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继VPA、高速NGP、城市NGP(小范围体验),智能座舱语音不间断对话等,小鹏汽车又来秀肌肉了!

和之前一样,只要是秀,那肯定是行业「首个」,这次是行业首个跨楼层记忆泊车,体验车型是小鹏P5。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正在停车场测试记忆泊车的小鹏P5

在不久前,小鹏汽车率先实现了VPA无人泊车,但这个功能只适用于单层停车场空间。

所以,是负二楼停车位的鹏友不值得拥有科技体验?3月16号更新之后,小鹏汽车终于带来了跨楼层记忆泊车(测试版)——VPA—L。

为什么叫VPA—L,因为实现这个功能离不开后缀的“L”,它代表的是 Lidar(激光雷达)。

小鹏汽车P5前翼子板上搭载了2颗120°扇形发射角,150m感知距离的激光雷达。

它能够实施对环境扫描,3D建模,而且这种激光雷达不受环境光影响,空间分辨率更高,即使黑色低反射率目标,也可探测障碍物,保证了跨楼层的安全性。

例如:在上下坡或经过减速带时,车辆都处于俯仰状态,这时候激光雷达能够进行更精准的补盲,能够更精准的对行人、静态障碍物、细小物体进行检测。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P5传感器总结

有了激光雷达的帮助,小鹏汽车才能稳稳的解决跨楼层记忆泊车这一难题。

Part 1:参加功能讲解

在参与体验之前,小鹏汽车介绍了这个功能的7大技术难点:

1.坡道障碍物识别:毫米波雷达无法在干扰信息过多的地库中使用,加之坡道下障碍物位置&距离识别不准,激光雷达的厘米级测距、全天候场景覆盖、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极大提升坡道行驶安全冗余。

2.坡道运动控制难度高:需要根据坡度进行补偿,综合考虑坡道溜车与体验感问题和场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优化用户体验感。

3.记忆路线里程更长:由1km扩展为2km,里程的增加意味着需要处理更多数据,这对云端处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同时需要优化建图性能。

4.拓展沿途车位泊入功能:可在记忆泊车功能使用过程中,沿途选择泊入其他非记忆车位,打破“固定车位”限制,功能更便利。

5.可分享路线:用户可以分享记忆路线给其他用户,或者通过手机端扫码获取他人分享的记忆路线并下载到车机端然后使用,还可以直接使用官方推荐路线(超1100条靠近小鹏充电桩(含合作)+电梯口的记忆路线已加入“豪华套餐”),极大拓展了记忆泊车功能的使用场景。

6. SR界面,可显示停车场中多种元素:SR模拟显示界面,可以显示包括停车位、柱子、减速带等静态元素,以及车辆、行人等动态元素。并通过语音、视觉提醒等交互,让用户直观了解系统状态及使用边界。

Part 2:实际体验

本次试驾决定在一家万达商业中心的停车场进行,因为这里跨楼层坡道窄、坡度大、曲率大、而且双向单车道中间没有物理隔离,能更好的处理坡道转弯对向来车问题。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万达广场

使用方法十分简单,到达停车场,屏幕会弹出记忆泊车可用区域,点击好的—开始记忆泊车,即可开始。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刚进入停产场,中控屏就上弹出了小鹏官方分享的路线(前往电梯口)

如果该停车场没有记忆泊车路线,可以点击记录记忆泊车—驾驶到终点——保存路线,之后就可以使用了。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羊咩咩选择了建立一条新的路线,车辆正在记录中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停车场弯道,曲率大,随时可能遇到对向来车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在下坡中遇到了对向来车

极致刁难的测试背后是想探测小鹏P5 跨楼层记忆泊车功能的边界,以及确定该功能的可靠性。

从实际体验来看,车辆在每次转弯时都有远近光灯交替的动作出现,为车外的行人、车辆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在拐入破道口前近于 90 度的直角弯,小鹏P5倒处理的十分老练,方向盘快速调整,一把过。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左侧是地库入口,小鹏P5等待上坡车通过后,一把转入

除此之外,在整个泊车过程中,语音交互也非常频繁,例如转弯,对象来车,注意行人等。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在执行记忆泊车的小鹏P5,有灯光提示

其次是对记忆泊车路线的记录也比较细致,例如车道上的减速带。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记忆泊车地图上显示了路途中的减速带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第一次测试成功,这是羊咩咩绘制的停车路线,跨楼层,多次转弯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屏幕显示记忆泊车成功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第二次测试,后续多次跨楼层,不同路线的测试依旧成功,期间会记录避让障碍物次数和距离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自动泊车成功,停的非常正,自叹不如

