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寻隐记——王葱葱壬寅水墨作品展”即将亮相吴永良美术馆

展览海报

吴永良美术馆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院士公园内

前 言

孙 永

(浙江画院院长 )

葱葱要在第二故乡,新落成的宁波吴永良美术馆办个展,邀我为之序。

我对葱葱的初步印象,是早在近十几年前宁波和温州联合展的一本画册,其中她一幅小品对笔墨的悟性和诠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惜当时我把她错记成温州的作者,托人打听则自然无果……又过了几年,在某次活动上与她不期而遇,方才了却心中多年之惑……随后便邀她加入浙江画院的创研员,经过多年的全方位考核和她自身努力的业绩,赢得了画院上下的一致认可,终于在2020 年从宁波调入浙江画院任专职画师——正应了那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溯往迄今,葱葱给我的总体印象有如下几点:

一、作为女性山水画家,她拥有着大丈夫胸中丘壑之万千气象,又平添了几分女性特质的细腻、优雅和柔情。静谧的诗性成为了她近几年创作的主基调一一笔墨中所流淌出的山山水水,会让人们流连忘返而情不自禁……

二、葱葱对中国画笔墨的悟性颇高,这种天赋异禀,使她在借鉴和梳理大自然的景物时,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动能一一随心所欲而游刃有余。用自己最惬意的方式,取舍万物而物我合一……毋容质疑,她已寻觅到了中国山水画之本源……

三、这么多年,葱葱的山水画创作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诗性的造境——直面当下山水画创作笔墨的浮躁和意境的苍白,她的这份本源求索和砥力守望,尤显出其难能可贵……我一直强调,中国山水画的造境尤如谱词吟诗,必须投入自身所有的情怀和修养,方得其一景一境,这就是所谓山水画的至高境界一一葱葱的山水已臻于此层面……

四、葱葱是少数没有“国美”学历背景的画院专职画师,这反而少了许多约定俗成的条条框框一一可以更自由的随心所欲,追本索源的拓展自身空间。她现在更多的是在直溯“两宋”法则一一融会贯通、刚柔相济 ,师法造化,南北兼容,直抒胸臆……我一直呼吁:中国的山水画如果再不扛起“两宋”的大旗,是没有未来的……令我欣慰的是:葱葱无疑早已默默地在扛旗了……

王葱葱作为浙江画院的一员新兵、生力军,我们予以了更多的期许和厚望一一山水画素来是浙江画院的强势,从开院鼻祖陆俨少到第一代专职画师曾宓、姜宝林先生等都不愧为是全国业界的大师和翘楚级人物,包括当下浙江画院第二代、第三代都是在全国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因而我也冀希于浙江画院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一把这面前辈举起的学术大旗继续扛下去……葱葱现在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也将任重而道远……

此祝葱葱的个人画展圆满成功。

2022 年3 月8日晚

原市政协副主席、市文联主席郁伟年,市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施孝峰等参观展览

王葱葱,浙江温州永嘉人氏。浙江画院专职画师、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协会员、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会员、宁波美协主席团成员、鄞州区美协副主席。

作品入选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获2015年首届“陆俨少奖”中国画展金奖,2015年浙江省第六届青年美展优秀奖(最高奖);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作品,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国际巡展, 2014年浙江省第十三届美展铜奖;2008年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优秀奖(最高奖);2005年、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等;曾多次举办个展。多篇理论文章刊登于核心期刊与省级期刊,出版著作《山抹微云——王葱葱作品集》。曾入选2012-2017鄞州区人事局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入选2016宁波市委宣传部第三批文艺家工作室(6年扶持期),曾获2017年艺术宁波年度新人奖, 2018年评为首届鄞州区文艺领军人物。2021年获浙江省文联颁发的“文艺志愿者之星”的称号。

寻隐记

——王葱葱壬寅水墨个展

杨 劲

(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党组书记)

展览既展现出这位女性山水画家的

细腻、优雅和柔情

又体现出大丈夫胸中丘壑之万千气象

笔墨中所流淌出的山山水水

让人们流连忘返而情不自禁

初见王葱葱的作品,即被其吸引住了,她的个人风格和艺术面貌无疑具有很强辨识度,令人耳目一新。近来再作细品,复读她的随行随记,在画里画外间又体悉到几分她的思寻。

仙谷云瀑图 187cm x 388cm 2021年

青山绿水 五月安吉 97cm x 187cm x 3 2020年

庚子寻隐,从城市到山居,王葱葱的行迹绝非是在疫情反复或一番辗转之后的无奈逃遁、消极退避,而是心定下来了归去,静静找一种更适宜自己的生命状态和创作状态。

启航 70cm x 205cm 2021年

幽谷 · 白石之一 45cm x 360cm 2020年

(手机横屏看大图)

寻隐,寻得的是极目回望后的整理比照。这些年,王葱葱走南闯北,她深知“山水之为物,禀造化之秀,随行散步,有无穷之妙”在北上求学消化吸收之际,她又一路向西,李家山、麻黄梁、太行山写生带来全然不同于南方的审美体验,此后新疆、西藏等地说走就走。然待“搜尽奇峰打草稿”之后,则需要梳理对比,注入结构思考,化外物为内我,隐在山居便有更多这样的可能。极目广阔,回望沉着。王葱葱的幽谷白石、天光系列应该得益于这样的静心对比,这是她的巧力,也是她的能力。

幽溪图 34cm x 138cm 2021年

高原系列 · 秋水篇 180cm x 98cm x 6 2016年

含羞瀑 138cm x 210cm 2020年

寻隐,寻得的是凝神聚气时的精妙映照。潘天寿说:“艺术需要热闹,更需要寂寞,一种忘我寂寞。心中常备一蒲团,时常独坐一会儿”中国画要做到气韵生动、笔墨精妙,在构图虚实安排、线条组织运用、用墨用色配置变化等方面,均极注意气的承接连贯,势的动向转折。这就需要“从蒲团中来”的心之极静。身处山居,远离喧嚣,应当更利于做到这一点,更能在细细推敲、慢慢品味中始终贯彻。读王葱葱的作品,群峰寂寂、岩谷悠悠,一水淡涵、清光远抹,她在静处下精的功夫,一一汇聚腕下,端于目前。

晓雾松风图 187cm x 97cm 2021年

幽谷 · 白石之二 205cm x 70cm 2019年

寻隐,寻得的是平心静气间的真诚关照。画山水,境界最重要。这需要有“无边之真诚,极端之善意,至乐之境域”在王葱葱的许多文字记录当中,时时流露出对生命印迹和情意价值的追寻,常提以虚静之心感受万物,直抵人心。隐入山林,或更能去除躁气、土气和作气,保持一颗澄怀观道的静心。王葱葱的山水,兼具秀美和雄奇,清润和厚实,她的许多近作,可观,可游,更可居。这或许是那片山林带给人们不经意的向往。

幽境 · 溪谷一 205cm x 70cm 2019年

幽境 · 溪谷二 205cm x 70cm 2019年

此刻,我们除了为王葱葱的画所吸引之外,更为她的这种寻隐所打动。

新绿 43cm x 24cm 2021年

晓山 43cm x 24cm 2021年

悬瀑图 374cm x 98cm 2021年

溪云 27cm x 24cm 2021年

月夜 27cm x 24cm 2021年

龙泉晓雾 41cm x 38cm 2021年

碧潭一 41cm x 38cm 2021年

碧潭二 41cm x3 8cm 2021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