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章咪佳 见习记者刘玉涵 通讯员 刘杨

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在“青山行不尽2——唐诗之路艺术展”开幕一周后,3月12日,中国美术学院与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联手推出的线下公教活动“我在唐诗之路读唐诗”,再次由一场以诗会友,以诗唱和的雅集,让这颗诗歌的种子生根、发芽,延续至未来,延伸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诗路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高世名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唐诗之路,诗性心灵的发源之所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唐诗之路”不仅仅是一个展览。对我们来说,这更是一个长期的行动:通过我们非常熟悉的、从小就学习的唐诗,通过重走唐诗之路,回到艺术创作的本质——诗意的生发、诗性的生发。

今天在大自然的青山绿水之间,很多人就那么过去了,但是当时,诗人在其中或者抒发愁绪、感物兴怀,他们心性旷达,心神悠远。在情和景的触动之中,一个人的情致被打开,产生了非常有创造性的产出:这种产出对唐代诗人来说是文字的方式、诗的方式;那么在今天,我们有这么丰富的媒介、这么丰富的工具,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去产出。

我希望今天的年轻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通过“唐诗之路”,能够回到中国文化中最好的那个部分,与之接通、同频共振,展开心灵、兴发诗性。

什么意思?通俗地说,就是激发创造力。

创造力不是凭空而来的,有许多不一样的创造力激发路径,而唐诗给我们的是另一种路径——感物兴怀。

起兴,并不是从虚无中存有、展开的,而是在跟世界内外之间的交互之中、心灵的往还之中,突然生发、生长出来,像植物一样生长出来。我们的创造力是一种生生不息之道。

我一直觉得中国的传统,是创新的传统,绝不是故步自封的。

中国人以前并不是文弱、保守、内敛的,陆游西山刺虎、辛弃疾冲到军营带着几万人南下、李白壮游天下……中国人以前进取的精神、创新的意志在唐诗之中有非常多的案例。

所以展览中选取的作品,也不完全是柔弱文雅的,包括国画都是比较纪念碑式的,比较雄强的,希望把这些情怀和豪放之气催生出来。

《礼记》里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哪里来的呢?这是刻在商汤的洗脸盆里,汤王每天都能看到。

这样一种“日日新”的精神、生生不息的创造力,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精神品质。这次展览我们还和公共教育联系在一起,和第二课堂连在一起,把诗教和美育打通。这一点可以长期做下去。

唐诗之路在今天,是今天的现实。

古人的诗意都沉淀在今天的现实、现场里面。我们的创造、创新,是在历史中的创新。

这次展览在最后的影像部分,平淡里面是有内涵的,会生发一种感动,这是日常生活的史诗。在今天,这是像浙江、杭州这样比较善好的中国社会场景中才会有的。只有在心气比较高的社会,在文明的上升期,才会有眼前的一切都是一首诗,才会产生这样的诗心。

钱伟强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学者

一个更丰富、更全面的李白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诗之路上最有名的一首诗,李白他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去过天姥山的人都知道,这座山和李白写的天姥山完全是两回事,感觉李白在吹牛。甚至李白有没有去过天姥山,也不确定。所以我认为李白这首诗,其实是“《离骚》”。屈原通过《离骚》表达他自己对君王的一种感念和思想,李白写这首诗同样也是这个逻辑,是假托了天姥山这个意向,来回应他在玄宗身边作翰林供奉的那段岁月。

所以再读这首诗,李白其实不是写那些风餐露宿的神仙,这个神仙住在金银台,这金银台就是皇宫。所以神仙是什么样的神仙呢?云之君,天上的神仙是皇帝。他在回想当年在皇宫里陪伴皇帝的生活,只不过他假托写成了神仙的经历。那么“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就是陪伴皇帝的岁月,如烟霞般消失。

那么最后诗人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人认为李白前面写的梦幻情景和这句话一点都没有关系。但如果你把这段情景当成是李白离开唐玄宗后这五年来的人生经历,就好理解了。

