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尿酸为啥总青睐男性?原因竟因为这3个,现在知道还不晚

高尿酸为啥总青睐男性?原因竟因为这3个,现在知道还不晚

说到糖尿病,每个人都不陌生,它长期占据国人代谢病患病之首,当之无愧的“明星疾病”。

不过,近年出现了一支新贵,悄悄的将糖尿病拉下神坛,一跃成为大陆慢性病(代谢性疾病)一哥,强势将“三高”改名“四高”,它就是——高尿酸血症。

2017年,一项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子刊《Scientific Report》上的研究显示,中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从上世纪80年代1.4%[2]上升到13%(男性18.5%,女性8.0%)[1],相当于超过1.7亿人被它困扰。

高尿酸为啥总青睐男性?原因竟因为这3个,现在知道还不晚

来源:腾讯医典医学插画

2016年中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按性别/年龄统计)

至此,“谁是代谢性疾病一哥”的争议盖棺定论。

没错,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大陆第一大代谢性疾病!

高尿酸为啥总青睐男性?原因竟因为这3个,现在知道还不晚

提到高尿酸血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痛风。

听起来好像没啥关系,医生却总爱把它俩扯在一起。

所以,它们哥俩有区别吗?好,来盘一下。

痛风,形象来说,就是因为尿酸水平过高,不能溶解在血液里,在血液里析出无数根“针”(结晶),而这些针堆积在一起,就导致了关节内和关节周围出现疼痛性炎症发作。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关节里面长满“针”是多么痛的一件事。

高尿酸为啥总青睐男性?原因竟因为这3个,现在知道还不晚

来源:站酷海洛

尿沉渣中的尿酸结晶

从概念上看,痛风必然是高尿酸血症患者,但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症都会变痛风,痛风只是高尿酸血症中非常一小部分人群,占到5~12%左右[2]。

但并不是得痛风的人就一定比没得痛风的人尿酸高,在临床上,也会遇到尿酸300多得痛风,而十多年尿酸保持在500多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也可能不出现痛风的情况。

所以,记住两个指标限值: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超过了自己就注意了!

高尿酸为啥总青睐男性?原因竟因为这3个,现在知道还不晚

答案:并不是。

这就要说到,尿酸的由来了。

话说,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尿酸除了太高会痛风,没有任何益处。

这里,我们要说一段遥远的历史,给尿酸正名了。

最新研究表明[3],人类进化历史长河中,哺乳动物在果糖存在下,尿酸可以促进机体脂肪积累,帮助古灵长类(人类老祖先)度过地球寒冷的食物匮乏期[4][5]。

在始新世早期,地球气候变温暖,古灵长类可获得较多果实性食物(果子),该类食物中含丰富抗坏血酸(Vc),这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维持灵长类体内抗氧化水平。

可是后来,地球气候逐渐变冷,老祖先们的果子越来越少,为了维持体内足够的抗氧化水平,体内的尿酸勇敢的站了出来,担起了补偿体内Vc合成缺失缺失,也推动了人类的进化。

高尿酸为啥总青睐男性?原因竟因为这3个,现在知道还不晚

总体说来,尿酸的作用包括:

抑制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C的氧化,防止血栓形成;

当体内维生素不足时,尿酸可替代它进行抗氧化作用;

抑制机体癌细胞的发生,抗氧化防细胞突变。

因此,尿酸对人体是有过杰出贡献的,不要一竿子打死。

可是,如今人们吃的越来越好,高尿酸才越来越多见,它伤人于“无形”,给人体带来了诸多危害。

高尿酸为啥总青睐男性?原因竟因为这3个,现在知道还不晚

痛风,曾经是个皇室病、富贵病,是个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升高的疾病。在古西方医学,还曾认为痛风与淫乱有关。

然而,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感叹:“没有皇帝的命,却得了皇帝的病”。

而且,痛风的年轻化越来越严峻了!

最近,一期综艺节目曝光,23岁的郭麒麟,也光荣加入了TF-Boys(痛风男孩)男团。

高尿酸为啥总青睐男性?原因竟因为这3个,现在知道还不晚

来源:网络

即使,在高尿酸血症阶段,患病人群也是越来越年轻化。

举个例子,在宁波,2006年的患病人群年龄与1998年人群相比:男性小了15岁,女性小了10岁[2]……

一项2011年~2013年针对昆明两所高校的入学体检结果统计显示,男生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79%,而女生为1.04%[6]。TF-Boys之称,还真是名副其实(男孩多见)。

为了提醒更多人关注高尿酸症年轻化,大陆将4月20日定为“全民关注痛风日”。

而2018年的主题就是:预防痛风,从青少年做起。

高尿酸为啥总青睐男性?原因竟因为这3个,现在知道还不晚

有些疾病“重男轻女”,高尿酸血症就是一个典型。

前面提到,中国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到18.5%,显著高于女性的8%[1]。即使昆明一所学校里青春期的男生,患病率也达到14.79%,女士才1.04%[6]。

为何男性尿酸就是高一些?

