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再度被“唤醒”,切尔诺贝利之殇,苏联为平息灾难付出多大代价?

作者:刘朝勋教授

俄乌冲突仍在继续,各种假消息漫天飞舞,干扰着人们的视线。前不久,国际原子能组织就对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出了声音,称与该核电站的传感器失去联系。

消息一出,引起世人猜疑,许多人都怀疑这个当年因为核泄漏而差点埋葬整个欧洲的核电站是否已经失去了控制,毕竟乌克兰境内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还试图攻击核电站的周边服务设,而乌克兰外长也称核电站具有泄露风险。

虽然俄罗斯官媒辟谣了假消息,表示核电站仍然在掌控之下,但人们不禁也想起了当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惨烈往事,仍然心有余悸,难以平静。

再度被“唤醒”,切尔诺贝利之殇,苏联为平息灾难付出多大代价?

一、核泄漏的原因

切尔诺贝利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小城,位于乌克兰首府基辅以北大约一百三十公里处。一到夏天,这个地方就河水清澈、绿树成荫,是一个休息度假的好去处。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许多人都喜欢在夏天的时候到这里度假,租下几间木屋当度假别墅。

如果不是1986年4月的那场灾难,这个僻静而优美的城市,注定将会与其他苏联广袤土地上星罗棋布的担负某个专业职能的小城市一样,湮没在历史潮流之中。

再度被“唤醒”,切尔诺贝利之殇,苏联为平息灾难付出多大代价?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候苏联处于国力巅峰时期,在建设这座乌克兰第一座核电站时更是不吝投入,使其成为了全苏联最大的核电站,该核电站一共有4座装机容量一千兆瓦的核反应堆,分别在1977年、1978年、1983年和1984年并网发电。

这座核电站在当时被称为安全性能最高的核电站,也是被苏联上下视为超越美国的一大象征。然而,正是这样一座无论在技术上还是政治上都意义重大的核电站爆发了人类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也非常简单,事故调查报告显示为“在低功率条件下,测试反应性的负反馈”,简而言之就是人为操作失误导致。1986年4月25日晚上,四号机组工作人员受命停机检测,工程师不顾已经提出异常报警信号计算机的提醒违规操作,还将所有安全系统都关闭,最终导致蒸汽压力迅速增加,突破临界值后,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

再度被“唤醒”,切尔诺贝利之殇,苏联为平息灾难付出多大代价?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直接将反应堆的混凝土盖给掀掉,更是燃起熊熊大火,场景犹如末日再临,第二次爆炸则将核电站的建筑物震得摇摇欲坠,反应堆机房被炸开了一个大洞。

更为致命的是,核反应堆的爆炸,使其一刻不停地向空气中释放放射性物质,直到五月六日才结束。当然,事故的发生除了操作失误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苏联当局对核电站管理安全上的疏忽也难辞其咎。

首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设计建造之初就出现了一些致命的安全问题,这为之后的灾难埋下了祸根。根据已经解密的文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建设时选用的材料中就有不少质量很差,甚至是不合格。

再度被“唤醒”,切尔诺贝利之殇,苏联为平息灾难付出多大代价?

而且在核电站的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施工工艺和装配工序都违反了安全条例,但没人指出。实际上早在建设时,乌克兰的克格勃就已经发现了这些问题,并向上级作出秘密报告,但并没引起重视,更没有得到任何反馈。

不仅如此,整个核电站从1977年到1981年发生了大大小小多达二十九次事故,甚至在1982年时还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事故,也出现了轻微核泄漏现象,但仍没能引起当局注意,直到最终酿成大祸。

再度被“唤醒”,切尔诺贝利之殇,苏联为平息灾难付出多大代价?

可以说,当时的苏联但凡对核电站的安全状况上点心,很可能就会避免悲剧的发生。更令人痛心的是,1986年初,核电站还进行过一次大检查,工程师认为核电站正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向上级提出了关闭核电站的建议,依然是石沉大海,最终还是眼睁睁的看着灾难降临。

那么,既然灾难已经发生,苏联又付出了怎样沉重的代价呢?

再度被“唤醒”,切尔诺贝利之殇,苏联为平息灾难付出多大代价?

二、紧急救援与牺牲

实事求是地说,苏联政府的不重视甚至漠视安全,使得灾难爆发,但其后的救援行动却也将影响和后果降到了最低。爆炸刚一发生,第一批消防人员就迅速赶到现场,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是反应堆爆炸,但出动效率和敬业程度令人钦佩。第一批的二十八名消防员有十二人都先后死于癌症。

由于反应堆核心内的高温铀与水泥融化而成的岩浆,有可能熔穿厂房底板进入地下,如果引起水蒸气爆炸,将会引发全欧洲的灾难。为了防止这一恐怖后果的发生,苏联3名技术人员在明知高辐射会损伤身体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下,依然选择穿戴设备潜水进入4号核反应堆的地下室,进行紧急作业,开闸排水。

再度被“唤醒”,切尔诺贝利之殇,苏联为平息灾难付出多大代价?

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杀,但他们义无反顾,无愧于英雄之称。同时爆炸还让核电站和周边房屋的屋顶上布满了高辐射的瓦砾碎片,为了清理碎片,苏联一开始动用的是较为先进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根据设计能在火星上工作几年,然而这种机器人却在强辐射下几分钟就全部报废。

不得已,苏联只好动员红军士兵冒着核辐射,以血肉之躯处理碎片。在高辐射环境下,每个工人最多只能在屋顶上停留四十至九十秒。苏军工程兵司令员塔拉克诺夫将军在对部队在做完最后动员后,说道“我和政委先上!”,当年的那种苏联红军似乎在这一刻又回来了。

4号反应堆爆炸后的第二天,苏联就紧急动员了十多个作战师参加救援,还出动了300架直升机冒着危险进行灭火和空投沙包封堵反应炉。

再度被“唤醒”,切尔诺贝利之殇,苏联为平息灾难付出多大代价?

根据事后统计,除了9万多人直接因为事故死亡外,还有超过30多万人因此得了癌症,另外还有多达二百五十五余万人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造成的危害直到现在仍没能彻底消除,切尔诺贝利地区的新生婴儿中,大脑性瘫痪、唐氏综合征和先天畸形比例奇高;儿童夭折率比其他地方高出五倍。

灾难的发生使人对核能的使用产生了敬畏之心,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也发生了同级别的核事故灾难。然而,对比苏联红军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日本人却是办事效率奇差,硬是将灾难等级拖到了恐怖的7级。至今福岛核电站事故仍在影响着全球。

难以想象,如果当年的苏联也采取日本这种消极态度,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至少,如果没有3名勇士潜入4号反应堆地下室打开闸门,3号反应堆也可能会爆炸;如果没有数十万红军战士冒死清理救援,灾难不会快速被平息。而这样的后果,不仅是整个欧洲、甚至全球都难以承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