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咪佳 見習記者劉玉涵 通訊員 劉楊

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在“青山行不盡2——唐詩之路藝術展”開幕一周後,3月12日,中國美術學院與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聯手推出的線下公教活動“我在唐詩之路讀唐詩”,再次由一場以詩會友,以詩唱和的雅集,讓這顆詩歌的種子生根、發芽,延續至未來,延伸到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裡。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詩路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高世名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

唐詩之路,詩性心靈的發源之所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唐詩之路”不僅僅是一個展覽。對我們來說,這更是一個長期的行動:通過我們非常熟悉的、從小就學習的唐詩,通過重走唐詩之路,回到藝術創作的本質——詩意的生發、詩性的生發。

今天在大自然的青山綠水之間,很多人就那麼過去了,但是當時,詩人在其中或者抒發愁緒、感物興懷,他們心性曠達,心神悠遠。在情和景的觸動之中,一個人的情緻被打開,産生了非常有創造性的産出:這種産出對唐代詩人來說是文字的方式、詩的方式;那麼在今天,我們有這麼豐富的媒介、這麼豐富的工具,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去産出。

我希望今天的年輕人,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通過“唐詩之路”,能夠回到中國文化中最好的那個部分,與之接通、同頻共振,展開心靈、興發詩性。

什麼意思?通俗地說,就是激發創造力。

創造力不是憑空而來的,有許多不一樣的創造力激發路徑,而唐詩給我們的是另一種路徑——感物興懷。

起興,并不是從虛無中存有、展開的,而是在跟世界内外之間的互動之中、心靈的往還之中,突然生發、生長出來,像植物一樣生長出來。我們的創造力是一種生生不息之道。

我一直覺得中國的傳統,是創新的傳統,絕不是故步自封的。

中國人以前并不是文弱、保守、内斂的,陸遊西山刺虎、辛棄疾沖到軍營帶着幾萬人南下、李白壯遊天下……中國人以前進取的精神、創新的意志在唐詩之中有非常多的案例。

是以展覽中選取的作品,也不完全是柔弱文雅的,包括國畫都是比較紀念碑式的,比較雄強的,希望把這些情懷和豪放之氣催生出來。

《禮記》裡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是哪裡來的呢?這是刻在商湯的洗臉盆裡,湯王每天都能看到。

這樣一種“日日新”的精神、生生不息的創造力,是中華民族非常重要的精神品質。這次展覽我們還和公共教育聯系在一起,和第二課堂連在一起,把詩教和美育打通。這一點可以長期做下去。

唐詩之路在今天,是今天的現實。

古人的詩意都沉澱在今天的現實、現場裡面。我們的創造、創新,是在曆史中的創新。

這次展覽在最後的影像部分,平淡裡面是有内涵的,會生發一種感動,這是日常生活的史詩。在今天,這是像浙江、杭州這樣比較善好的中國社會場景中才會有的。隻有在心氣比較高的社會,在文明的上升期,才會有眼前的一切都是一首詩,才會産生這樣的詩心。

錢偉強 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學者

一個更豐富、更全面的李白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夢遊天姥吟留别》,唐詩之路上最有名的一首詩,李白他想要表達什麼意思?

去過天姥山的人都知道,這座山和李白寫的天姥山完全是兩回事,感覺李白在吹牛。甚至李白有沒有去過天姥山,也不确定。是以我認為李白這首詩,其實是“《離騷》”。屈原通過《離騷》表達他自己對君王的一種感念和思想,李白寫這首詩同樣也是這個邏輯,是假托了天姥山這個意向,來回應他在玄宗身邊作翰林供奉的那段歲月。

是以再讀這首詩,李白其實不是寫那些風餐露宿的神仙,這個神仙住在金銀台,這金銀台就是皇宮。是以神仙是什麼樣的神仙呢?雲之君,天上的神仙是皇帝。他在回想當年在皇宮裡陪伴皇帝的生活,隻不過他假托寫成了神仙的經曆。那麼“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就是陪伴皇帝的歲月,如煙霞般消失。

那麼最後詩人寫“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有人認為李白前面寫的夢幻情景和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關系。但如果你把這段情景當成是李白離開唐玄宗後這五年來的人生經曆,就好了解了。