原因可能与男性尿酸“产的多、排的少”有关系,比如:

男性在饮酒量、频率和高嘌呤饮食方面明显高于女性。

雄激素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在体内含量升高,

雄激素加快尿酸结晶形成和沉积;而雌激素则会促进尿酸排泄。

一旦男性发现尿酸高于420μmol/L,自己就要注意了,一方面要按医生推荐药物降尿酸,一方面调整生活方式,下面这些事尤其当心:

1. 限酒,尤其是啤酒;

2. 禁烟;

3. 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4. 增加新鲜蔬菜摄入;

5. 保持规律饮食和作息;

6. 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

7. 减少富含果糖饮料摄入,喝饮料前查饮料成分说明;

8. 保持规律运动,但尽量选慢跑、散步等柔和运动;

9. 控制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控制在25以内。

高尿酸为啥总青睐男性?原因竟因为这3个,现在知道还不晚

有人说,“我尿酸高,只要没有痛风发作,就没事;即便得了痛风,也只是痛一点,没什么大问题。”——记住,这种观念灰常危险!

高尿酸为啥总青睐男性?原因竟因为这3个,现在知道还不晚

这是因为:高尿酸血症,不仅伤关节,还会悄悄损害心、脑、肾等各个重要器官!

最常见,但也最容易引起患者重视的,就是痛风性关节炎,一旦发生就是预警信号,切莫“好了伤疤忘了痛”。

痛风发作,只是第一步。仅次于关节的最常见受损器官,就是肾脏了,血清内尿酸含量持续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形成结石。

虽然,尿酸有助于人类直立行走的进化。但是,尿酸升高提供的生存优势,在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及饮食结构改变后,早就失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尿酸超过警戒范围越高,脑卒中、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肾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越大,且治疗效果越差。

高尿酸为啥总青睐男性?原因竟因为这3个,现在知道还不晚

在网上经常会看到一些食谱,而且流传很广。

比如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不能吃蘑菇,不能吃菠菜,因为嘌呤含量很高。

这样的话真是让香菇难受不已。

是不是真不能吃了?这个问题,还是从两方面来回答:

蘑菇和菠菜并不是高嘌呤食物,鲜蘑菇是含嘌呤中等食物[7],菠菜属于含嘌呤较少食品。网上流传香菇属于高嘌呤食物的结论,是指香菇干的嘌呤含量;而对菠菜的恐惧,源自于菠菜中丰富的草酸含量,与尿酸“撞衫”了哦。

2010年发表在《国际营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也表明,蘑菇、蔬菜等碱性食物,有助于血液内尿酸的溶解和排出[8]。

因此——蘑菇和蔬菜都可以吃,甚至对降尿酸有一定好处!

当然,在吃的时候,建议焯一下。

同样,脱脂牛奶以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质,也是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优质饮品。

相反,有些认为是好东西的食品,比如蜂蜜,含有大量的糖,和含糖饮料一样,越喝尿酸越高!

好吧,都聊到这了,就顺便给大家一个高尿酸饮食小秘笈:

这些食物,一吃尿酸就高起来

高尿酸为啥总青睐男性?原因竟因为这3个,现在知道还不晚

高嘌呤食物 “限量”进食是关键

身体营养要跟上,高嘌呤食物也得吃,但一定要限量,包括:

高尿酸为啥总青睐男性?原因竟因为这3个,现在知道还不晚

这些食物不限量,日常添加有营养

高尿酸为啥总青睐男性?原因竟因为这3个,现在知道还不晚

此外,高尿酸患者最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多喝水,每天饮水至少 2000 毫升,适当喝些淡茶水、咖啡,可以帮助排尿酸,但是要注意,太浓的咖啡会加重肾的负担,不可贪杯,一杯接一杯酒不好了。

参考文献

[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8,10(1): 4-67.

[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 2013, 29(11): 913-920.

[3] Cicerchi C, Li N, Kratzer J, et al. Uric acid-dependent inhibition of AMP kinase induces hepatic glucose production in diabetes and

starvation: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of the uricase loss in hominids.FASEB J. [Epub ahead of print]

[4] Johnson RJ, Andrews P. Fructose, uricase, and the back-to-Africa hypothesis. Evol Anthropol, 2010, 19(6):250-257.

[5] Lanaspa MA, Sanchez-Lozada LG, Choi YJ, et al. Uric acid induces hepatic steatosis by generation of mitochondrial oxidative stress:

potential role in fructose-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fatty liver.

[6] Wu J , Qiu L , Cheng X Q , et al. Hyperuricemia and clustering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the Chinese adult population[J].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1):5456.

[7] 李静, LiJing. 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 21(2):83-86.

[8] 熊祥玲, 赵江, 陈宏伟, et al. 2011-2013年大学新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2(20):3733-3735.

[9] 孙培龙, 吴学谦, 季培军, et al. 香菇及其他食用菌中香菇嘌呤含量的检测[J]. 食品工业科技, 2000, 21(5):70-72.

[10] Kanbara A , Hakoda M , Seyama I . Urine alkalization facilitates uric acid excretion[J]. Nutrition Journal, 2010, 9(1):45.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