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毛主席与原子弹

前言::

关于核武器,在众说纷纭的今天,在乌克兰如同丧家犬一样为失去核武而哀泣,在核武器这柄双刃剑变得愈发现实的今天,让我们重温一下毛主席当年的辩证思想,仍觉振聋发聩:

1957年4月21日,在与外宾谈到原子弹问题时,毛泽东从力量制衡的角度辩证地指出:“谁也没有原子弹是上策,他们有、我们也有是中策,只有它一个国家有是下策。”

大爱且大智:

其一:毛主席反对核战争,提出中国搞原子弹是为了制止战争,尤其是核战争——一句话:中国造原子弹,恰恰是为了世界和平。

其二:如何应对核讹诈?取中策,为了上策。

毛主席与原子弹

俄外长拉夫罗夫公开讲话称:现在有一个非常大的危险苗头,就是乌克兰在争取拥核……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理解,当前局势够乱的,乌克兰在充当何种角色,地球人都知道了,这种局面,再重新让它拥有核武,那真是嫌世界大战来得不够快了。

显然,乌克兰如此迫切地渴望拥核,至少说明两点:

1、他们后悔当年的自废武功,对当年签订了《布达佩斯备忘录》深恶痛绝。

2、他们丧失了安全感,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四处碰壁,既要加入北约又急着参加欧盟,做尽了寄人篱下的功夫——其目的十分心酸,就是寻求保护。

但碰壁的历程使他们意识到:必须拥有讨价还价的硬件——核武。

绕了一圈又回来了,期间感受,真够虐心的。

毛主席与原子弹

美国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现在,岂止是乌克兰,试图拥核的国家更多了。

原因很简单,全世界都看得清楚:美国不断挑起战争,俄罗斯凭借着“核摁钮”与北约对峙;乌克兰自废武功丧失了讨价还价的筹码……教训深刻,于是各国明的暗的核竞赛节奏纷纷开启了……

毛主席与原子弹

有的是为了自保,有的是为了威慑邻居,有的是为了像美国一样侵占他国利益,或是企图在“强盗们打劫分赃”的时候能多占便宜……

美国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核战争似乎都遥遥在望了。

毛主席与原子弹

看看当前的核竞赛:

朝鲜前几天又发射了导弹……

毛主席与原子弹

白俄罗斯已经宣布要发展核武器,成为拥核国家……

韩国也开启了这个节奏……

日本早就在暗中操作了。

还有哪些国家?潘多拉的盒子已经关不上了。

毛主席与原子弹

毛主席曾经预见过的局势开始出现……

毛主席是从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摧毁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出发来说这番话的:

帝国主义可能要发疯——想发动战争的疯子可能把原子弹、氢弹到处摔,因此,我们也搞一点原子弹,才有可能制止战争。

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唯恐天下不乱的恶意发动战争的国家,他们有了核武器是世界的灾难;另一方面,作为一柄双刃剑,它掌握在爱好和平公正大义的中国手里,就能发挥巨大的效用——比如制止核战争,粉碎阴谋者的核讹诈核企图……

毛主席与原子弹

原子弹能吓唬不少人……我们也要有

核武器说到底就是武器,这柄双刃剑,关键要看谁来挥动它。

中国从研制核武的那一天起就宣布:我们是为了防御,是为了制止战争。

核武是国家力量的象征,不过拥有它,就离不开时代机遇和历史契机。 

机会来了,抓得住吗?

这要感谢毛主席,没有他老人家高瞻远瞩霸气决断,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的历史阶段,还有谁能有如此胆魄和远见为之?

毛主席与原子弹

记得当年外长陈毅在记者会上发言称: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搞出原子弹来。那个被无数武侠粉们高喊金大侠的人此时表现出了丑陋的一面,他竟然发文讥讽陈毅说:还是先想想怎么活吧,大陆人裤子都穿不上,还想搞高科技……瞧,那时阴阳怪气嘲笑我们的人还不少呢。难怪毛主席说这是造争气弹!

毛主席的核战略思维实际上在上世纪40年代末期就开始了:

起初是未雨绸缪……

1、1946年,我党就开始联络海外的中国核专家和火箭专家,争取他们回国参与核武器及配套武器装备的研究……当时原子弹的威力已在日本释放。

2、1949年12月18日,毛主席第一次访问苏联期间,向斯大林提出:希望苏联帮助中国研制原子弹。当时苏联内务部的贝利亚的表情有些怪异。斯大林事后对他说,中国想分享苏联的核技术,并想在苏联的帮助下在中国寻找铀矿,制造原子弹。

毛主席与原子弹

毛主席在苏联还观看了当年8月29日原子弹爆炸的纪录片,深受震撼。归国途中他拿定了主意:要搞原子弹,而且要快。

他对叶子龙说:“看来原子弹能吓唬不少人。美国有了,苏联也有了,我们也可以搞一点嘛。”