《夢遊天姥吟留别》這首詩正是假借一個夢幻情境,表達了生命中的一個情結。

是以李白這個人,除了我們看到的放蕩不羁的情懷,他還有這樣的一種深情,這是他之是以能夠既入世又出世的原因。我們如果從這個角度去了解李白的這首詩,可以看到一個更豐富、更全面的李白。

蘭宇冬 中國美術學院教師、學者

山水裡有一台挖掘機,你覺得突不突兀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我一直在研究山水詩,研究中國詩歌,看了“唐詩之路”大展後,有很大的驚喜,因為我覺得這次展覽我看到的不是很簡單地去重制唐詩的原生狀況,而是藝術家已經走進了和過去唐代詩人相同的情境裡,他們都在解決他們内心的一些問題。我們今天不是簡單地在複古,而是在做對現實的回應。

為什麼唐詩之路會成為由古至今都非常重要并且非常特别的一條路?它似乎是和現實利益和物質完全沒有關系的,它關乎一種内心需求的東西,這是它最與衆不同的一點。

在這個意義上,西方可能有宗教之路,而中國人,由詩歌來記錄這條路線,用詩的方式來尋求這種類似的自我超越。

我們今天又回到了那個現場,但是現在做出的呼應又不是簡單地重制當初詩人是怎麼走的。特别是我看到高世強老師的多媒體影像,印象非常深:因為我們以為山水好像就是和世俗世界相距離的,讓我們心靈保持純淨的山水,但是這裡(高世強作品)有挖掘機,我們很難想象挖掘機怎麼出現在山水裡?就像我們今天看到中國傳統山水裡絕對不會出現高樓大廈,山水是隐世。

但是今天的藝術家為什麼會把挖掘機帶到這裡面呢?大家看的時候有沒有覺得很突兀?你去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如果你覺得突兀,是什麼原因,如果你覺得不突兀,又是什麼原因。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去作詩?這個世界很多元,詩不是每個人的必需,但是我們為什麼喜歡詩歌呢?可能是要去捕捉世界上和我們有聯系的存在,這可能是每個人自己感受到的一種藝術。

石連坤 中國美院書畫文獻研究所研究員

“雅人深緻”,生活需要唐詩的陶冶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唐詩之路和唐詩帶給我們很多藝術創作的靈感。當我們重新站在這條路上行走的時候,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和古代的詩人去對話,這是一種非常美妙的感覺。

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别》可能是浙東唐詩之路上最璀璨的一顆明珠,李白用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奇絕奇幻的文字表達,展現了非常高的藝術魅力。最後他寫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又表現了他孤傲的風骨。從藝術和品格上,都能帶給我們非常強烈的震撼。

讀唐詩,能給我們帶來更深層的感受。

錢偉強老師經常講到四個字,叫“雅人深緻”。就是隻有作為一個高雅的人,有着這種深緻的情感,才能寫出那麼動人的作品。

就像唐詩,當我們往裡面深入挖掘的時候,會發現它是一個無窮無盡的寶藏。反複誦讀這些經典的作品,它在每一個階段都能給你不同的感動。這個是我們的詩歌、我們的傳統文化獨有的特性,沉浸其中,我們可以獲得很好的陶冶。對于一個事物、景物或者人物,我們會做出更加深入的思考,去挖掘它背後的内涵,去提高自己領悟的能力。

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很需要唐詩的。現代人生活節奏都非常快,常常接受一些比較快速、比較片面、甚至沒有營養的資訊。但是當我們沉浸在唐詩的意境當中,去探尋、去遊走、去欣賞的時候,能夠獲得更多精神上的提升。

對于提高藝術鑒賞力和文化感覺力來說,唐詩是一個非常好的載體和切入點。

高利

唐詩是一種生活的表述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關于今天還需不需要唐詩,我先給一個我自己感覺比較新鮮的答案:我們的現在生活還是需要唐詩的。

其實大家已經感受到了,唐詩不僅僅是一個形式,它的精神已經貫穿到我們的文化基因當中。我現在在帶高一,上個學期我們講了一個詩歌的單元,就是魯大東老師講的,詩不僅僅是用來吟誦的,而且是用來唱的,而且不僅僅唱原詩,我讓同學們學了唐詩宋詞以後把它重組,重組以後用自己的方式去唱。