Part 3:体验总结

VPA -L记忆泊车属于那种点到点,固定路线的重复功能。

例如在原定路线上放个障碍物,就不会绕路了,比如在停车场绕很远再回到一个近的车位,它也不会像人类驾驶员一样抄近道。不灵活。

除此之外,在转弯后车辆可能会压线行驶一段距离,可见定位精度和速度还需要提升。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记忆泊车中,车辆压线

羊咩咩认为,它最实用的场景可能是在自家的地下车库,当然前提条件是车主需要有自己的固定车位,或者选用一个能够长期停放的车位。

本次体验的准确率极高,但羊咩咩依旧更愿意亲自驾驶,因为整个过程中的速度几乎控制在14km/h以下,我的效率会比它快一倍不止(人开的更灵活,更快速)。

最喜欢的功能是官方推出的记忆泊车分享,想象如果到一个陌生停车场,收到到一条推推送显示:是否前往电梯口、是否前往充电桩,这能节省很多时间。

它更多意义展示的是一种技术上的可能性,从本次体验,我们看到了小鹏P5最后2公里无人泊车功能,正在缓缓降临。

Part 4:高速NGP体验

高速NGP是高速上实现从A点到B点的导航辅助驾驶。

当前适用车型为具备XPILOT 3.0/3.5系统的的小鹏P5 E/P系列车型。

小鹏汽车方面介绍,本次升级提升在恶劣极端天气下的行车体验与安全,可以实现更贴近人类的“安全驾驶技巧”。

由于当天试驾里程较短,试驾路线上的车辆也比较少,羊咩咩只能分享3个感受。

1.语音变道确实很好用,先唤醒小 P,再说“帮我向左变道”、“请把前面的车超了”指令。

从实际体验来看,如果车子执行了你的操作,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成就感,非常上头(遵守法规,切勿频繁变道)。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使用语音完成了一次超哥

2.优化了NGP状态下限速逻辑,当用户手动设置巡航速度低于道路限速时,系统不会自动提高巡航车速。

3.系统更加柔顺,即使在砸到转弯与大货车并行,车速和运动控制也做的非常柔顺。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匝道中遇到后车强行超车,小鹏P5并未推出,而是缓减速,处理的很灵活

除此之外还有语音系统/座舱UI设计等一系列升级,感兴趣的用户可以自己去感受。

又来秀了?羊咩咩体验小鹏P5跨楼层记忆泊车

3月16日,小鹏P5上市后首次大版本OTA开启全量推送,Xmart OS对应版本号为3.1.0,共计新增10项功能

Part 5:怎么看待发展中的小鹏?

每一次试驾小鹏汽车,总会有一种越用越新,科技创造惊喜的感觉。

每次升级后,小鹏汽车都会给用户带来一些好玩的东西,小鹏P5的车主更像是在玩一款养成类游戏,不过这个游戏是有实体的。

但从用户角度来看,羊咩咩建议大家要乐观谨慎的使用这些功能。

为什么是乐观谨慎?从实际体验来看,它们有极高的成功率,但不排除在一些特殊场景无法处理,我们要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在个人身上。

除此之外,大家正在看到小鹏汽车的科技潜力,功能布局的背后酝酿了一张巨大商业版图。

用本次试驾体验来看,能跨楼层泊车,就能实现最后地面到车位的无人泊车,也能实现自动泊出到地面的自动驾驶。而在现实和理论之间是责任划分和停车场交互打通,例如无感支付ETC等。

事实上这些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但小鹏依旧选择了一条谨慎的落地路线,这是对科技发展的一种态度(大胆投入,小心落地)。

再类推,小鹏现有的功能:高速NGP+低速NGP+最后2公里记忆泊车VPA—L,拼接+升级,就是精准到车位级的点到点无人驾驶。

但现实是,小鹏以单个功能的方式把这个庞大的系统效能逐渐释放出来,而割裂的系统功能削弱了产品体验。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会聊小鹏NGP、记忆泊车,大家直呼np,但下单吧吗?我选择等等。

当然我身边有很多人也卖了小鹏汽车,或许是出于对P7颜值的喜爱、对G3i智能座舱的喜爱、对P5能耗的认可等,这是可喜的事情,因为小鹏脱去光环后依旧是一台好车,但也是一件不幸的事,智能化或许还未能为它创造溢价力。

所以,在参加过一次次的技术秀之后,我默认了小鹏能搞定所有(上次还参加了NGP远征,十分难忘)技术研发,现在只是期望小鹏如何使这些碎片化的功能,创造出更好的用户体验,让用户拿着票子,从现在嗨到未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