从“打手榴弹”到“搞一点原子弹

中国的国防战略从被动防御到积极主动防御再到以核治核以核止战的变化来自毛主席的战略思想……

从美国的核讹诈说起。

毛主席与原子弹

围绕着台海,美国没少抬出原子弹吓唬人。后来的抗美援朝时期和金门炮战时期,都是如此。

对此,毛主席表现得气定神闲,他说:“他打他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毛主席还精准预测说:他们不敢,他们是纸老虎。因为他们无法承受发射了原子弹后苏联的核报复。

有趣的是,后来前苏也挥起了核讹诈的大棒,但被毛主席一招粉碎了。毛主席说,打起来我们就进入苏联境内……还有,要借用一下美国的原子弹……

话虽如此说,但主席其实急在心里。那时全国深挖洞广积粮,许多大山都做了防核处理……毛主席岂能不知道军事装备对战争的巨大作用?对整个国防工业的发展规划,他已在做通盘的思考。

毛主席与原子弹

1、回到抗美援朝“打手榴弹”的问题上——别理解错误,别以为这是毛主席不重视军备设置,恰恰相反,毛主席说:“我们打了几十年的仗,就是对于头上的东西,没有办法对付,只得凭不怕死,凭勇敢,凭牺牲精神”。

1951年5月,毛主席向即将赴苏联谈判的徐向前交代任务时说:“帝国主义如此欺负我们,我们没有自己的兵工工业,不解决部队的武器装备问题,是不行的。”

还说:“在朝鲜作战八个月来,深感敌我装备的悬殊和急于改善我军装备的必要。”

结论是:“没有现代的装备,要战胜帝国主义的军队是不可能的”。

毛主席与原子弹

1955年1月15日,毛主席拍板,党中央决策:研制核武器,发展原子能事业。毛主席说:我们一向的方针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不是消极的。

在1956年,毛主席明确指出:“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还说:“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我们就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

一席话,生动诠释了研制原子武器的战略意义。

毛主席与原子弹

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52年6月,中国向苏联请求给予研制核武器方面的援助,但遭到拒绝。

当时,中国感到意外——这直接导致中央军委和总参编制《五年军事计划纲要》时,被迫放弃研制原子武器的想法——这也是为何在毛主席早已有了决策的情况下,具体研制计划要拖至1955年才开始的原因。

1954年10月,毛主席对来访的赫鲁晓夫说:“我们对原子能、核武器感兴趣。今天想同你们商量,希望你们在这方面对我们有所帮助,使我们有所建树。”

毛主席与原子弹

赫鲁晓夫婉拒毛泽东的请求,但还是答应先帮助中国建设一座小型原子堆,中方也可派人到苏联学习——50年代末,苏联撤走了专家,带走了重要的图纸资料,停止提供急需的设备、关键部件和重要物资……

对此,毛主席提出要自力更生搞尖端技术,他说:“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帐是很难还的!”

实际上是中国独立自主地创造了这项奇迹——杨振宁在《邓稼先》中言及此事,也是敬佩万分,他把两弹元勋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加以对比,盛赞这位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也为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而自豪!

毛主席与原子弹

中央把原子弹工程定名为“596工程”——把造原子弹称作造“争气弹”。

当时,新中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国家的经济情况十分困难——这也是莫言作品里一再喊饿的时期。毛主席号召大家群策群力战胜困难,他于1962年6月和11月先后作出批示:“对尖端武器的研究试制工作,仍应抓紧进行,不能放松或下马。”“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

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横空出世。

毛主席与原子弹

仅仅三年后的1967年6月17日,新中国又成功爆炸了自己的第一枚氢弹。

在1964年10月19日,毛主席就断言:“再有十年,原子弹、氢弹、导弹我们都搞出来了,世界大战就打不成了”。

果然,不到十年,中国就研制成功了洲际导弹、人造卫星、核潜艇……

毛主席与原子弹

有矛必有盾,有弹必有枪

毛主席在1963年12月16日听取聂荣臻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说过:“除搞进攻性武器外,还要搞防御性武器。我们要从防御上发展,要研究反导弹武器。”

1964年2月6日,毛主席和钱学森谈话时,钱学森汇报说准备研究一下防弹道导弹的方法、技术途径……毛主席当即指示:有矛必有盾,要搞少数人专门研究这个问题,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十五年,总要搞出来的。

除了矛和盾,还有个枪和弹的问题。

毛主席与原子弹

我们常说“两弹一星”,指的就是枪弹合一:核弹是子弹,没有导弹这杆枪是无法发射的。所以,中国原子弹突破了,美国就叫嚣:中国有弹无枪。当时中国已用苏联地空导弹打下了U2,但美国仍然不屑,因为我们还没有地对地中远程导弹,还没有……

但很快,我们基本什么都有了,有了二炮,有了洲际弹道导弹,有了潜地导弹……因为中国的“两弹一星核潜艇”研制工程是在毛主席的通盘考虑下安排的,并且是“导弹第一”,也就是说枪在前,弹在后。

毛主席与原子弹

……

后记:

在世界风云波诡云谲的当下,回顾毛主席对中国核武器事业从无到有的战略决断和英明指导,内心波涛汹涌,难以自己……

眼下中国这边风景独好,国家堂皇正气,人民安居乐业……感谢毛主席!感谢两弹一星元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