第一,把唐詩怎麼劃到我們現在的生活當中。我現在寫一些格律詩,毫無疑問我是離不開唐詩,唐詩是格律詩詞的一個高峰,如果你想寫的好,必須向它緻敬。

第二,唐詩用在現在不僅僅是一種詩的産生,更是一種生活的表述。

包括我們的詩學,包括我們文化的傳統精神,我認為我們的傳統精神不是保守,而是與時俱進的,就像《禮記》當中說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而唐詩也是這樣。比如說我和我的學生做唐詩活動的時候,我覺得你寫唐詩是對唐詩精神的一種傳承,在你生活當中有唐詩可能更重要。比如說現在有些女同學喜歡穿漢服,那麼漢服的樣式,包括漢服的風格,其實都是從唐詩當中出來的,這是其一。其二,現在很多孩子比較喜歡古風歌曲,它最好的靈感就來源于唐詩。再比如說,很多孩子喜歡那種有品質的生活,比如說喝茶、裝飾包括書房各方面的部署,這些靈感也來源于唐詩。

我們可以把唐詩的傳承看作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同時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種生活格調和生活方式的傳承。是以說,唐詩在我們現在的影響,不僅僅是精神,也是物質和生活。如果我們能夠做好,唐詩就會始終在我們的身邊,尤其是用精神的方式和文學的方式傳承的,以生活的方式和以傳統文化的方式傳承,我想這是我們現代生活離不開唐詩的原因。

詩歌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胡可先 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浙江大學文學院教授

唐詩的世界,一個五彩缤紛的園地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唐詩是唐代特殊社會環境下産生的精神産物,它是中華民族的時代精神、民族精神的集萃。

政治開明、思想解放、國力強盛、武功顯赫的唐朝,是中國曆史上最強盛的朝代;唐朝氣象恢弘的時代精神,撼動了唐代詩人的心靈,觸發了詩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這種心态映射到詩歌上,表現出一種昂揚上進的氣象,也展現了蓬勃的朝氣、青春的活力與創造力。

學習唐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蕩滌胸中的塊壘,陶冶高尚的情操,驅除功利的困擾,提升精神的境界。

唐詩的世界,是一個五彩缤紛的園地。

王維“九天阊阖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描繪的是長安的大明宮,當時的政治中心,這是一個國際型的大帝國。岑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則描繪的是西域邊塞的風光。這是一個荒寒無比的地方,但詩篇仍然表現出了開闊、宏達的境界,給人強大的精神力量。

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在渾厚深闳的景色中,融入了自己壯志難酬的感慨。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将進酒》),對時光流逝發出的深沉感慨,讀起來仍然充滿了壯志激昂的崇高感,詩人對生命的體悟在詩裡流動。

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春江花月夜》),既是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描繪,也是對生命虔誠地憧憬和期待。王之渙“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登鹳雀樓》),作者寫的是登樓,同時也是精神境界的升華。

李商隐“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無題·相見時難别亦難》),表現愛情的堅貞。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王勃“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表達友情的真摯。

這些都是唐詩精神的表現。唐詩通過唐代詩人的生活狀态的展示,展現了中華民族奮發上進的精神,是以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是中華文化最值得珍視的瑰寶。

唐詩是唐代詩人創造的永恒的精神财富。

唐朝各個階段,都有詩人在浙江詩路上留下偉大的詩篇——

初唐的王勃有“采蓮歸,綠水芙蓉衣。秋風起浪凫雁飛。”(《采蓮曲》),描寫采蓮女的生活狀态。

盛唐的偉大詩人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别》,成為浙東唐詩之路上的第一名篇。

杜甫在《壯遊》裡描述:“越女天下白,鑒湖五月涼。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沒有比這越地女子再美的了,沒有比這剡溪美景更叫人流連的了。

浙江人賀知章返鄉時寫道:“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回鄉偶書》),引起無數回鄉人的共鳴。

王維“豔色天下重,西施甯久微。”(《西施詠》)寫出了西施的形态美貌,同時寫出了西施的命運。在現存描寫西施的一百多首詩歌中,這是最好的一首。

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把浙江建德的山水描寫得日木三分,引人入勝。

中唐一流大詩人白居易,元稹,李紳,他們都做過浙江高官,留下了很多經典作品。

白居易“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錢塘湖春行》)春天的西湖真是美不勝收!當他去外地做官時候,他對杭州的印象仍然是最深切的:“江南憶,最憶是杭州!”(《憶江南詞》)

元稹“州城迥繞拂雲堆,鏡水稽山滿眼來。”(《以州宅誇于樂天》)描寫浙江的風景,表現出對這裡秀麗山水的熱愛。浙江人讀這些詩句倍覺親切。

中唐詩人孟郊是湖州德清人,他的名篇《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讓每一個遠行人動容。

