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理城市管网淤泥!水下智能“清洁工”大显身手

“现场注意,机器人准备进场。”随着一声令下,在武汉市竹叶山脚下,一排排身着蓝色铠甲的水下智能机器人集体出动,进入到大街小巷的暗渠中,开始了污水底泥的清淤工作。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污泥淤积在城市下水道和暗渠中,影响着城市排水功能的正常运转,对清淤机器人在动力系统、行走系统、感知系统、应急系统、控制系统、水下挖掘设备集成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航局科研团队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决定开展第二代水下清淤机器人研究,对第一代清淤机器人进行改造升级。

清理城市管网淤泥!水下智能“清洁工”大显身手

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研发理念和开发模式,为此,他们召开了多次研讨会。“我们可以遵循‘智能+’的产品研发理念,采用‘自主研发+OEM代工’的产品开发模式,在保证完整研发思路和完全知识产权的同时,实现轻资产模式产品的快速落地和项目应用。”团队负责人王野给团队捋清了思路。大国重器“天鲲号”的智能挖泥系统给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经理于涛带来了灵感,团队迅速着手研发,他们以“天鲲号”的智能挖泥系统为蓝本,为水下清淤机器人量身打造了一套智能操控系统,能让机器人在黑暗、狭小的弯道、坡道如履平地、操控自如,有效保证了机器人应对复杂作业工况的能力,操控能力远超第一代清淤机器人。

解决了“行走”问题,但清淤机器人在施工作业时无法看清施工环境,所以不光要为清淤机器人装上“眼睛”,还要加上“耳朵”。几个月的鏖战里,团队一头扎进实验室,他们在图纸与电脑建模上通过无数次的推翻、改进、演练,最终为机器人搭配了多类型视觉与声音传感器,而且还附带了水下视频监控系统,无论在陆地还是水下环境都能够全方位实时监控清淤机器人的行动轨迹和施工环境。最终,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第二代水下智能清淤机器人成功问世,真正实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清理城市管网淤泥!水下智能“清洁工”大显身手

如今,科研团队自主设计研发的第二代水下智能清淤机器人每小时清淤量突破40立方米,远高于市场的同类智能作业机器人,而且此机器人不仅适用于地下污水通道,也可在暗涵、箱涵、渠、小型河道、水库等密闭空间或超深环境进行作业,是名副其实的多功能水下智能“清洁工”。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深耕智能清淤领域,研发更新型清淤机器人,持续为城市疏通、环保修复贡献科技力量,在智能清淤领域打响中交品牌。”于涛坚定地说道。

来源

交通建设报

天航局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