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德国艺术家“魔改”陶瓷作品,中国网友:已经麻木了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最不可或缺的不是所谓的艺术天分,不是创作技巧,而是源源不断的灵感。如果说哪一个行业是对创造力要求最高的,那艺术从业者一定是其中之一。

最近几年,涌现出了很多全新的艺术形式,艺术家在常规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新的元素,或者与另一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这样的创作,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感官刺激,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艺术家也尝到了甜头,名利双收。

德国艺术家“魔改”陶瓷作品,中国网友:已经麻木了

于是,更多的艺术家绞尽脑汁儿,争先恐后地求创新,但在这个过程中,却背离了初衷,创作的意义是为了吸引眼球,还是为了传播理念,很多人已经分不清,甚至开始迷茫了。还有一些艺术家,总是打着“爆改”的旗号,对传统艺术加以改造、创新,导致最终出来的作品不伦不类,让人看不懂。

前几天,韩国的一位艺术家在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将瓷器打碎,然后用碎片拼合的全新雕塑,就实实在在地遭受了一波群嘲,很多中国网友表示,这样的作品是对陶瓷艺术的亵渎,也是对艺术本身的亵渎。

德国艺术家“魔改”陶瓷作品,中国网友:已经麻木了

当然,各花入各眼,还是有很多人指出了艺术家作品的可取之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评论区观看留言。言归正传,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本来是非常可取的一种创作方式,但是艺术家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接下来小绛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一位艺术家,在创新的路上似乎也有一些跑偏,她的作品不能用“爆改”来形容了,简直是“魔改”。

因为,我们基本上从她的作品中,已经看不出原始艺术形式的痕迹了。这位艺术家是来自德国的安吉丽卡·阿伦特,她的创作灵感也是来源于陶瓷艺术,在我们的认知里,陶瓷不论是作为容器还是装饰工艺品,大多都是对称的样式,有着光滑的表面,看上去十分沉稳端庄。但是安吉丽卡·阿伦特的陶瓷作品则反其道而行之,每一个作品的表面都是凹凸不平的,而且形状无定形。

德国艺术家“魔改”陶瓷作品,中国网友:已经麻木了

安吉丽卡·阿伦特的陶瓷雕塑周身布满了微小的球体,圆点和弯曲的细线条,之所以创作这样的作品,艺术家将自己的创作比作是模仿自然万物生长的过程,在安吉丽卡·阿伦特的眼中,她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就好像是植物的生长,和细胞膨胀后迸发出新的生命。

虽然安吉丽卡·阿伦特阐述了自己的创作理念,但是很多网友依然对这样的作品不理解甚至不买账,有人吐槽,也有人赞赏。对于争议性的评论,小绛不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个人的艺术感知力和鉴赏力都是不一样的,看待新事物的角度也不一样,接下来,不妨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位德国艺术家的作品,看完说说你的感受。

德国艺术家“魔改”陶瓷作品,中国网友:已经麻木了
德国艺术家“魔改”陶瓷作品,中国网友:已经麻木了
德国艺术家“魔改”陶瓷作品,中国网友:已经麻木了
德国艺术家“魔改”陶瓷作品,中国网友:已经麻木了
德国艺术家“魔改”陶瓷作品,中国网友:已经麻木了
德国艺术家“魔改”陶瓷作品,中国网友:已经麻木了
德国艺术家“魔改”陶瓷作品,中国网友:已经麻木了
德国艺术家“魔改”陶瓷作品,中国网友:已经麻木了
德国艺术家“魔改”陶瓷作品,中国网友:已经麻木了
德国艺术家“魔改”陶瓷作品,中国网友:已经麻木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