晚唐詩人杜牧從長安到湖州做刺史,在《将赴吳興遊樂遊原一絕》中說“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雲靜愛僧。”氣象恢弘,感慨深沉。

許渾到浙東漫遊時,從天台向天姥山遊曆的過程中寫道:“行盡深山又是山(《早發天台中岩寺度關嶺次天姥岑》),吸引後人領略人生的真谛。

這些在浙江詩路上留下的名篇,展現了詩人昂揚、奮發、明朗、陽光的精神狀态,形成了唐詩特有的精神風貌,展現出巨大的藝術魅力。

唐詩給我們豐富的精神營養和有益的啟示。

唐詩是現代人學習知識,陶冶心情,加強審美能力的途徑,對不同年齡段讀者都會有啟發。

少年讀駱賓王《詠鵝》,孟浩然《春曉》,李紳《憫農》,能感受審美,陶冶情操。

青年讀王之渙《登鹳雀樓》“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李白《将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能激發奮發向上的精神。

老年吟詠劉禹錫寫給白居易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酬樂天詠老見示》),杜甫“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曲江二首》)“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旅夜書懷》),韋莊“老去不知花有态,亂來唯覺酒多情。”(《與東吳生相遇》),能夠獲得自我勉勵。

不同年齡都能在唐詩中找到學習的對象,精神的依托。

尚佐文浙江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杭州出版集團副總經理,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常務副會長

讀唐詩,為人生描上中華文化的底色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學習傳統詩詞有什麼用?放在科舉時代,這個答案多半是為金榜題名 。但是在今天,讀寫詩詞的意義作用,肯定不是在應試了。

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詩詞尤其是唐詩?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和作用:

一是為人生描上中華文化的底色。作為傳統文學體裁,詩詞是中國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枚鑽石,其中唐詩更是成為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張金名片。唐詩内容豐富,飽含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對民生艱難的關注與同情,對友情、親情、愛情的珍惜。唐詩蘊含着中華民族的曆史記憶、文化特性和傳統價值觀,學唐詩會讓我們“更中國”。

二是有助于提升審美力。

木心先生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救不了。”審美能力,包括感受美的能力和表達這種感受的能力。古典詩歌尤其是唐詩,是鍛煉、培養審美能力的絕佳材料。

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裡所說的“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沒有對美的感受、表達能力,不能成為優秀的詩人。比如孟浩然寫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詩人聽到鳥啼聲,想起夜裡的風雨聲,記挂屋外的花朵,他非常敏銳地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美。

詩人不僅要有敏銳的感受美的能力,還要能用詩歌這種形式表達出來。賀知章回鄉,寫出“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樣的名句。很多人返鄉都會有類似體驗,但無法這麼生動貼切地表達出來。

對很多讀者來說,讀唐詩最重要的不是了解曆史,而是産生情感共鳴。一千多年前唐代人寫的詩,我們今天讀來感覺并不遙遠,他們描寫的情景、表達的情感,我們仍然能夠真切地感受到。

三是可以幫助我們培養母語的語感。漢語差別于其他語言的一大特點,是它有聲調。唐代有平、上、去、入四聲,今天國語也是四個聲調,但入聲消失了,變成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方言就更複雜了,比如杭州話有七個聲調,廣西博白白話有十個聲調,而北方有些地方的方言隻有三個聲調。

聲調在詩詞裡的展現,就是平仄關系(平仄的前提就是聲調):平聲、仄聲(上去入)配合使用,形成了古典詩歌的音樂美。

漢語聲調,古已有之,但直到南北朝時期,吳興郡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沈約和他的朋友才發現這一現象,并探索建立詩歌創作中聲調搭配的規則,這是格律詩的起源。【《梁書 庾肩吾傳》(卷四十九):“齊永明中,文士王融、謝朓、沈約文章始用四聲,以為新變。至是轉拘聲韻,彌尚麗靡,複逾于往時。”】格律詩到唐朝“聲律風骨始備矣”,正式定型成熟,占據唐詩的半壁江山,也為後世開創了一種新的詩歌形式。

漢語還有個特點,是以單音節語素為主,而且有獨特的詞彙規則,加上平仄的搭配,就構成了漢國文學中特有的對仗。比如,“白日依山盡(仄仄平平仄),黃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白”“黃”是顔色字相對,“日”“河”是天文對地理,“山”“海”是地理類相對;不但意境美,還特别工整。