《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正是假借一个梦幻情境,表达了生命中的一个情结。

所以李白这个人,除了我们看到的放荡不羁的情怀,他还有这样的一种深情,这是他之所以能够既入世又出世的原因。我们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李白的这首诗,可以看到一个更丰富、更全面的李白。

兰宇冬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学者

山水里有一台挖掘机,你觉得突不突兀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我一直在研究山水诗,研究中国诗歌,看了“唐诗之路”大展后,有很大的惊喜,因为我觉得这次展览我看到的不是很简单地去重现唐诗的原生状况,而是艺术家已经走进了和过去唐代诗人相同的情境里,他们都在解决他们内心的一些问题。我们今天不是简单地在复古,而是在做对现实的回应。

为什么唐诗之路会成为由古至今都非常重要并且非常特别的一条路?它似乎是和现实利益和物质完全没有关系的,它关乎一种内心需求的东西,这是它最与众不同的一点。

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可能有宗教之路,而中国人,由诗歌来记录这条路线,用诗的方式来寻求这种类似的自我超越。

我们今天又回到了那个现场,但是现在做出的呼应又不是简单地重现当初诗人是怎么走的。特别是我看到高世强老师的多媒体影像,印象非常深:因为我们以为山水好像就是和世俗世界相距离的,让我们心灵保持纯净的山水,但是这里(高世强作品)有挖掘机,我们很难想象挖掘机怎么出现在山水里?就像我们今天看到中国传统山水里绝对不会出现高楼大厦,山水是隐世。

但是今天的艺术家为什么会把挖掘机带到这里面呢?大家看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很突兀?你去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你觉得突兀,是什么原因,如果你觉得不突兀,又是什么原因。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去作诗?这个世界很多元,诗不是每个人的必需,但是我们为什么喜欢诗歌呢?可能是要去捕捉世界上和我们有联系的存在,这可能是每个人自己感受到的一种艺术。

石连坤 中国美院书画文献研究所研究员

“雅人深致”,生活需要唐诗的陶冶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唐诗之路和唐诗带给我们很多艺术创作的灵感。当我们重新站在这条路上行走的时候,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和古代的诗人去对话,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可能是浙东唐诗之路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李白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奇绝奇幻的文字表达,展现了非常高的艺术魅力。最后他写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又表现了他孤傲的风骨。从艺术和品格上,都能带给我们非常强烈的震撼。

读唐诗,能给我们带来更深层的感受。

钱伟强老师经常讲到四个字,叫“雅人深致”。就是只有作为一个高雅的人,有着这种深致的情感,才能写出那么动人的作品。

就像唐诗,当我们往里面深入挖掘的时候,会发现它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宝藏。反复诵读这些经典的作品,它在每一个阶段都能给你不同的感动。这个是我们的诗歌、我们的传统文化独有的特性,沉浸其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好的陶冶。对于一个事物、景物或者人物,我们会做出更加深入的思考,去挖掘它背后的内涵,去提高自己领悟的能力。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很需要唐诗的。现代人生活节奏都非常快,常常接受一些比较快速、比较片面、甚至没有营养的信息。但是当我们沉浸在唐诗的意境当中,去探寻、去游走、去欣赏的时候,能够获得更多精神上的提升。

对于提高艺术鉴赏力和文化感知力来说,唐诗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和切入点。

高利

唐诗是一种生活的表述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关于今天还需不需要唐诗,我先给一个我自己感觉比较新鲜的答案:我们的现在生活还是需要唐诗的。

其实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唐诗不仅仅是一个形式,它的精神已经贯穿到我们的文化基因当中。我现在在带高一,上个学期我们讲了一个诗歌的单元,就是鲁大东老师讲的,诗不仅仅是用来吟诵的,而且是用来唱的,而且不仅仅唱原诗,我让同学们学了唐诗宋词以后把它重组,重组以后用自己的方式去唱。

