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中高:艺海无涯 人生有调(附精彩录音)

王中高:艺海无涯 人生有调(附精彩录音)

王中高屈效梅《杀狗劝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秦腔名家王中高先生之于我,便是如此。知道先生大名,皆因兰州电影制片厂拍的一部秦腔电影《杀狗劝妻》,仅在电视上看过那么一回,之后再想找来细品,问过多少行里圈外的朋友,都说无从查起,直到现在都不知所踪。但剧中扮演曹庄和焦氏的两位艺术家的名字,却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王中高、屈效梅。

有着“宁夏秦腔第一名旦”之美誉,并和王素梅、孙玉梅、赵友梅合称“宁夏秦腔四梅”的屈效梅,倒是通过录音领略过她的艺术魅力,而王中高就显得有些遗憾,虽说久仰大名,但一直未见过其人,亦未闻过其声,更无从欣赏他的台上风采。直到前不久,这个遗憾才稍稍得以满足。

王中高:艺海无涯 人生有调(附精彩录音)

《王中高秦腔人生》封面

甘肃武威的一位朋友给我寄来了几册《王中高秦腔人生》,朋友有心,还特意烦请王中高老师给我签了名、落了款。这样的礼物,我是求之不得的,何况,因为一出《杀狗劝妻》,我也一直在寻找着那位英俊朴实的“曹庄”。

不足百页的《王中高秦腔人生》,内容却丰富得多,有先生自述的回忆录,有戏剧专家的评论,有甘肃媒体的报道,还有先生的生活照、剧照以及书法作品和珍贵的录音光盘,图文并茂,全方位立体地再现了这位甘洒热血的名角儿写就的秦腔春秋。

王中高:艺海无涯 人生有调(附精彩录音)
王中高:艺海无涯 人生有调(附精彩录音)
王中高:艺海无涯 人生有调(附精彩录音)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育一方戏。王中高1945年出生于甘肃兰州永登县,是苦水镇上新沟村人。民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到了西宁不要漫少年(花儿),到了苦水不要吼乱弹(秦腔)。”苦水人爱秦腔,就像苦水玫瑰一样出名:苦水玫瑰在1984年被定为兰州市市花,而苦水人唱的秦腔早在清末民初就很有名气,谓之“苦水秦腔”,苗兰亭、胡桂庭、王化成等这些曾在当地苗家班搭班唱戏的梨园俊杰,造就了风格独具的苦水秦腔。

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在这样的氛围中长,耳濡目染和不断熏陶中,王中高和秦腔的情感愈来愈深厚,犹如一颗种子,浸润在艺术的土壤里,从生根发芽到抽枝散叶直到开花结果,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1955年,乡上的一次文艺演出,一出《敬德访袍》让刚满十岁的王中高的大名声震乡里,也让他的秦腔情结更加浓厚。1959年,永登县秦腔剧团招收新学员,王中高凭借得天独厚的好嗓子和优越的外形条件,开始向自己梦寐以求的艺术高地进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兰州戏剧学校委培的那段时间里,多位启蒙老师的精心教诲,再加上戏剧大家范克峻的精心辅导、秦腔名家牛利民的艺术影响,王中高如鱼得水,艺术才华逐渐展现。

王中高:艺海无涯 人生有调(附精彩录音)
王中高:艺海无涯 人生有调(附精彩录音)
王中高:艺海无涯 人生有调(附精彩录音)

后来县剧团撤销,演职员归并武威专区秦腔剧团。当时的兰州市秦剧团得知这个消息,专程派人给王中高他们做工作,欲将这批演员全部接收,而武威方面来了个“先下手为强”,调档案的同时让他们准时报到。王中高与兰州市秦剧团擦肩而过,从此便扎根武威,犹如一株光彩夺目的苦水玫瑰,怒放于甘肃秦坛。

任何一位成功的艺术家,都深知“艺无止境”。王中高功底扎实,嗓音独特,扮相清秀俊美,唱腔表演激越大气,《周仁回府》《辕门斩子》《葫芦峪》《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代表作之所以深受专家和观众的好评与认可,都和他的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又直接关系。唱腔和架子功方面,他吸纳了苗兰亭、耿忠义、陈景民等老前辈的优长;为了提升嗓子的耐力和声腔的美感,他专程前往北京学习科学发声;即使是自己经常演的剧目,都会反复琢磨、反复演练,哪怕走在路上、坐在车上,他都会“念念有词”,一刻不闲。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戏”,一如裴艳玲先生那出《响九霄》中的词——戏是他的天,戏是他的魂,戏是他的梦,戏是他的根。

难怪兰州电影制片厂1980年拍摄秦腔电影《杀狗劝妻》,会让三十五六岁的王中高和大他十一岁的屈效梅搭档,扮演曹庄和焦氏这对夫妻,“年龄不是问题”,艺术实力是否旗鼓相当,才是个大问题!

王中高:艺海无涯 人生有调(附精彩录音)

与恩师范克峻先生

王中高:艺海无涯 人生有调(附精彩录音)

与屈效梅《杀狗劝妻》

任何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拼到最后拼得已经不是方寸氍毹上那些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了,什么翻打跌扑把子架子,什么帽翅功梢子功翎子功这功那功,说实在话,只要你舍得流汗,下得了苦受得了罪,都不可能学不会。那拼什么?拼得是和学历、证书关系不大的“文化修养”。恩师范克峻当年手把手教给他的书法,王高忠并不曾放弃,经过数十年的不断精进,挥毫泼墨间颇见功力,并且让他越来越觉得,不管是做人还是演戏,都要像写书法那样,懂得“留白”。

从演员到科长,从副团长到团长再到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从《周仁回府》《辕门斩子》到《葫芦峪》《杀狗劝妻》,从《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到《爱情从这里开始》再到《商鞅变法》……王中高一路行来,荆棘遍地,鲜花满开,酸甜苦辣俱成过往,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选择的艺术之路,凝聚了他的心血、追求和理想,从未放弃,也永不言悔。

王中高:艺海无涯 人生有调(附精彩录音)

与张芬莲合作《爱情从这里开始》

王中高:艺海无涯 人生有调(附精彩录音)

与张芬莲搭档《商鞅变法》

王中高:艺海无涯 人生有调(附精彩录音)

与张秋惠演出《辕门斩子》

众里寻他

千百度……

王中高:艺海无涯 人生有调(附精彩录音)

台有方寸,艺无边界。一生所求,只似沧海一粟。人生如戏,“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此秦腔一生,得情调一世,只为一份真心执着,但求一个腔正调圆,且欣慰“艺海无涯,人生有调”。

——梨园墨客 王中高

作者/刘军 审核/杨瑶 终审/何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