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上网,看到有个话题:想整容的姐妹一定要进来看。我点进去了,以为会有什么惊天秘密,或者是整残后痛不欲生的警醒贴。
然而看到了下面一组熟悉的对比贴,觉得有点好笑也有点出乎意料,不过细想起来,觉得标题没毛病。

我当年第一次看到下图的童童时内心os:啊?女神和窦仙儿的闺女就这样?这个基因排列踩了雷了。
当年窦靖童只有15岁,装扮、肤色,加之下巴那颗存在感很强的痣,像极了要极力证明我已经长大成人的小女孩。
整体不能说有bug,但就是能看出心虚的样子。
当然也有很多人,现在看到这图也惊叹:窦靖童原来身材这么好,这么有女人味儿啊。
谁对谁错?不重要。
直到她留学后归国,剪了短发,穿上夹克,才让所有人眼前一亮:这妮子是绝版。
不信让别人换上这套衣服,找一百个都未见得能穿得出这个味儿。
这会儿的她,成了怎么造怎么迷人的家伙。
哪怕光头穿军大衣,又或者是染花花绿绿的头发,也能让正在摸鱼看她视频的小伙伴花痴,直喊“太帅了”,要循环十遍才罢休。说的是我本人。
和皮夹克无关,和军大衣无关,也与紧身小短裙,小细跟无关。
主要还是找到了自己的风格。你也看到了,前后对比的效果比整容强太多了。
所以想要整容的姐妹们,一定得先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五官出了问题,还是风格出了问题。
其实童童挺难的,有那么一双爹妈,被他们的光环掩盖是最正常不过的事。
但童童只靠“强大的自我”,轻轻巧巧就从父母的光环里脱颖而出。
大概除了靠遗传,也是有家学渊源的。
现在大概很多人都不记得,王菲当年也有相当一段时间是“时尚黑洞”。香港有人听“王靖雯”都会被嘲:“不会吧,你好老土,中意她?”
那时候她的时尚品位确实不咋地,还都在拙劣的模仿中。比如这个造型,你敢信这是王菲?
再比如这个,除了显露出两米大长腿之外,简直和镇上的“不良少女”如出一辙。
但短暂的迷失之后,她放下一切去留学,回来之后彻底放飞自我,一下子艳惊四座。
不管多么离经叛道的造型,穿在王菲身上,就有说不出的独特味道。那些年,不能说她走在时尚尖端,只能说她就是时尚。
很多人都认为时尚就是追赶潮流,其实美,是“做自己”,是在“美”和“自我”之间,构筑出的一个坚实的框架。
你是你,就是最美的。
当然你也可以说王菲母女不是凡人,没有可比性。
来看看下图里的倪妮。
凭良心说这张图已经不太能看得出她五官有多精致了,但是第一印象是,她真的在闪闪发光。浑身散发着:此刻我是全上海最耀眼的女人的气场。
看看下面,却是一种“我该站在这吗?我是不是该保持微笑,我应该还可以吧”的茫然无措。
如果下图你非要杠,她非常聪明的做了哪些微调,我也不想反驳。
但是,我想任何人更能注意到的,是她身上“我能镇场”的状态。
风格、审美、品位这些普通人亦可拥有。不是有钱就能走捷径,哪怕富人也会陷入暴发户误区。童童彼时手挽香港天花板造型师Zing,也是一整个失败造型。
又想起有次和妈妈逛skp,迎面走来满身gucci的小哥,我妈说,柜员都要穿得这么花哨吗?我一边忍住笑一边嘘:他听到了会不开心。
美得肆意不是玄学,它更是一种“顺应”,顺应自我的优势和内在的直觉,并用外在的“服饰”这种表象表达出来。
其实很难。
迎合他人,虽表现出的美无法绽放,但迎合自己,会很长时间听到不同的声音。
不过每一次引领潮流的,恰恰是那些打破当下的“美的标准”的人。
“相信自己是美的”比“符合美的标准”更酷。
看过一个电影《超大号美人》,一个胖胖的姑娘勒妮,有一天误认为自己变漂亮了,于是从自卑变得极度自信。恰是这种心态的改变,让她得到了爱情,并收获了事业的成功。
后来她发现自己的身体不曾有任何变化,终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是源自内心。
不过男人往往会比女人更早摆脱外在干扰。比起男人,“相信自己”对女性来讲,似乎格外艰难。
这可能是因为这个世界给女性的规训和限制更多。比如对于男人来讲,良好的相貌、身材和衣着品位只是锦上添花,但对于女人来说,保持外表的完美几乎是必须。
每一个女孩天生来都是不同的样子,但世界留给她们的路向来十分狭窄。
A4腰,筷子腿,直角肩、蝴蝶背……诸如此类对女性身材具体、苛刻的要求,却被几乎所有人奉为“美的标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女性迟迟走不出“白瘦幼”的窠臼。略微不符合这种标准的女性,就会轻而易举成为嘲讽的对象。
我不觉得白瘦幼难看,但这种刻板的美的标准令人窒息。
直到最近几年,审美风潮突然告别了“白瘦幼”,屏幕上开始“大女主”成风。不管是影视剧,还是广告宣传片,女性形象几乎全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飒、酷、美、多金。
看起来好像是对女性的解放,但掰着手指算一下,原来女人至少可以有“不成功”这个选项,但现在的“大女主”不仅要更美、道德标准更高,还必须要有事业、有钱。
而且很奇怪的一点是,她们必须要对爱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不过是矫枉过正,对女性的另一种反向禁锢罢了。
因为做为女性的我们,本就是拥有不同内核的主体。
有的女人独立自强,有的女人天生柔弱,有的女人热爱事业,有的女人热衷于家庭。让所有女人都变成同一个样子,无异于削足适履。
评价女人的标准,从来不应该是外在的,而应该是内在的——她有没有找到让她发自内心快乐的事,她处在她的环境中,有没有发自内心的自在和自信。
如何做女人,每个女人都有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