第一,把唐诗怎么划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我现在写一些格律诗,毫无疑问我是离不开唐诗,唐诗是格律诗词的一个高峰,如果你想写的好,必须向它致敬。

第二,唐诗用在现在不仅仅是一种诗的产生,更是一种生活的表述。

包括我们的诗学,包括我们文化的传统精神,我认为我们的传统精神不是保守,而是与时俱进的,就像《礼记》当中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而唐诗也是这样。比如说我和我的学生做唐诗活动的时候,我觉得你写唐诗是对唐诗精神的一种传承,在你生活当中有唐诗可能更重要。比如说现在有些女同学喜欢穿汉服,那么汉服的样式,包括汉服的风格,其实都是从唐诗当中出来的,这是其一。其二,现在很多孩子比较喜欢古风歌曲,它最好的灵感就来源于唐诗。再比如说,很多孩子喜欢那种有品质的生活,比如说喝茶、装饰包括书房各方面的部署,这些灵感也来源于唐诗。

我们可以把唐诗的传承看作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同时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生活格调和生活方式的传承。所以说,唐诗在我们现在的影响,不仅仅是精神,也是物质和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做好,唐诗就会始终在我们的身边,尤其是用精神的方式和文学的方式传承的,以生活的方式和以传统文化的方式传承,我想这是我们现代生活离不开唐诗的原因。

诗歌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胡可先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

唐诗的世界,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地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唐诗是唐代特殊社会环境下产生的精神产物,它是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集萃。

政治开明、思想解放、国力强盛、武功显赫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唐朝气象恢弘的时代精神,撼动了唐代诗人的心灵,触发了诗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这种心态映射到诗歌上,表现出一种昂扬上进的气象,也体现了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活力与创造力。

学习唐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荡涤胸中的块垒,陶冶高尚的情操,驱除功利的困扰,提升精神的境界。

唐诗的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地。

王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描绘的是长安的大明宫,当时的政治中心,这是一个国际型的大帝国。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则描绘的是西域边塞的风光。这是一个荒寒无比的地方,但诗篇仍然表现出了开阔、宏达的境界,给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在浑厚深闳的景色中,融入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对时光流逝发出的深沉感慨,读起来仍然充满了壮志激昂的崇高感,诗人对生命的体悟在诗里流动。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江花月夜》),既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也是对生命虔诚地憧憬和期待。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作者写的是登楼,同时也是精神境界的升华。

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表现爱情的坚贞。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表达友情的真挚。

这些都是唐诗精神的表现。唐诗通过唐代诗人的生活状态的展示,展现了中华民族奋发上进的精神,所以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是中华文化最值得珍视的瑰宝。

唐诗是唐代诗人创造的永恒的精神财富。

唐朝各个阶段,都有诗人在浙江诗路上留下伟大的诗篇——

初唐的王勃有“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采莲曲》),描写采莲女的生活状态。

盛唐的伟大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成为浙东唐诗之路上的第一名篇。

杜甫在《壮游》里描述:“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没有比这越地女子再美的了,没有比这剡溪美景更叫人流连的了。

浙江人贺知章返乡时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乡偶书》),引起无数回乡人的共鸣。

王维“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西施咏》)写出了西施的形态美貌,同时写出了西施的命运。在现存描写西施的一百多首诗歌中,这是最好的一首。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把浙江建德的山水描写得日木三分,引人入胜。

中唐一流大诗人白居易,元稹,李绅,他们都做过浙江高官,留下了很多经典作品。

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春天的西湖真是美不胜收!当他去外地做官时候,他对杭州的印象仍然是最深切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忆江南词》)

元稹“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满眼来。”(《以州宅夸于乐天》)描写浙江的风景,表现出对这里秀丽山水的热爱。浙江人读这些诗句倍觉亲切。

