只是看看,发言不多。王老师在群里虽不大聊天,但是发作品很多,且质量都很高。群友无意中的聊天,互动,作品等在王老师笔下皆可为诗。后来慢慢和王老师熟识了,他便送我两本书,一本诗集《人间正道》,一本散文集《感悟人生》。

我是个浮躁的人,虽然对写作有些爱好,但让我沉下心来看书还是有些困难的。但是看王老师的《感悟人生》时,我却入迷了,一篇接一篇的看下去,久久沉浸其中舍不得放下。我一边惊叹于王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内涵,一边感慨王老师起伏跌宕的人生和真性情。

王老师的文学功底相当深厚,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且毫无违和感;名言警句引用恰如其分,如遇引用多句,则有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之快意。特别是文言文,对偶句式之工稳,之恰当,之神韵,读来真是琅琅上口,欲罢不能。

《尾巴论》是王老师用文言写的一篇针砭时事的文章,我对这篇文章极其推崇。可以说,这篇文章高度概括了王老师的艺术成就,读完后我暗自称奇,窃以为可以和吕蒙正的《寒窑赋》相媲美。

王老师在驾驭文字方面的功夫自是一流。如写诸葛亮“事先主,披肝沥胆;事后主,鞠躬尽瘁”;写平民百姓“为工人,若好逸恶劳,则有被炒下岗之虞;为农民,若游手好闲,必遭缺衣少食之困;为学生,若嬉戏游乐,终尝名落孙山之果;为干部,若贪财好色,难免牢狱锁铐之灾”。排比结构一气呵成,且全部对偶句式,读来真有大快淋漓之感,王老师的语言功夫由此可见一斑。

更难能可贵的是,王老师对人性的观察和刻画入木三分。他把人性分为四类:夹紧尾巴者,夹起尾巴者,翘起尾巴者,露出尾巴者。并分别援引名人事例加以解析,从古到今,从王侯将相到凡夫庶人,侃侃而谈,大有听说书的味道。王老师对古今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记忆相当深刻,也充分说明了王老师博览群书通古博今的深厚文学功底,不由让人赞叹。通过不同人物的各自展现,把各色人物加紧尾巴,夹起尾巴,翘起尾巴,露出尾巴的不同丑态表现地淋漓尽致,直抨社会痛点,敢言人所不敢言,这也是王老师真性情的一面。

王老师的真性情其实一直贯穿《感悟人生》和《人间正道》的始终。无论是对亲人,对朋友,对同事,对同学,王老师无不表现出他发自心底的真诚和善良。真性情,可以说是王老师两部书的主旋律。

从自己的至亲父母、二叔、三叔 ,到师友、至交、同学 ,甚至是只有一面之缘的普通人,只要存在记忆里的人,王老师都心存良善感恩之心,这种无处不在的真诚和善良如星星之火温暖他人。凡是读过作品的读者皆能深有感触,感觉自己快被这种赤诚融化,近而受到感染和同化。在《想起父亲就流泪》一文中,这种真情实感尤其强烈,我几度潸然泪下,感动于王老师父亲对儿子的用心良苦,对家庭的默默付出,对自己坎坷际遇的悲愤,更有对儿子未来命运的忧虑和因为自己的问题对儿子的前程造成阻碍的愧疚,尽管这种阻碍是任何人无法改变和决定的,属于历史问题。

诚如尹燕泉先生在序中所言:《想起父亲就流泪》是一篇极其厚重的作品,它反映了一类人物的悲剧命运和一类家庭的生离死别。

当看到临终前父亲“忽从地排车上坐起,大呼三声我的乳名而气绝身亡”时,我似乎身临其境,看到了这位绝望的父亲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躺在咯吱作响的地排车上,担忧儿子的前程,担忧身后家庭的命运,这种无法言喻的牵挂终于演变成临终前大呼三声儿的乳名这一悲剧镜头。这三声呼喊,饱含了这位父亲的悲愤、无奈、不甘和绝望,读来真是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我真切体会到作者和家人在寒夜里,缓慢地拖着咯吱作响的地排车,是怎样沉重而悲切的心情。

这种感情基调在《难忘的二叔》、《深切缅怀表叔展恩鸿》、《患难情、忘年交、知遇恩》等均有真切展现。特别是回忆关东情愫的章节,这种真感情流露颇多。关于关东情结的文字占整本书的比重颇多,我想,不单单是因为作者在关东逗留的时间较长、题材较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关东遇到了太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而作者的真性情让他对这些人事铭刻在心,甚至一辈子无法忘怀。

同样,诗词集《人间正道》也是处处彰显作者的仁善和真性情。诚如韩子奎先生在序言中所言:字字句句呕心沥血,情真意切。其意言志、言史、言义,其情有喜、有叹、有泪,令人时而感奋,时而惬意,时而沉重,以致几度潸然泪下。这也是我的深切感受。

追其根源,也如子奎先生所说,源自于王老师涉猎地域广阔,观察社会视野开阔,剖析世情鞭辟入里,待人处事有情有义。有情有义,是王老师作品焕发生机的根本原因。

《最美不过夕阳红》中的《金婚颂糟糠》、《夸儿媳》等;《抽刀断水水更流》中的《思乡泪》、《恩师舒贤颂》等等,无不是王老师真性情的流露。只要是王老师听过的、见过的、经历过、感悟过的任何人事,皆可为诗。毫不夸张地说,诗已经融入了王老师的血液,浸入了骨髓,称他“诗痴”一点也不为过。

《感悟人生》和《人间正道》可以说是姊妹篇,一本是以散文形式,一本凝炼成诗,都是对王老师人生阅历、人生感悟的总结和提炼。王老师诗词选取的题材极为广泛,既有老年生活的乐趣,也有对过去闯关东援藏生活的追忆;既有对社会问题的抨击和反思,也有对娇美河山的赞美和抒情;既有对家人朋友间感情的歌颂,也有对师友、同学、甚至点头之交的回忆。写作范围之广,涉猎之深,让人惊叹。无奈拙笔难以表达,只有在心里默默赞叹的份了。

缘于王老师的真性情,而这也恰恰是袁枚《随园诗话》中“性灵说”的观点,所以我称王老师为“性灵说”的践行者,可以说恰如其分。

因我阅历狭隘,学识有限,和王老师作品中对应的年代也有时代隔阂,所以我对王老师作品中表达的思想肯定会理解不透,对王老师人生阅历中经历的人生坎坷感悟也不深刻,文字浅陋,如文中有不当之处,望大家指正。

2019年11月9日

于云翠湖

壹点号 尹燕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