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故宫宫殿地砖损坏,修复时发现一个“秘密”,工匠感慨:朱棣真狠

故宫宫殿地砖损坏,修复时发现一个“秘密”,工匠感慨:朱棣真狠

有这样一种说法,古代皇帝使用的物品等级都是最高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九五之尊,理应如此。大家都知道,紫禁城是明清时期的皇宫,其规模之大、等级之高,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紫禁城得名来自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是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所以得名紫禁城。

史书记载,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前后历时14年。如果大家去过故宫,一定会被故宫的宏伟所震撼,可它背后凝结着无数工匠们的心血。为了让紫禁城宫殿更为奢华,朱棣命人去四川湖广等省份寻找珍稀楠木。由于珍稀楠木往往生长在崇山峻岭中,连道路都没有,很多人因此丢了性命。

故宫宫殿地砖损坏,修复时发现一个“秘密”,工匠感慨:朱棣真狠

“入山一千,出山五百”,这是当时文人们形容采伐楠木艰辛程度的描述。进入故宫参观,绝大多数人都把注意力放在宏伟的宫殿以及精美的文物上,而忽视了脚下。故宫宫殿地面都使用了金砖铺面,可能有人会说金砖普遍这也太奢华了。

这是一个误解,此金砖并非黄金制作的地砖,而是扣之有金属声的地砖。民国时期,随着故宫博物院的成立,管理故宫的部门修复三大殿破损地面,结果他们再次被故宫所震撼,一些工匠看到地砖后连连摇头,“朱棣也太狠了!”

故宫宫殿地砖损坏,修复时发现一个“秘密”,工匠感慨:朱棣真狠

修复工匠们之所以如此感慨,是因为这些地砖当年制作过程无比复杂,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精力。不仅如此,这些地砖必须要保证质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重则负责人头落地。“金砖”原名“京砖”,一种专门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因为这种地砖运到京城之后放到“京仓”里储备,故得“京砖”。

故宫宫殿地砖损坏,修复时发现一个“秘密”,工匠感慨:朱棣真狠

这种砖的质量非常之高,质地密实,敲击时发出金石之声,断之无孔,故得名“金砖”。可以肯定的是,尽管与黄金无关,可这种专供皇室的砖从选土到制作砖坯、熏烧、运输、砍磨、铺墁,需耗费巨大财力和物力,因此它的价格无比昂贵。

明清时期紫禁城所用的金砖99%来自苏州的陆墓(今陆慕镇),这里因位于太湖之畔,土质细腻,同时含有大量的胶体物质,可塑性大,是烧制金砖的上乘土料。据《造砖图说》里的记载,每一批金砖的制作少则130天,多则720天。

故宫宫殿地砖损坏,修复时发现一个“秘密”,工匠感慨:朱棣真狠

金砖的成功率极低,如果一批砖中抽检时有6块达不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要求,这批金砖就直接告废掉。每块金砖上必须“物勒工名”,即每块金砖上需要刻上制作时间、制作工匠的名字、监管这块砖的官员职务及姓名,还包括知府、知事、保甲和烧制人的印鉴。

笔者注意到,目前北京故宫宫殿所使用的金砖绝大多数都是1990之后替换的,也就是用现在的工艺制作而成的。

参考资料:《揭秘紫禁城里的金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