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篇重要论文!感染新冠后,糖尿病风险大幅增加,轻症也中招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越来越多证据提示,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急性期之后,感染者可能还会出现呼吸系统以外的长期症状,包括糖尿病。

近期,两项独立的大型研究数据分别发表在糖尿病领域的两本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旗下Diabetologia。两项研究进一步支持了新冠感染者面临的糖尿病风险更高的现象,而且轻症患者同样不能忽视。这些发现提示,在急性感染后的照护策略应包含积极筛查与管理糖尿病。

截图来源: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发表于《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的研究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圣路易斯医疗保健系统(VA Saint Louis Health Care System)。这项队列研究纳入了超过18万在2020年3月~2021年9月期间曾检测出新冠阳性且挺过了前30天急性感染期的幸存者。与此同时,还招募了两组未感染新冠的患者作为对照:(1)在2020年3月~2021年9月同期招募近412万人作为当前对照,(2)从同一个医疗保健数据库中纳入2018年3月~2019年9月期间有就诊记录的428.7万人作为历史对照。所有三组患者在纳入研究队列时都没有糖尿病,中位随访时间352天。

统计后发现,与当前对照组相比,新冠感染者在后期的糖尿病发病风险显著升高40%,需要使用降糖药的风险显著升高85%,相当于感染后12个月时发生糖尿病和使用降糖药的负担分别额外增加13.46例/1000人、12.35例/1000人。新冠感染者发生糖尿病或需要使用降糖药的综合风险升高46%(12个月后增加18.03例/1000人)。

随着新冠感染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未住院、住院或重症监护),新发糖尿病或需复用降糖药的风险也逐渐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轻度、未住院的新冠感染者,1年后新发糖尿病或服用降糖药的额外负担也增加了8.28/1000人。

两篇重要论文!感染新冠后,糖尿病风险大幅增加,轻症也中招

▲对比当前对照组,随着新冠感染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需要使用降糖药风险及两者复合结局的风险也都明显增加。(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不同年龄(≤65岁和>65岁)、族裔(白人和黑人)、性别(男性和女性)、和BM类别(>18.5~≤25、>25~≤30、>30)和社会经济状况的人群中,都观察到了一致的趋势。但相对而言,65岁人群、黑人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或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BMI>25的人群,在感染新冠后,新发糖尿病或需要使用降糖药的风险都更高。

在与历史对照组的比较重,结论也是一致的。

继续这些数据,论文指出,在新冠感染的急性期之后,幸存者新发糖尿病或使用降糖药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糖尿病应被视为漫长新冠综合征的一个方面。

发表于Diabetologia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则来自德国的杜塞尔多夫大学(Heinrich Heine University Düsseldorf)。研究数据由德国全国1171名医生代表形成的小组提供,覆盖880万患者。

2020年3月~2021年1月期间,共记录到35865例新冠阳性,将其他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引起)患者列为对照组,两组根据性别、年龄、健康保险情况、感染月份和合并症情况(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肌梗死、中风)进行匹配,匹配后两组的人口特征(平均年龄43岁;46%为女性)和临床特征都相似。

至2021年7月,新冠组中位随访时间119天;对照组中位随访161天。分析新诊断糖尿病的风险(诊断标准为ICD-10)发现:相比其他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新冠患者的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明显高28%(15.8例/1000人-年 vs 12.3/1000人-年),其他形式的糖尿病风险没有增加。

“新冠感染可能通过上调免疫系统而导致糖尿病,这可能会导致胰腺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或者患者可能因肥胖或糖尿病前期而有处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中,新冠带来的压力加速了疾病发生。”研究通讯作者WolfgangRathmann博士指出。不过,由于研究随访时间只有约4个月,“需要进一步随访来了解轻度新冠后的2型糖尿病是否只是暂时的,在完全康复后能否逆转,还是最终会导致慢性疾病。”

两篇重要论文!感染新冠后,糖尿病风险大幅增加,轻症也中招

图片来源:123RF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同期评论文章指出,这些发现值得在更广泛人口中开展前瞻性研究来确认长期健康影响。文章建议,将来需要进行更标准化的糖尿病诊断评估、对影响后遗症的潜在因素(如感染严重程度、病毒载量以及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攻击的抗体)更详细分析;此外,还需探索新冠感染与糖尿病关联的潜在机制。鉴于增加糖尿病负担将带来深远影响,明确新冠感染与糖尿病风险的关联,对于临床策略和公共卫生非常重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