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瑞幸翻身?2021年营收近翻倍,门店数超星巴克

财务造假、退市风波以后的瑞幸咖啡,活得还不错。

3月24日,瑞幸发布2021财年财报,净收入达79.65亿元,同比增长97.5%,几乎翻倍。而另一个数字是,瑞幸咖啡门店总数截至2021年末已达到6024家,超过了星巴克中国5557家。

一时间,#瑞幸门店数量超越星巴克中国#登上热搜,网友直呼“瑞幸又活了”。

瑞幸咖啡 图据 IC photo

收入翻倍

瑞幸又“活”了吗?

根据瑞幸发布的财报,2021财年,瑞幸咖啡总净收入达79.65亿元,同比增长97.5%。第四季度总净收入24.3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7%。

截至2021年年末,瑞幸共有6024家门店,其中直营店4397家,加盟店1627家。2021年公司直营店收入61.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8.3%。加盟店收入13.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2.5%。

瑞幸董事长、CEO郭谨一公开表示,第四季度和2021财年瑞幸咖啡的整体“表现强劲”,其中四季度新开了超过350家新店,这让瑞幸咖啡依然是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之一。

对于直营店同店销售增长原因,郭谨一称是“交易客户的数量增加、销售商品增加和平均售价提高”。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瑞幸2021年月均客户交易数(包括合作商店的客户和仅使用免费优惠券支付的客户)在大幅增加。从2020年的971.20万人增加到了1622.90万人。

不过,红星资本局也注意到,瑞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据财报数据,2021年瑞幸GAAP(美国会计准则)下经营亏损5.39亿元,Non-GAAP(非美国会计准则)经营亏损2.36亿元。

交易客户数量增长背后

营销+私域+加盟

梳理瑞幸过去一年的动作,可以发现瑞幸去年在营销、私域和加盟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推动了客流量的上升。

财报显示,瑞幸2021年营销费用为3.37亿,同比下降27.11%,但其过去一年的营销效果却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2021年4月,瑞幸推出生椰系列并受到消费者喜爱,瑞幸门店生椰断货现象普遍。瑞幸也借此机会进行营销,在微博晒出产品经理上树的卡通海报和实景图,低成本却收割大众好感。

5月,瑞幸签约《创造营》中火出圈的利路修,让其成为冰咖推荐官。2021年6月30日,瑞幸宣布,截至今年6月底,生椰系列单月销量超1000万杯,刷新瑞幸新品销售记纪录。

9月3日,瑞幸宣布签约自由式滑雪世界冠军谷爱凌(Eileen Gu)为品牌代言人,并推出谷爱凌定制新品。谷爱凌夺冠后,瑞幸也成功刷屏,以正面的形象进入大众视野。

除效果较好的营销外,瑞幸从2020年疫情后开始建群,布局私域,这也是促进其交易客户数量增长的重要因素。据瑞幸CMO及其市场团队介绍,2020年7月,瑞幸客户群数9100多个,社群用户数是110多万,企业微信客户数180多万。当时,入群用户月消费频次能提升30%左右。社群里每天的杯量和单量,在所有渠道中排第三,第一是App,第二是小程序。

而加盟,则是瑞幸2021年交易客户数量增长的重要补充。

2021年1月,瑞幸在官方公众号还发布了新零售合作伙伴招募计划,宣布放开加盟。郭谨一表示:“随着瑞幸进入中国的更多低线城市,我们看到加盟店收入大幅增加。事实证明,这种加盟模式与我们的直营店战略高度互补。”

财报数据 截图自瑞幸官网

不过,红星资本局从瑞幸官方了解到,目前瑞幸大部分城市门店数量已饱和,只有一些城市有零星的区县不定时会开放。

产品提价近至上限,行业竞争激烈

瑞幸还能交出高增长财报吗?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此次瑞幸营收增长的重要原因还有产品平均售价提高。与瑞幸早期常见的大幅补贴1.8折、2.8折相比,现在瑞幸显得更加“精打细算”。红星资本局在瑞幸小程序发现,“厚乳拿铁”原价29元售价16元,折扣近6折。

在瑞幸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中,瑞幸披露饮品平均售价约为15.2元,相比2019年四季度提升了5.5元。虽然瑞幸在2021年年报中并未透露饮品最新平均售价,但瑞幸在2021年12月份已涨过一次价——数百家门店的外送产品和自提产品在原有的价格基础上上调了3元左右,上调基于租金、人力、原材料等营运成本的考量。目前可以看到,瑞幸小程序菜单上“人气TOP”产品价格已在20元上下。

对瑞幸来说,接下来还想从提价中获取营收增长点并不容易。瑞幸的产品定位在中端咖啡,受众对价格的敏感度不低。此前便有消费者称:“如果瑞幸涨价很多,我不会选择它。”“涨价了我就不喝了。”

不难看出,瑞幸接下来的路并不好走:加盟速度放缓,价格探至天花板,且国内咖啡赛道拥挤,与瑞幸正面竞争的中端精品咖啡品牌众多,抢夺了不少咖啡核心消费者。

但瑞幸也有自己的优势:门店数量远高于新势力品牌且供应链网络更为成熟。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在2022年3月指出,当前中国咖啡市场仍处于增长期,可以容纳更多新兴品牌进入,预计2024年才会进入品牌固化期。在保证运营基本面稳健的情况下,头部品牌凭借品牌效应和规模化效应,已经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新兴品牌的出现对于国内咖啡市场有着非常好的补充作用,但暂不能撼动头部优势品牌的地位。

今年3月,瑞幸临时清盘申请已被撤销,联合临时清盘人的职责也已被解除,公司的临时清盘结束。朱丹蓬认为:“这意味着公司将减负前行。随着公司运营的向好、股权架构的重新搭建,瑞幸咖啡在资本市场将获得更多信心。”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张露曦

编辑 陶玥阳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