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十而立”是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所立于世界的位置

不知道单身的你有没有被逼婚的经历?嗯,这个问题问了等于白问,肯定有的,而且还不少。我也被逼婚。

那么大家在被逼婚的时候,有没有经常过听过这样一句话:三十而立。肯定有的吧。

我想跟大家聊聊,三十而立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想肯定不是成家立业的意思,我想大家都赞成的,赞成了,麻烦点个赞。

“不是,妈,你听我狡辩,不是,你听我解释。”

恰逢本人今年也三十岁了,单身,没错92年的单身狗大叔。没房,没车,没存款,没事业,没保险。俗称“五煤中年“,本来打算用”五梅青年“的,但想想,我即没有梅花的高洁,也没有梅花的傲然,也就不敢僭越。又因为小时候经常跟煤亲近,张的又有点黑,那就五煤吧!又有六十为一甲子,吾今年三十,已是半截身子入黄土,亦不敢以青年自居,好吧,承认吧!一咬牙,一跺脚,决定了,就用”五煤中年“吧。古有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今有五煤中年,好读书单求甚解。

“三十而立“这句话,是出自论语,孔老夫子所说,出自《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是孔子晚年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是孔子一生的年谱,有很多人喜欢用来做人生指导,表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应该达到的阶段。但是随着这句话流传广了,就有很多倚老卖老的人当成了人生定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我是见过的。他们也不想想,这是孔圣人的人生经历,你们是圣人吗?

孔子是十九岁结婚的,在现在看来是早婚,该罚款,所以如果说三十而立,就是成家立业的话,那孔子这句话就应该是二十而立,由此可见“三十而立“并不是结婚生子的意思。

那三十而立为什么传着传着会有应该结婚生子的意思呢?这个可能出于《礼记·曲礼》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

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而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日期颐。

“三十曰壮,有室。“主要是这句话,”室“他们认为是有家室,即有了老婆孩子。清朝的宋翔凤认可这种观点,在《论语发微》里说:壮而有室“。所以大家都普遍认为,三十岁正值壮年,就应该已经有成家立业的样子了。

对于这个观点,我持坚决反对票。不是我不尊敬祖宗啊,宝宝心里也苦啊,室,有房子的意思,你们古人是不大在意房子的,虽然家徒四壁,破是破了点,好在还有啊。我们都是听古人说:大丈夫何患无妻?可见还是有人患的呀。那你有听说过:大丈夫何患无房吗?但是我们现在患呀,患的都人满为患了。

那古代的小女人嫁人至少也得嫁个有房的,我们怎么可以要求新时代的精英女性嫁给我们这样的五煤青年呢?啊,呸,五煤中年。青年,我已不配。我坚决不同意。

那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既然不是”壮而有室“的意思?那是什么意思?孔子自己在《论语》里有说。

《论语》泰伯篇第八章,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季氏篇第十三章,陈亢问于伯鱼曰:……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论语》尧曰篇第三章。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所以孔子所说“三十而立“是立于礼。是要知礼,那什么是礼?孔子又要说话了:大哉问,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问题呀。

那什么是礼呢?《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

《礼记》虽然用这么长一段去论述什么是“礼“,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古人的世界观,是天道,“礼”规规道道的都是依照天命建立的,是社会性的伦常纲纪,行为规范合法化论述。

太史公在《史记·礼书》篇有云:余至大行礼官,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尚矣。

唐朝的孔颖达在他的《礼记正义》里也有过类似的观点:夫礼者,经天纬地,本之则大一之初;原始要终,体之乃人情之欲。

太史公说:他做过礼官,观看三个朝代的制礼的损失和收获,才明白,哦~原来制礼是源自人情,根据人性仪,这都是根据天道建立。

这是体现了仁精神的,孔老夫子是个很有人情味的老头,他是这样说礼的。有一天有一个叫林放的人来问孔子,什么是礼?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就感叹:哎呀,你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呀,他说:一般的礼,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简约。就丧礼而言,与其周到妥当,宁可过度悲哀。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子路解释过这句话,在《礼记·檀弓》云: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就是这一个意思。

古人认为,在丧礼上,哭是要哭的,因为亲人离世,都难免会过度悲伤,因此要以礼节之,但是如果只做礼的表面功夫,没有真正的悲痛,这不是礼的真正的意义。

我参加过农村的葬礼,有些妇女真会哭,抑扬顿挫,拉长韵,跟唱歌似的。但是一滴眼泪都没有,她们都用毛巾捂着嘴哭,我还见过偷偷沾了水的。真正的哭声,是绝不好听的,就像鲁迅先生在《孤独者》里说的: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是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野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

孔子的意思是说:礼只是外在的形式,内心的真实感受才是礼的根本。只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变了,本来是缘人情而制礼的,人情却给礼让了位,礼体现人情了,于是就成了鲁迅所说的“吃人的礼教”。

所以“三十而立”在孔子看来,是知礼,知礼,是知道人情冷暖,是知道依天地规则。人情而制立的规章制度,是知道自己,应该如果做自己才能在这天地间立足。

董卿也曾在一次谈话中说到过这个观点,她说:三十而立,还真不是说三十岁有什么职务啊,地位啊,而它说的是,在三十岁的时候,应该形成相对比较清晰和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你更了解自己,更了解世界,它是支撑你走向40,走向50岁的根本所在

这观点其实是古今一致的,但其实孔子说得更细致一点。有时候我也会想,我干嘛要读这古书,那陈腐的故纸堆,有什么用?直到我看见一句话:读古书,是向死人要答案。这是我们的历史啊,脱离了历史的人是悬在半空中的人,不着边际,无处落地。

我们都是茫茫人生路上的摸索者,我们唯有结伴同行,把灯点亮,才能驱散远处的黑暗。

“三十而立”是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所立于世界的位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