漢語使用方塊漢字,則使律詩、絕句以及楹聯在視覺上形成一種建築美,一首五言絕句就像二十塊磚砌起來的四堵牆,碼得整整齊齊。

學習唐詩的一個訣竅,是要反複朗讀、吟誦,一方面是為了幫助記憶,同時也有助于培養漢語尤其是文言文的語感,這對欣賞和創作都至關重要。

四是幫助我們完善知識結構。幾年前,人教版七年級國文課本選用了一代楹聯大家黃文中為杭州西湖撰寫的一對對聯:“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但是教材中把“水水山山”誤寫成了“山山水水”。由專家學者層層把關的國文教材何以出現這個“漏網之魚”,一時成為社會上議論的熱點。

對于會寫詩詞的人來說,這種錯誤很容易判斷,因為這涉及詩詞的基本常識——在這副格律嚴謹的對聯裡,“水水山山”是“仄仄平平”,才能與“晴晴雨雨”的“平平仄仄”對仗。作為傳統文化尤其是古典詩歌的愛好者、研究者,了解這些基本常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完善知識結構,避免出現這類低級差錯。系統學習唐詩,自然包括掌握這些基本常識。

魯大東 中國美術學院教師、現代書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可以把文化基因唱誦出來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我大概三年前參加過央視的一個紀錄片《跟着唐詩去旅行》,負責孟浩然的那一期。當時我騎着自行車去拍攝,走浙東唐詩之路。那時候我就發現,唐詩實際上是滲透到我們民族血液裡面的。我們從小開始學習這些文化,從小就接觸唐詩,它就變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是以到現在,我們在精神上是對詩有需求的,這是一種曆史文化基因。我們的精神享受是分層次的,古代詩歌有更高的層次感。一旦我們從小就接觸這些東西,這就變成了我們的一個習慣,我們潛意識裡接受這個習慣,并且不經意間受到感染和熏陶。

有時候小朋友們被要求背誦唐詩會感到有些抵觸,但是把這種因素去除,從一個欣賞角度去體會它,尤其是唱誦出來,會有不同的感受。

唐詩在唐代是可以唱的,它就可以去流傳。是以我覺得唱詩,是把現在的詩歌或者古代詩歌流傳的非常重要的傳播方式。我們現在也可以借用我們現在比較常用的網絡手段,把古詩和現代詩用吟唱的方式去傳播。

至于唱的方法,因為唐詩是中古音到近古音的一個過渡時期,現在全國各地有不同的吟唱方式,而且互相争議還很大。其實我覺得隻要能夠表達它的感情,用什麼樣的腔調去唱,倒沒有什麼關系,隻要你唱得美,能夠表達你的情意就可以。是以我自己也是采用了其中的一種唱法,比如說江浙一帶明清以來的方法,但是我在曲調上也進行了改變,把調子轉一下,這樣可能别人聽了可能更容易流傳下去。

我走過了孟浩然之路才對他詩歌裡描述的東西更有感覺,是以說我們的視覺、聽覺和整個詩歌文字上的東西,如果能夠結合起來的話,我覺得是我們傳播或者上接古人心智的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桑格格 作家

鮮活的感覺力更重要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我去年出了自己的一本書籍,當時出了之後,我就和我的詩友說了一句話,我說我不想再寫詩了,我想封筆。我意識到一個職業或者說一種職業狀态,對于我和萬事萬物之間的阻隔。剛才一位同學也說了,大家是不是需要唐詩,其實可以不用需要,但是你還是用唐詩觀看世界的角度,你還是會和詩裡的境界相遇。

我曾經喜歡聽古典音樂,一個朋友分享他的觀點,每次說到這個問題我都會分享給其他有同樣困惑的朋友:第一,懂與不懂沒有那麼重要。第二,你要允許自己不喜歡,就是為什麼我到了一個寫詩狀态,突然不想寫了,因為你會發現你個人的生活和你的感受被這個東西全部籠罩之後,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你自己的主體性慢慢變成一種文化的東西,而不是生理的東西,是以你要允許自己,要讓自己一直有鮮活的感受力,而不是文化的感覺力。第三,等待,不要那麼早地關上門,你可以暫時不喜歡,以後你有了感受力就會喜歡。