中唐诗人孟郊是湖州德清人,他的名篇《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每一个远行人动容。

晚唐诗人杜牧从长安到湖州做刺史,在《将赴吴兴游乐游原一绝》中说“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气象恢弘,感慨深沉。

许浑到浙东漫游时,从天台向天姥山游历的过程中写道:“行尽深山又是山(《早发天台中岩寺度关岭次天姥岑》),吸引后人领略人生的真谛。

这些在浙江诗路上留下的名篇,展现了诗人昂扬、奋发、明朗、阳光的精神状态,形成了唐诗特有的精神风貌,展现出巨大的艺术魅力。

唐诗给我们丰富的精神营养和有益的启示。

唐诗是现代人学习知识,陶冶心情,加强审美能力的途径,对不同年龄段读者都会有启发。

少年读骆宾王《咏鹅》,孟浩然《春晓》,李绅《悯农》,能感受审美,陶冶情操。

青年读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能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

老年吟咏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酬乐天咏老见示》),杜甫“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二首》)“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旅夜书怀》),韦庄“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与东吴生相遇》),能够获得自我勉励。

不同年龄都能在唐诗中找到学习的对象,精神的依托。

尚佐文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杭州出版集团副总经理,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

读唐诗,为人生描上中华文化的底色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学习传统诗词有什么用?放在科举时代,这个答案多半是为金榜题名 。但是在今天,读写诗词的意义作用,肯定不是在应试了。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词尤其是唐诗?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一是为人生描上中华文化的底色。作为传统文学体裁,诗词是中国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枚钻石,其中唐诗更是成为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张金名片。唐诗内容丰富,饱含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民生艰难的关注与同情,对友情、亲情、爱情的珍惜。唐诗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特性和传统价值观,学唐诗会让我们“更中国”。

二是有助于提升审美力。

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审美能力,包括感受美的能力和表达这种感受的能力。古典诗歌尤其是唐诗,是锻炼、培养审美能力的绝佳材料。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没有对美的感受、表达能力,不能成为优秀的诗人。比如孟浩然写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听到鸟啼声,想起夜里的风雨声,记挂屋外的花朵,他非常敏锐地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美。

诗人不仅要有敏锐的感受美的能力,还要能用诗歌这种形式表达出来。贺知章回乡,写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样的名句。很多人返乡都会有类似体验,但无法这么生动贴切地表达出来。

对很多读者来说,读唐诗最重要的不是了解历史,而是产生情感共鸣。一千多年前唐代人写的诗,我们今天读来感觉并不遥远,他们描写的情景、表达的情感,我们仍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

三是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母语的语感。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大特点,是它有声调。唐代有平、上、去、入四声,今天普通话也是四个声调,但入声消失了,变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方言就更复杂了,比如杭州话有七个声调,广西博白白话有十个声调,而北方有些地方的方言只有三个声调。

声调在诗词里的体现,就是平仄关系(平仄的前提就是声调):平声、仄声(上去入)配合使用,形成了古典诗歌的音乐美。

汉语声调,古已有之,但直到南北朝时期,吴兴郡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沈约和他的朋友才发现这一现象,并探索建立诗歌创作中声调搭配的规则,这是格律诗的起源。【《梁书 庾肩吾传》(卷四十九):“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逾于往时。”】格律诗到唐朝“声律风骨始备矣”,正式定型成熟,占据唐诗的半壁江山,也为后世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汉语还有个特点,是以单音节语素为主,而且有独特的词汇规则,加上平仄的搭配,就构成了汉语文学中特有的对仗。比如,“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白”“黄”是颜色字相对,“日”“河”是天文对地理,“山”“海”是地理类相对;不但意境美,还特别工整。

汉语使用方块汉字,则使律诗、绝句以及楹联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建筑美,一首五言绝句就像二十块砖砌起来的四堵墙,码得整整齐齐。

学习唐诗的一个诀窍,是要反复朗读、吟诵,一方面是为了帮助记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汉语尤其是文言文的语感,这对欣赏和创作都至关重要。

