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汽车故事讲到极致之后,蔚来会开启什么新故事?|资本眼

文 | 金融街老李

蔚来汽车登陆港交所,印证了一句话,资本市场永远是勇者先行。

昨天,蔚来正式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9866”,首日开盘报每股160港元,港股市值2670.41亿港元。正如蔚来ET7的车宽“1987”所蕴含的那般特殊含义,港股代码“9866”恰好由蔚来汽车前四款车型的后缀组成—EP9、ES8、ES6、EC6。

继美股后,中国造车新势力三巨头终于齐聚港交所,相比理想和小鹏,蔚来汽车本次香港上市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故事颇多。近三个月来,老李身边的朋友对蔚来汽车的看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极度看好的,一类是相对看衰的,从理性的视角看,老李认为要从双重维度看蔚来,要从产业视角看到保守的一面,也要从资本视角看到乐观的一面。

今天老李和大家聊聊,蔚来汽车香港上市有哪些背后故事?蔚来为何要回归基本面时代? 蔚来汽车的全球布局会带来哪些新故事?

回归港股的故事

关于蔚来汽车回归港股的基本情况,行业同仁已经介绍了很多,老李在此仅从资本视角给大家讲一下蔚来汽车香港上市的特别之处。在媒体报道中,大家都会看到,蔚来汽车是以二次上市或者介绍上市的方式登陆港交所。很多朋友问,蔚来为何以这种方式回归港交所,以后还可能登陆新加坡和科创板?答案并不复杂。

和过去两年多的中概股回流香港一样,蔚来汽车回归香港也是为了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安全性。众所周知,一直以来,中概股在美国市场并未得到公平的融资环境,尤其是科技股在美国市场面临重重监管,在全球地缘政治加剧的情况下,拓展多个融资渠道是企业最为正确的选择。

汽车故事讲到极致之后,蔚来会开启什么新故事?|资本眼

蔚来汽车目前仅通过美国市场募资,一旦北美市场有风吹草动,企业股价将会非常被动,而蔚来在其它市场无法定价和募资,在资本市场就会受到掣肘。回归香港市场亦或是将来的新加坡市场后,蔚来汽车将有多个融资和定价渠道,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北美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实际上,蔚来回归香港之路并不容易,虽然蔚来是三家造车新势力中登陆港交所最晚的企业,但蔚来回归香港上市的动作早在一年前就启动了。去年3月份,蔚来汽车就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但是蔚来回港上市的拉锯战却持续了一年之久,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是市面流传的“蔚来用户信托持股问题”,李斌在2019年将5000万股公司股票转让给一家蔚来汽车用户信托基金,但李斌保留对这些股票的投票权,如果按照港交所双重上市的方式,其将存在一定规则风险;二是彼时的蔚来汽车未实现年度盈利,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给投资者分红,会导致定价不合理;三是港股的表现实在太拉胯,人生三大错觉,美股会跌,港股会涨,她喜欢我。

汽车故事讲到极致之后,蔚来会开启什么新故事?|资本眼

经过了一年的拉锯,蔚来汽车以介绍上市的方式回归香港,相比理想和小鹏的双重上市,介绍上市审批过程更快、审批口径更宽松,而港交所有关须予公布交易、关联交易、购股权计划、财务报表内容以及若干其他持续义务的规则,将不对蔚来受用。

老李认为蔚来最聪明之处在于,本次发行不募资。很多媒体解读为蔚来汽车因为不差钱,所以本次不募资,老李和很多朋友讨论,并不是这个原因。一般来说,企业回归港股都会进行募资,2021年,小鹏和理想分别通过回港双重上市的方式,分别募资140亿和118亿港元,但按照港交所上市规则,介绍上市在半年内不得采用增发、发债等方式进行募资,所以蔚来汽车不募资也有难言之隐。

汽车故事讲到极致之后,蔚来会开启什么新故事?|资本眼

即便是蔚来汽车双重上市,在当前港股走弱、中概股在美国市场持续震荡的情况下,蔚来汽车可能会遇到很大的定价问题,市场不会给出理想的估值,将直接影响到其募资规模。

回归基本面的时代

汽车行业是典型的技术、资本和人才密集型行业,尽管“蔚小理”获得的媒体关注度最高,但从资本视角看,它们未必是将来发展最好的。早些时候,造车新势力三巨头创始人都表示,公司上市后算是仅仅渡过了生死关头,还远远算不上强大,从企业发展角度看,也的确如此。

熟悉汽车市场的朋友会发现,从2021年底开始,蔚来的车型推出速度和单月销量呈现出了一定的下滑,后边零跑汽车和哪吒汽车增长势头强劲,且两家汽车都推出了中高端车型。另外,从大市场看,以广汽埃安、长城汽车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以南北大众为代表的合资品牌,近几个月来,均在销量榜单上名列前茅。

汽车故事讲到极致之后,蔚来会开启什么新故事?|资本眼

新势力三强很难从产品力和性价比的角度出发,击败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伴随着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进入平稳期,资本市场对汽车企业的估值方式将从业绩前置回归到基本面时代,而从基本面来看,蔚来汽车面临的压力不小。我们看看过去三年新势力的销量走势:

