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台县深入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推动优质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化,全省首创基层体育委员工作机制,坚持党建引领体育,筑牢基层体育委员党支部阵地堡垒,党建从“1.0建支部”,到“2.0优服务”,再到“3.0强功能”,逐步构建“善治理党建4.0模式”,打通了基层体育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三年改革实践探索,体育委员覆盖率达100%,实现村居专人管体育,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数达13.4万人,参与体育赛事活动人数提升77.3%,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4.5%,群众体育参与度、满意度大幅提升。
建支部,党建引领基层网格“一体共治”

一是搭体系,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基层体育委员党支部,切实增强基层体育党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科学组织架构和服务体系。同时,建设基层体育委员党支部活动阵地,并在乡、片、村三级设立村社体育委员工作室,延伸体育委员党员管理触角,促进“党建+体育”在基层落地生根。目前,天台县374个行政村、21个社区,共有基层体育委员423人。
二是建机制,明晰工作流程。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实到队伍建设全过程、各方面,通过制订基层体育委员党支部工作制度、体育委员积分管理办法等16项管理办法,规范化推进场地管理、服务供给、活动组织等各项工作。同时,完善激励办法,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工作可量化、可操作、可激励、可持续,建立了良好的基层体育委员工作运行机制。截至目前,投入325万元用于体育委员工作,有效提升基层体育委员工作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是增内力,激发队伍动能。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建设,实施党员素质提升“360计划”,定期举办沙龙活动,推出点单式培训,开展党员示范岗,星级工作站、人气排行榜等创建活动,加强体系内部执行力、组织力,落实体育委员党员干部“五员”职责,切实增强体育委员党支部堡垒的凝聚力、战斗力,推动党员队伍能力素质的提升,有力带动群众生活方式更健康,邻里关系更和谐。
优服务,党建引领运动健康“一键直达”
一是搭平台,实现服务一张图。践行“加强党建引领,凝聚体育力量,服务基层群众,扛起窗口建设”的宗旨,深化数字化改革,在浙里办上线“体育委员e站”平台,实现体育服务“一机查询、一站供给”。对接省体育公共服务数据库,可“掌上”查询、预约、导航1671家公共体育场地。
二是云整合,监测数据全方位。以村社为单位,开设“民情情报站”。依托体育委员中的党员干部,开展网格化信息收集,可线上体育场地报修纠错、预约,申请场地建设,实现对基层体育需求的全天候监测,着力丰富基层体育党组织感触体育民情的“末梢神经”。
三是优服务,体育指导更科学。依托基层体育委员功能型党支部,设置“体育服务超市”,开展“党员领头雁”送服务下基层活动,指导各党支部党小组队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制订服务“大菜单”,群众一键可享健身技能培训、健身讲座、体育展演等服务内容。截至目前,共组织体育活动3380场次,惠及人数超10万人次。
强功能,党建引领助力发展“一同奔富”
一是聚焦项目建设,强化组团共富。发挥机关党组织政治属性,建立党员体育项目领办机制,支部根据体育工作重点,发动支部党员主动认领体育项目的协调沟通、规划指导、建设督促、使用管理等任务。采取“以强带弱”方式,通过“组团作战”“联合作战”,“一村一策”建好体育设施项目。截至目前,依托支部牵头建设、管理百姓健身房、多功能运动场等65个体育项目。
二是聚焦特色发展,强化品牌育富。以“支部牵头、党员主动作为、社会参与”为原则,开展乡镇、村居特色体育活动品牌培育,逐步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全民健身格局。目前,已打造石梁冰雪运动、白鹤滑翔、安科木球、紫凝易筋经等一批体育赛事活动品牌,实现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全民化、全域化。
三是聚焦融合提升,强化造血创富。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纽带作用,以产业融合发挥体、旅、农乘数效应,带动百姓增收致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丰收”。如天台县平桥镇体育委员牵头引进峇溪综合户外运动休闲项目,为峇溪村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2021年直接创收超500万元,村集体收入超80万元;街头镇后岸片区体育委员通过办好全国气排球交流活动、全国门球争霸赛等大型赛事,引流、聚客,每年为后岸村带来500多万元收入。
来源:台州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