舒羽 詩人

現代生活需要唐詩精神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我們今天說到了唐詩,是兩個問題,是關于唐詩和唐詩的精神。

講到唐詩和我們現在生活有沒有關系,其實我這幾年來一直在回溯,在尋找唐詩和自己生命最初發生關系的點。我出生在桐廬,家鄉在富春江邊,據考證有7600首古詩詞流淌在富春江的歲月長河中。按說我的生活基因中是有唐詩存在的,但我發現唐詩在我們現代生活當中處于一種困境。除了在學校裡背誦的唐詩以外,我們在生活中很少能夠接觸到唐詩,它僅僅變成絲綢上的那朵繡花了。甚至有時候,唐詩運用到生活場景當中,還會帶給人一點不适感。

怎麼能讓唐詩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真正釋放它的價值?作為單純語言文字的唐詩,在我們當代社會中還需要嗎?我的回答是:現代生活需要的,可能是唐詩的精神。

沈樂平

創作需要和詩性溝通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我覺得簡單的意義上來講,可能大家看到有一些詩詞方面的書寫創作,更重要的是你在做藝術創作的時候,你的創作和詩性之間的溝通。

以前入學考試的時候我們也要考這個,要寫詩的。像這種作為一個書法從業者來講,這是一個基本的技能。

首先,我們在課程裡會有一些基本的技法,我看有的人太有技法,但是更多的我們要深入到不僅僅是寫一首技術上很純熟的詩,而是你能夠在你的技術創作上和所謂的文本上能夠貫通。也就是說,你在藝術創作上側重于什麼,但是你寫的詩可能也會往這個方向上靠,我覺得這可能是有它的一緻性的。

詩人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江弱水 浙江大學教授、詩評家

未來的詩人,如何把西湖“搞定”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我在大學四年級的時候開始瘋狂地寫詩,那時候隻想做詩人,當然,那時候寫詩也寫的好像還不錯,取得像餘光中等先生的稱贊,說是大陸最有潛力的詩人。但是後來讀碩士的時候做了比較文學、比較詩歌的研究,一研究起來,理性的東西就會把感性的東西殺掉,你寫一首詩,旁邊會跟着好幾個批評家說這句有什麼問題,那句有什麼問題。結果廢掉了,再也沒有那種感性的東西。我寫的最後一首詩是在1991年,現在30多年過去了。

不做詩人當然很遺憾,因為我總覺得做詩人肯定是最進階的。在後來的研究中,也有一種心理補償的機制,就是說在做評論的時候,雖然寫的都是散文,但是事實上還是想把自己的文字寫的更進階一些,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于自己做詩人半途而廢的一種補償,盡量把自己的書、自己的文章寫的具有詩的要素,能夠給人某種替代性的愉悅。

頂流的詩人是最了不起的,像杜甫這種,他一邊寫一邊批評,同時那種強烈的批評絲毫不妨礙他的天才洋溢。像這種平衡,感性和自信或者說理性方面的這種超級平衡,都是很少有人能夠達到的。

有人說我們現在的詩好像“搞不定西湖”了。我們面臨的問題是:由于山水被這些偉大的前輩們,被古典漢語寫得如此精彩——山水與文字已形影難分了。在這樣一個巨大的挑戰面前,現代詩人如何續寫山水篇章,的确是過于困難。

也許能夠圓滿地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50年,甚至100年。我也希望在座的這些小朋友們,也許未來會成為詩人,而且能非常好地解決了“如何把天台山、西湖能夠轉化成我們現代詩”,這是某種期待。

王楊軍

詩是一種生活方式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不一定每個人都是詩人,但是詩是一種表情達意的方式,是一種生活方式。這是我們的想法。

我也想對幾位小朋友做一些回應。可能我們現在讀古詩詞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困難,不一定所有的都讀得懂。現在我們是在最好的青春年華,我們一定要把它念下來,現在不懂沒關系,有朝一日我們會懂的。剛剛好幾位同學都提到,在讀山水或者拍攝山水,或者去經曆一些人生事情的時候,突然某一個時刻把那個詩句重新在腦海裡蹦出來的,這就是你曾經學過的不了解都會慢慢地了解的表現。

我自己也特别有感觸,有一首詩大家都很喜歡,杜甫的《賦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大家很熟悉,覺得這兩句已經是封神之作了。我到了這個年紀,慢慢地發現後面的句子可能也會非常精彩。我有一天在良渚遺址公園,那時候還沒有怎麼開發,荒草漫天,還有一些斷壁殘垣的痕迹。我不禁就吟起了後面的幾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那一刻我才感受得到後面的句子也如此地精彩。