2020年,蔚来汽车全年交付量为4.3万辆,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一,而当年销量的第二名理想汽车和第三名小鹏汽车销量不过才3万辆左右,且售价均低于蔚来;

2021年,随着P7的大卖,小鹏汽车超越蔚来成为新势力销量第一名,并且理想汽车凭借理想ONE一台车就取得了蔚来三台车的销量成绩,两者的差距也不过1000台而已;

2022年1-2月,蔚来汽车的销量数据没那么亮眼,由于ET7和ET5并未交付,SUV表现疲弱,蔚来汽车销量不仅被小鹏、理想甩开,也被哪吒汽车超越了,后面还有虎视眈眈的零跑汽车。

汽车故事讲到极致之后,蔚来会开启什么新故事?|资本眼

从产业的角度看,销量放缓是正常状态,但资本市场视角还是狭隘了。在他们看来,排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销量增长率和毛利率。从财报来看,蔚来汽车2021年的年报尚未发布,但从三季报各项业绩指标都要优于前年同期,其主要问题是销量增长率和毛利率面临调整的压力。

销量方面,在ET7和ET5上市前,蔚来汽车将面临销量压力可以说是相当大的,不是蔚来汽车的表现不好,而是35万+的细分市场空间的确有限。作为金字塔顶端的品牌,蔚来汽车对外销售的平均价格超过了40万,基本上和奔驰E级在同一个水平,而在电动化领域,这个市场更小,蔚来汽车过去三年的表现已经足够出色,抢占了大量的核心用户。2021年中国高端纯电动SUV市占率前三名全是蔚来旗下车型,三款车型的市占率超过60%。

汽车故事讲到极致之后,蔚来会开启什么新故事?|资本眼

与此同时,蔚来汽车的毛利率也面临较大的困扰,当然这也不仅仅是蔚来一家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新势力造车都处在不挣钱的状态。

尽管2021年蔚来的毛利率高于2020年,但前三季度,蔚来的毛利率在持续走低,一直维持在20%左右,坦率地讲,对于售价为40万级的汽车公司来说,这样的毛利率不算高。蔚来汽车也表示,2022年车辆毛利目标是20%,随着NT2.0产品的推出,整车毛利目标将进一步提升到25%,但相应的,要达到该目标,年产能得30万左右才能实现。

全球布局下会有新故事吗?

但按照蔚来汽车的规划和与合肥市政府的投资条款,蔚来汽车接下来很可能将在新加坡上市,在2025年前,有可能登陆科创板,如果以上动作完成,蔚来汽车将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同时在4个交易所IPO的汽车公司,这在汽车资本历史上绝对是个创举。

在2021年发布三季报的时候,蔚来提到公司2021年三季度末现金储备约470亿人民币,并在同年四季度完成了20亿美元的融资。公司目前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短期内没有迫切的融资需求,总的来说就是“不差钱”。很多朋友会问,蔚来在不差钱的情况下,为何考虑到那么多地方上市,老李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美国市场并非是完全公平的市场,对蔚来这样的国内智能电动车龙头公司来说,在全球各大洲上市,能真正让世界的投资者看到自己。正如本次香港上市,蔚来在上市说明书中是这么讲的:香港上市可以提升公司在香港的形象、促进香港投资者的投资、让公司能够进入香港资本市场,并通过接触广泛的私人及机构投资者而使公司受益,这对公司未来增长及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汽车故事讲到极致之后,蔚来会开启什么新故事?|资本眼

二是蔚来汽车仍然面临一定的资本市场压力,上市是推动公司加速发展的最好办法之一。本次上市说明书中提到,如果蔚来中国未能于2024年7月申请进行合资格首次公开发售,或未能于2025年7月完成合资格公开发售,蔚来需要回购合肥战略投资者持有的蔚来中国的股权,简单说就是,蔚来中国要在三年内实现IPO,压力可想而知。

对蔚来汽车管理层来说,香港上市也好,新加坡上市也罢,亦或是将来A股上市,都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关键是要在全球面前讲好蔚来故事,讲好智能电动车企业的故事。很多资本市场朋友讨论说,蔚来接下来的发展有两步至关重要的棋:

一是要维持好蔚来现有的基本面,包括蔚来汽车、NIO Power等。提高市场影响力最短平快的方式就是提高销量,因此今年的ET7和明年ET5的交付量会格外重要,在不少华尔街基金的预测中,销量是蔚来估值的首要影响因素。

汽车故事讲到极致之后,蔚来会开启什么新故事?|资本眼

二是要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开展业务外延。老李经常会想,如果蔚来不是一家汽车公司,而是一家生态公司,其估值会有哪些变化。小米之所以估值高,是其以手机为中心,搭建了小米硬件和软件生态圈,辐射到汽车各个领域。

蔚来一直提用户体验,如果蔚来汽车以用户为中心,在汽车的基础上,衍生到消费电子(手机、平板)各个领域,其估值是否应该翻倍?蔚来进军消费电子并非没有可能,如果蔚来的手机成功了,那么蔚来的生态链也就打通了。

在资本市场上,蔚来的汽车故事已经讲到了极致,蔚来的能源故事才刚开始讲,下一步,随着蔚来登陆全球各大市场,新的故事是否会开启呢?我们拭目以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