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基辅被包围,乌克兰却传“捷报”:挫败俄罗斯攻势,消灭40%敌军

作者:国际法大视野
基辅被包围,乌克兰却传“捷报”:挫败俄罗斯攻势,消灭40%敌军

俄乌战争爆发后,从双方各自的战报就能对俄乌两国政府的公信力作出鲜明对比。在乌克兰首都基辅早已陷入多个方向的包围,马里乌波尔等地区已经被俄军构筑起了包围圈,乌克兰西部边境重镇利沃夫补给线也被切断的情况下,乌克兰政府仍然在3月16日发表“捷报”,宣称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军力的40%已经被消灭,俄罗斯国防部正在抽调高等军事院校的学员送往乌克兰填补缺口。战报还强调乌军成功阻止“顿涅茨克共和国”、“卢甘斯克共和国”和俄罗斯联军推进到这两个州的边界,而且俄军仍在继续增兵。乌克兰还声称俄军正在损毁平民设施,犯下了战争罪。按照乌克兰官方给出的战果,俄军阵亡人数超过13000人,受伤更是不低于2万,真照这种情况打下去,乌克兰似乎胜利在望,大有反攻莫斯科的架势。

与乌克兰战报相对应的是,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战报少了许多主观上的内容,但是对于取得的战果有着非常详细的统计。同样是3月15日,俄军发布的战报称开战以来摧毁了乌克兰1306辆装甲车辆、127套多管火箭炮系统、471门火炮和迫击炮、1504辆军车和156架无人机。从俄乌双方战果的对比来看,还是俄军的战报可信度更高。

基辅被包围,乌克兰却传“捷报”:挫败俄罗斯攻势,消灭40%敌军

当然,虽然乌克兰政府传出的捷报明显存在严重的夸大成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俄军确实承受了不小的损失。从目前根据乌克兰各方发布的图片、视频资料来看,俄军损失的装甲车辆和军车的数量可能已经达到数百辆之多,不过其中大部分疑似是因为机械故障被弃置或者被自行销毁,真正在乌军攻击下损失的载具数量还是比较有限的。可以看出,俄军为了将乌军有生力量分割包围确实是下了不小的决心,以至于不惜抛弃大量重装备以及时完成战术战略机动。不过从现在的结果来看,乌军一半的主力仍被困在顿巴斯一线,而另外部分被分散包围在数座城市和区域内。现在,乌军的机动力量已然所剩无几,俄军在完成攻坚后就能够大体完成乌克兰的去武装化。

基辅被包围,乌克兰却传“捷报”:挫败俄罗斯攻势,消灭40%敌军

事实上,从俄军损失的重型装备的影像资料来看,它们大多是在战线后方被小股散兵游勇或者乌克兰民众发现的,这也证实俄军大部分力量还是在前线,可能只在补给线上留下了部分守备力量。如此一来,俄罗斯接受叙利亚等国的志愿者参加俄军就很好解释了,这些地方的人本就擅长治安战,如果利用这些人维护俄罗斯占领区域的稳定不仅可以进一步解放俄军自身的力量,更能够逐步回收弃置的装备,减小不可挽回的永久损失。另外,安稳的后方对于俄军接下来的巷战阶段也有好处,这将便于他们调运给养和重型装备,加快攻城的进度。

基辅被包围,乌克兰却传“捷报”:挫败俄罗斯攻势,消灭40%敌军

可以说,现在俄军已经完成了对乌克兰军队的分割与包围,下一阶段的重点正是攻坚战。在进入攻坚战阶段之前,俄军已经开辟人道主义走廊让普通民众撤出围城地区了,而在开始攻坚和巷战后乌克兰军队几乎必将受到更猛烈的打击。如果说在绝大部分平民撤出之前俄军还不能轻易动用重火力,那么在平民撤出后,从TOS2自行火箭炮到2S4郁金香重型自行迫击炮都将得到用武之地。其实在臭名昭著的亚速营所在的城市马里乌波尔,俄军已经开始使用重火力了,只不过是在无人机的配合下对这里剩余的乌军力量进行有引导的精确炮击。

其实从俄军在哈尔科夫的战斗与在马里乌波尔的战斗相对比,就能够看出俄军在行动的不同阶段进行城市战是怎样的体验。在攻打哈尔科夫时,俄军积极对城市内的驻防乌军进行分割,切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而且在作战中显示出了较强的战斗素养,能够在大部分情况下做到临阵不乱,即使处于劣势也能够尽量保障人员的存活。然而由于缺乏重型装备,还需要顾及到平民,俄军在完成分割后始终进展有限,还损失了不少的虎式装甲车。总之,在全面进入巷战攻坚阶段之前,俄军虽然技战术水平可圈可点,但仍然是自缚双手在刀尖上跳舞。

而在攻打马里乌波尔时,车臣特种部队和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武装力量和其它俄军先后加入围攻。虽然在一开始俄军进展也比较有限,但还是完成了对城市外围的清理和包围,并且建立了行动基地,为攻打城市内部做好了准备。在10日俄乌第三轮会谈之后,能够撤离的平民基本上都撤离完毕之后,俄方部队迅速开始占领整个马里乌波尔。在短短的几天内,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武装占领了马里乌波尔东郊,而俄军则占领了45%左右的城区。目前,俄军的重火力仍然在无人机的引导下摧毁亚速营的支撑点,剩余的亚速营已经被压缩到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在众多俄军部队同时参战,后备力量较为充足的情况下,马里乌波尔亚速营的覆灭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

基辅被包围,乌克兰却传“捷报”:挫败俄罗斯攻势,消灭40%敌军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虽然乌克兰政府在宣传中似乎是胜利在望,俄军损失惨重,但是乌克兰现在甚至连从欧美其他地方调来的雇佣兵都保不住。3月13日,俄军特种兵为俄海军导弹指引目标,成功炸毁了乌克兰西部的亚沃洛夫基地,当场炸死35人,剩下的180余人也大都残疾,无法再成为有效战斗力了。在该基地遭受轰炸后,甚至还有法籍雇佣兵在逃亡的路上拍摄视频记录当时的惨状。总之,在经过这一次打击后,乌克兰政府的雇佣兵是否可堪一用已经成为了未知数。还有一点比较有意思的事,乌克兰雇佣兵月薪仅有230美元,而且为他们提供的合同并没有明确的期限,此前没有从军经历的雇佣兵仅仅会在接受几个星期的训练后就被送上战场。可以说,大部分雇佣兵最终的命运就是成为炮灰。从这些雇佣兵的惨状,从乌克兰目前的战况来看,胜利在望的不是乌克兰政府,而是俄罗斯,乌克兰距离武装力量损失殆尽已经不远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