四是帮助我们完善知识结构。几年前,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选用了一代楹联大家黄文中为杭州西湖撰写的一对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但是教材中把“水水山山”误写成了“山山水水”。由专家学者层层把关的语文教材何以出现这个“漏网之鱼”,一时成为社会上议论的热点。

对于会写诗词的人来说,这种错误很容易判断,因为这涉及诗词的基本常识——在这副格律严谨的对联里,“水水山山”是“仄仄平平”,才能与“晴晴雨雨”的“平平仄仄”对仗。作为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诗歌的爱好者、研究者,了解这些基本常识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完善知识结构,避免出现这类低级差错。系统学习唐诗,自然包括掌握这些基本常识。

鲁大东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可以把文化基因唱诵出来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我大概三年前参加过央视的一个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负责孟浩然的那一期。当时我骑着自行车去拍摄,走浙东唐诗之路。那时候我就发现,唐诗实际上是渗透到我们民族血液里面的。我们从小开始学习这些文化,从小就接触唐诗,它就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所以到现在,我们在精神上是对诗有需求的,这是一种历史文化基因。我们的精神享受是分层次的,古代诗歌有更高的层次感。一旦我们从小就接触这些东西,这就变成了我们的一个习惯,我们潜意识里接受这个习惯,并且不经意间受到感染和熏陶。

有时候小朋友们被要求背诵唐诗会感到有些抵触,但是把这种因素去除,从一个欣赏角度去体会它,尤其是唱诵出来,会有不同的感受。

唐诗在唐代是可以唱的,它就可以去流传。所以我觉得唱诗,是把现在的诗歌或者古代诗歌流传的非常重要的传播方式。我们现在也可以借用我们现在比较常用的网络手段,把古诗和现代诗用吟唱的方式去传播。

至于唱的方法,因为唐诗是中古音到近古音的一个过渡时期,现在全国各地有不同的吟唱方式,而且相互争议还很大。其实我觉得只要能够表达它的感情,用什么样的腔调去唱,倒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你唱得美,能够表达你的情意就可以。所以我自己也是采用了其中的一种唱法,比如说江浙一带明清以来的方法,但是我在曲调上也进行了改变,把调子转一下,这样可能别人听了可能更容易流传下去。

我走过了孟浩然之路才对他诗歌里描述的东西更有感觉,所以说我们的视觉、听觉和整个诗歌文字上的东西,如果能够结合起来的话,我觉得是我们传播或者上接古人心智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桑格格 作家

鲜活的感知力更重要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我去年出了自己的一本书籍,当时出了之后,我就和我的诗友说了一句话,我说我不想再写诗了,我想封笔。我意识到一个职业或者说一种职业状态,对于我和万事万物之间的阻隔。刚才一位同学也说了,大家是不是需要唐诗,其实可以不用需要,但是你还是用唐诗观看世界的角度,你还是会和诗里的境界相遇。

我曾经喜欢听古典音乐,一个朋友分享他的观点,每次说到这个问题我都会分享给其他有同样困惑的朋友:第一,懂与不懂没有那么重要。第二,你要允许自己不喜欢,就是为什么我到了一个写诗状态,突然不想写了,因为你会发现你个人的生活和你的感受被这个东西全部笼罩之后,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你自己的主体性慢慢变成一种文化的东西,而不是生理的东西,所以你要允许自己,要让自己一直有鲜活的感受力,而不是文化的感知力。第三,等待,不要那么早地关上门,你可以暂时不喜欢,以后你有了感受力就会喜欢。

舒羽 诗人

现代生活需要唐诗精神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今天说到了唐诗,是两个问题,是关于唐诗和唐诗的精神。