其實随着歲月的變遷,資曆的增長,對詩歌的印象都會加深,并且有不同的看法。

朱文信 中國美術學院教師,學者

唐詩裡有大心靈

雅集|唐詩,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約數

中國稱為詩的王國是當之無愧的,我猜世界上詩歌數量最多的一定是中國。中國的詩歌裡,最有代表的肯定是唐詩,而唐詩的傳播,我覺得也蠻有意思的。

現在國外這些詩歌的行者,他首先被中國的詩歌征服的就是寒山。寒山在自己我們的文化系統裡地位其實是不高的。而且他的角色非常複雜,它是儒家嗎?道教嗎?是僧人嗎?還是世俗的人?好像他的身份是不清晰的。而他自己也不認為自己是歸到哪個類别裡去,這對我們特别有啟發。他說“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換而言之,他是提醒你做自己,詩歌是通向自我之路。

而這就啟發了美國嬉皮士運動的那些迷茫的心靈。唐詩裡面一個似瘋似癫的僧人、道人或者俗人和佛弟子多重身份交錯的一個人,真誠的話語卻激發了他們心靈的巨大回想,構成他們在尋找家園與曆史,這是比較有意思的一個個案。

我又想起日本的川端康城。應該是1970年的時候,林語堂先生,當時已經回台灣,他請剛剛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川端康城到台灣去講學。川端康城談了很多中國文化對日本文化的影響,也毫不吝啬地表明了日本人願意向中國人緻敬求學,毫不忌諱、毫不遮蓋,這是日本人可愛的地方,他永遠向中國古文化緻敬,這個精神至今都是在的。他當時提到了唐詩裡的一句話,我當時還不知道這是杜甫的,“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這個詩歌在那個場合當中,我就很受啟發,因為這正好是詩人的一個特殊能力,把中國兩個浩大的文化合而為一的一種詩的力量。

“暗飛螢自照”講的是道家的個體生命的自在。能夠用自己的光芒來照射自己人生的黑夜,雖然個體很小,但是像螢火蟲一樣,那個光是不需要借助太陽,也不需要借助他人的照亮,隻要自己能發光,它就能夠飛翔在黑夜裡。換而言之,自己是沒有黑夜的,這是非常棒的一種道家的莊子式的展現,逍遙遊的底子就在這裡,自我啟發。

“水宿鳥相呼”,這是說儒家說的那種生命的共在。而唐代正好是詩人走到了前台,哲學家走到幕後的一個時代。唐代都說是中國文化的高峰,但是事實上哲人很少,哲人都隐居在山林或者寺廟當中,而誰走到前台呢?正好是能夠把握中國文化的不同河流,但是用詩來表達,甚至僧人、道人同時用詩歌來表達,他們都是詩人,是以詩成為時代最強的聲音傳播到中國的曆史,一直延續到東亞,延續到今天的西方,也就是說延續到我們現在,是以這是唐詩的一種活的精神。

也許我們今天同學們所講的那些話語裡,也許是朦胧當中去觸及到一個人類的大心靈。因為詩首先是心靈的東西,它不是理智的,它一定是感動你内在的那個有血氣的,能夠有大感動的,能夠在自然萬象中納入你小小的心靈。

剛才同學們也談到,詩難道僅僅是一種題材嗎?人類的經驗也許在不斷的變化,詩的題材包括文字、時空一直在變遷,但是詩性、詩情和詩意不是我們心靈和人性必備的東西。可能表達于希臘語,比如說《荷馬史詩》,表達于俄語可能是烏克拉和托卡列娃(音譯),表達于法語可能是蘭波,表達為漢語可能是李白和杜甫。但他們其實貢獻出的是同一個心靈,而這個心靈是我們一直孜孜不求,而且是我們自己成為自己、人成為人這個大寫的詩意和詩性的大寫所在。

詩裡的那種普遍性的原理,它可以在生命孤寂的歲月裡自我招搖,在生命歡歌的時候與社會人類共在,我覺得這是我們人必備的一個本來的面相。

是以我認為唐詩裡所隐藏的詩的精神,應該是超越時空,能夠握住古今,甚至可以成為宇宙心靈的那個大心靈。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