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心居》原著:处处针对富家千金儿媳妇的苏望娣,活的有多悲哀?

苏望娣,是顾士海的老婆,顾昕的亲妈,葛月的婆婆。

这个婆婆真是不一般,精明又势力,优越感超强。

在儿子婚事定下来的时候,苏望娣表面上是不大情愿,“昕昕喜欢,有什么办法。”但是儿子娶到千金小姐,她内心里还是颇为得意的。咸鱼翻身,在亲戚面前也算扬眉吐气。

虽然他家跟葛月家条件相差甚远,但是儿子是高攀不是低就,所以,她觉得:我儿子有本事!

虽然葛月家家庭背景和财力都高出自家很多,但是苏望娣对这个儿媳是有些看不上的,她觉得儿媳长相一般,矮小瘦弱,眉眼无神,没一样拿得出手的。

又是有钱人家女孩,有些生活习惯和自己完全不同花钱出手大方,还觉得儿子娶了这样一媳妇,以后是要吃苦头的。

她这个婆婆总是要管一管的。

对于小两口结婚花钱如流水她总是格外心疼。看着儿媳穿的婚纱她也要拿出婆婆架子说,“租一套就得了,以后又不会再穿,放在衣橱里招虫子,没必要。”

儿媳小声说婚纱是舅舅送的。

苏望娣又说,那不也是一份人情,将来舅舅小孩结婚,你们要还的。

顾昕都看不下去了,直接怼道,人家舅舅做房地产生意的,根本不在乎,人家一片心,妈你不要什么都拿钱去衡量。

这时,顾士宏打圆场:“该实惠的时候实惠,该讲心意的时候也要讲心意,这才是过日子。”

其实,当着儿媳的面大家都是不想搞得太尴尬,也都尽量维持气氛的和谐。

然而,苏望娣是不可能罢休的,在亲戚面前显示自己婆婆的地位的时候怎么能就此放弃。

她又来了一句经典说辞,“我结婚的时候,新衣服也没一件,更别提新房子了,跟爹妈挤一间,两张床当中拉块帘子,贴个喜字,吃两粒喜糖,就算结婚了。”

生活中我们会听到婆婆们的这种感慨很多,我那个时候多么多么能吃苦,洗衣做饭带小孩,样样不在话下……

所以,婆婆也想儿媳像自己一样贤良淑德,把自己的“优良美德”都接过来,然后传下去。

苏望娣她的名字里就带有重男轻女的因素,她的思想也是很守旧的,在她眼里儿媳再好也是儿子的附庸,是要三从四德的。这种封建思想和她的出身是分不开的,虽然她出生在上海但她的老娘在浑堂里替人搓背,老爹一直抽大烟到了解放才戒掉,在这样家庭长大的人,性格早就变得扭曲了。衡量事情都是用钱,看待问题更是自私,市侩。

小两口蜜月回来,开着豪车带着苏望娣和顾士海去苏州兜风。路上婆婆一直唠叨这车太贵,费油。

到了地方,吃完饭的时候,是儿媳葛月买单。苏望娣一把抢过账单一看2000出头,又是一通数落:“过日子要算计,否则就是拆家当。金山银山也有用完的时候。”

直接说的儿媳满脸通红。

这下给顾昕气到了,就问你这样冷一句热一句的,难道是希望我们早点分开?

作为婆婆,苏望娣总干涉小两口的事情已经让儿子受不了了。婆婆一旦以自己为标准去要求儿媳,那这儿媳肯定是没好日子过了。另外,儿媳也是老实巴交的不会反驳,这样苏望娣就更加是无忌惮的使出婆婆的规矩了。

过后,苏望娣单独对着儿子说了心里话:“昕昕啊,人家说嫁女儿是一万个舍不得,可不晓得为啥,我给儿子娶媳妇竟也是这种心情。妈不是跟谁过不去,实在是舍不得你啊。”

现实中有这样一种婆婆,儿子是自己最爱的人,儿子一旦结婚,妈就会觉得失去了最重要的情感寄托,所以有的会对儿媳妇产生莫名的敌意。就算成家了儿子的家也等于自己的家,然后忍不住想在这个家中当家作主。其实,还是不想放下作为妈妈的掌控权,只有这样她才会感到儿子没离开自己。

所以,当儿媳觉得这是自己家,婆婆也觉得儿子家自己也是有权利管的,那么矛盾就出现了。

而现实中遇到这样的婆婆只有离着远点才能减少矛盾。不然像葛月那样忍气吞声早晚会抑郁的。

其实,像苏望娣这样的女人活的很悲哀。她在生活的蹉跎中早就没了自我,她一生都围着老公,围着儿子转。所以,儿子结婚后她会舍不得,因为那是她的精神支柱。她不懂的爱屋及乌,对于儿子也是过度溺爱,不管儿子娶什么样的女人她都会挑出毛病的。在她心里只有自己最爱儿子,别人都不如自己。

所以,当儿子结婚后,苏望娣找不到生活的重心了,还是会围着儿子转,直到最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