讲到唐诗和我们现在生活有没有关系,其实我这几年来一直在回溯,在寻找唐诗和自己生命最初发生关系的点。我出生在桐庐,家乡在富春江边,据考证有7600首古诗词流淌在富春江的岁月长河中。按说我的生活基因中是有唐诗存在的,但我发现唐诗在我们现代生活当中处于一种困境。除了在学校里背诵的唐诗以外,我们在生活中很少能够接触到唐诗,它仅仅变成丝绸上的那朵绣花了。甚至有时候,唐诗运用到生活场景当中,还会带给人一点不适感。

怎么能让唐诗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真正释放它的价值?作为单纯语言文字的唐诗,在我们当代社会中还需要吗?我的回答是:现代生活需要的,可能是唐诗的精神。

沈乐平

创作需要和诗性沟通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我觉得简单的意义上来讲,可能大家看到有一些诗词方面的书写创作,更重要的是你在做艺术创作的时候,你的创作和诗性之间的沟通。

以前入学考试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这个,要写诗的。像这种作为一个书法从业者来讲,这是一个基本的技能。

首先,我们在课程里会有一些基本的技法,我看有的人太有技法,但是更多的我们要深入到不仅仅是写一首技术上很纯熟的诗,而是你能够在你的技术创作上和所谓的文本上能够贯通。也就是说,你在艺术创作上侧重于什么,但是你写的诗可能也会往这个方向上靠,我觉得这可能是有它的一致性的。

诗人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江弱水 浙江大学教授、诗评家

未来的诗人,如何把西湖“搞定”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我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开始疯狂地写诗,那时候只想做诗人,当然,那时候写诗也写的好像还不错,取得像余光中等先生的称赞,说是大陆最有潜力的诗人。但是后来读硕士的时候做了比较文学、比较诗歌的研究,一研究起来,理性的东西就会把感性的东西杀掉,你写一首诗,旁边会跟着好几个批评家说这句有什么问题,那句有什么问题。结果废掉了,再也没有那种感性的东西。我写的最后一首诗是在1991年,现在30多年过去了。

不做诗人当然很遗憾,因为我总觉得做诗人肯定是最高级的。在后来的研究中,也有一种心理补偿的机制,就是说在做评论的时候,虽然写的都是散文,但是事实上还是想把自己的文字写的更高级一些,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于自己做诗人半途而废的一种补偿,尽量把自己的书、自己的文章写的具有诗的要素,能够给人某种替代性的愉悦。

顶流的诗人是最了不起的,像杜甫这种,他一边写一边批评,同时那种强烈的批评丝毫不妨碍他的天才洋溢。像这种平衡,感性和自信或者说理性方面的这种超级平衡,都是很少有人能够达到的。

有人说我们现在的诗好像“搞不定西湖”了。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山水被这些伟大的前辈们,被古典汉语写得如此精彩——山水与文字已形影难分了。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前,现代诗人如何续写山水篇章,的确是过于困难。

也许能够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50年,甚至100年。我也希望在座的这些小朋友们,也许未来会成为诗人,而且能非常好地解决了“如何把天台山、西湖能够转化成我们现代诗”,这是某种期待。

王杨军

诗是一种生活方式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不一定每个人都是诗人,但是诗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我们的想法。

我也想对几位小朋友做一些回应。可能我们现在读古诗词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困难,不一定所有的都读得懂。现在我们是在最好的青春年华,我们一定要把它念下来,现在不懂没关系,有朝一日我们会懂的。刚刚好几位同学都提到,在读山水或者拍摄山水,或者去经历一些人生事情的时候,突然某一个时刻把那个诗句重新在脑海里蹦出来的,这就是你曾经学过的不理解都会慢慢地理解的表现。

我自己也特别有感触,有一首诗大家都很喜欢,杜甫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家很熟悉,觉得这两句已经是封神之作了。我到了这个年纪,慢慢地发现后面的句子可能也会非常精彩。我有一天在良渚遗址公园,那时候还没有怎么开发,荒草漫天,还有一些断壁残垣的痕迹。我不禁就吟起了后面的几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那一刻我才感受得到后面的句子也如此地精彩。

