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台縣深入貫徹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不斷推動優質體育公共服務均衡化,全省首創基層體育委員工作機制,堅持黨建引領體育,築牢基層體育委員黨支部陣地堡壘,黨建從“1.0建支部”,到“2.0優服務”,再到“3.0強功能”,逐漸建構“善治理黨建4.0模式”,打通了基層體育服務“最後一公裡”。通過三年改革實踐探索,體育委員覆寫率達100%,實作村居專人管體育,經常性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數達13.4萬人,參與體育賽事活動人數提升77.3%,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達94.5%,群衆體育參與度、滿意度大幅提升。
建支部,黨建引領基層網格“一體共治”

一是搭體系,強化組織保障。成立基層體育委員黨支部,切實增強基層體育黨員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科學組織架構和服務體系。同時,建設基層體育委員黨支部活動陣地,并在鄉、片、村三級設立村社體育委員工作室,延伸體育委員黨員管理觸角,促進“黨建+體育”在基層落地生根。目前,天台縣374個行政村、21個社群,共有基層體育委員423人。
二是建機制,明晰工作流程。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實到隊伍建設全過程、各方面,通過制訂基層體育委員黨支部工作制度、體育委員積分管理辦法等16項管理辦法,規範化推進場地管理、服務供給、活動組織等各項工作。同時,完善激勵辦法,設立專項資金,確定工作可量化、可操作、可激勵、可持續,建立了良好的基層體育委員工作運作機制。截至目前,投入325萬元用于體育委員工作,有效提升基層體育委員工作積極性和有效性。
三是增内力,激發隊伍動能。堅持黨建引領文化建設,實施黨員素質提升“360計劃”,定期舉辦沙龍活動,推出點單式教育訓練,開展黨員示範崗,星級工作站、人氣排行榜等建立活動,加強體系内部執行力、組織力,落實體育委員黨員幹部“五員”職責,切實增強體育委員黨支部堡壘的凝聚力、戰鬥力,推動黨員隊伍能力素質的提升,有力帶動群衆生活方式更健康,鄰裡關系更和諧。
優服務,黨建引領運動健康“一鍵直達”
一是搭平台,實作服務一張圖。踐行“加強黨建引領,凝聚體育力量,服務基層群衆,扛起視窗建設”的宗旨,深化數字化改革,在浙裡辦上線“體育委員e站”平台,實作體育服務“一機查詢、一站供給”。對接省體育公共服務資料庫,可“掌上”查詢、預約、導航1671家公共體育場地。
二是雲整合,監測資料全方位。以村社為機關,開設“民情情報站”。依托體育委員中的黨員幹部,開展網格化資訊收集,可線上體育場地報修糾錯、預約,申請場地建設,實作對基層體育需求的全天候監測,着力豐富基層體育黨組織感觸體育民情的“末梢神經”。
三是優服務,體育指導更科學。依托基層體育委員功能型黨支部,設定“體育服務超市”,開展“黨員領頭雁”送服務下基層活動,指導各黨支部黨小組隊伍以群衆需求為導向,制訂服務“大菜單”,群衆一鍵可享健身技能教育訓練、健身講座、體育展演等服務内容。截至目前,共組織體育活動3380場次,惠及人數超10萬人次。
強功能,黨建引領助力發展“一同奔富”
一是聚焦項目建設,強化組團共富。發揮機關黨組織政治屬性,建立黨員體育項目領辦機制,支部根據體育工作重點,發動支部黨員主動認領體育項目的協調溝通、規劃指導、建設督促、使用管理等任務。采取“以強帶弱”方式,通過“組團作戰”“聯合作戰”,“一村一策”建好體育設施項目。截至目前,依托支部牽頭建設、管理百姓健身房、多功能運動場等65個體育項目。
二是聚焦特色發展,強化品牌育富。以“支部牽頭、黨員主動作為、社會參與”為原則,開展鄉鎮、村居特色體育活動品牌培育,逐漸形成“一鄉一品、一村一品”全民健身格局。目前,已打造石梁冰雪運動、白鶴滑翔、安科木球、紫凝易筋經等一批體育賽事活動品牌,實作群衆體育賽事活動全民化、全域化。
三是聚焦融合提升,強化造血創富。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和紐帶作用,以産業融合發揮體、旅、農乘數效應,帶動百姓增收緻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作“雙豐收”。如天台縣平橋鎮體育委員牽頭引進峇溪綜合戶外運動休閑項目,為峇溪村提供就業崗位50餘個,2021年直接創收超500萬元,村集體收入超80萬元;街頭鎮後岸片區體育委員通過辦好全國氣排球交流活動、全國門球争霸賽等大型賽事,引流、聚客,每年為後岸村帶來500多萬元收入。
來源:台州紅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