其实随着岁月的变迁,资历的增长,对诗歌的印象都会加深,并且有不同的看法。

朱文信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学者

唐诗里有大心灵

雅集|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中国称为诗的王国是当之无愧的,我猜世界上诗歌数量最多的一定是中国。中国的诗歌里,最有代表的肯定是唐诗,而唐诗的传播,我觉得也蛮有意思的。

现在国外这些诗歌的行者,他首先被中国的诗歌征服的就是寒山。寒山在自己我们的文化系统里地位其实是不高的。而且他的角色非常复杂,它是儒家吗?道教吗?是僧人吗?还是世俗的人?好像他的身份是不清晰的。而他自己也不认为自己是归到哪个类别里去,这对我们特别有启发。他说“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换而言之,他是提醒你做自己,诗歌是通向自我之路。

而这就启发了美国嬉皮士运动的那些迷茫的心灵。唐诗里面一个似疯似癫的僧人、道人或者俗人和佛弟子多重身份交错的一个人,真诚的话语却激发了他们心灵的巨大回想,构成他们在寻找家园与历史,这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个案。

我又想起日本的川端康城。应该是1970年的时候,林语堂先生,当时已经回台湾,他请刚刚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川端康城到台湾去讲学。川端康城谈了很多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也毫不吝啬地表明了日本人愿意向中国人致敬求学,毫不忌讳、毫不遮盖,这是日本人可爱的地方,他永远向中国古文化致敬,这个精神至今都是在的。他当时提到了唐诗里的一句话,我当时还不知道这是杜甫的,“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这个诗歌在那个场合当中,我就很受启发,因为这正好是诗人的一个特殊能力,把中国两个浩大的文化合而为一的一种诗的力量。

“暗飞萤自照”讲的是道家的个体生命的自在。能够用自己的光芒来照射自己人生的黑夜,虽然个体很小,但是像萤火虫一样,那个光是不需要借助太阳,也不需要借助他人的照亮,只要自己能发光,它就能够飞翔在黑夜里。换而言之,自己是没有黑夜的,这是非常棒的一种道家的庄子式的体现,逍遥游的底子就在这里,自我启发。

“水宿鸟相呼”,这是说儒家说的那种生命的共在。而唐代正好是诗人走到了前台,哲学家走到幕后的一个时代。唐代都说是中国文化的高峰,但是事实上哲人很少,哲人都隐居在山林或者寺庙当中,而谁走到前台呢?正好是能够把握中国文化的不同河流,但是用诗来表达,甚至僧人、道人同时用诗歌来表达,他们都是诗人,所以诗成为时代最强的声音传播到中国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东亚,延续到今天的西方,也就是说延续到我们现在,所以这是唐诗的一种活的精神。

也许我们今天同学们所讲的那些话语里,也许是朦胧当中去触及到一个人类的大心灵。因为诗首先是心灵的东西,它不是理智的,它一定是感动你内在的那个有血气的,能够有大感动的,能够在自然万象中纳入你小小的心灵。

刚才同学们也谈到,诗难道仅仅是一种题材吗?人类的经验也许在不断的变化,诗的题材包括文字、时空一直在变迁,但是诗性、诗情和诗意不是我们心灵和人性必备的东西。可能表达于希腊语,比如说《荷马史诗》,表达于俄语可能是乌克拉和托卡列娃(音译),表达于法语可能是兰波,表达为汉语可能是李白和杜甫。但他们其实贡献出的是同一个心灵,而这个心灵是我们一直孜孜不求,而且是我们自己成为自己、人成为人这个大写的诗意和诗性的大写所在。

诗里的那种普遍性的原理,它可以在生命孤寂的岁月里自我招摇,在生命欢歌的时候与社会人类共在,我觉得这是我们人必备的一个本来的面相。

所以我认为唐诗里所隐藏的诗的精神,应该是超越时空,能够握住古今,甚至可以成为宇宙心灵的那个大心灵。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