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会医学关注!用药管理,急救药进医保,原研药高端医疗设备研发

作者:康迅网

2022年两会召开,

多位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围绕医药发展献计献策。

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关心的。

1王宁利:建议基药目录纳入更多符合临床的眼科药品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在其提案中建议,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中的眼科用药,纳入更适应中国眼科疾病变化需求、疗效更好、临床价值更高的药物,特别是针对儿童、工作人群、老年人群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的临床一线治疗用药,增加覆盖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的临床眼科用药在国民用药中的可及性。

两会医学关注!用药管理,急救药进医保,原研药高端医疗设备研发

王宁利教授

王宁利建议,相关部门从政策关注的重点出发,从患者和社会获益角度考虑,顺应临床需求变化,科学调整目录,纳入更多符合临床治疗需求、具备较高临床价值的药品,并适当调出目录内已经停产及临床使用较少、副作用较大的眼科老药,进一步提升重点人群、国家重点关注眼科疾病临床一线用药的可及性。

2张喆人:超说明书用药管理亟待建章立制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上海市委原副主委张喆人建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尽快组织国内医学、药学、管理专家研究制定颁布《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办法或指导原则》,规范超说明书用药管理流程并严格执行。

他还建议国家药监局对循证证据充分、临床普遍使用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品种,组织相关学会、协会开展论证,对论证通过的品种督促相关企业及时修改药品说明书,从而减少部分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建议国家医保局对循证证据充分、临床普遍使用的超药品说明书适应证品种,组织相关学会、协会开展论证,对论证通过的品种超药品说明书适应证研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马一德:加速推动大陆创新药“走出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公管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马一德提议,把握机遇,加速推动大陆创新药“走出去”。

两会医学关注!用药管理,急救药进医保,原研药高端医疗设备研发

马一德教授

马一德表示,尽管大陆创新药产业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国际上的影响力仍未成规模,“出海”时更受制于一些发达国家依靠专利、制度等规则设置的非技术壁垒。他建议,药监部门与共建国家加强药品监管认证政策与技术交流,逐步实现临床试验数据、检验标准和结果的共享和互认,加快推动大陆创新药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上市认可和临床使用。建议相关部门建立联席工作机制,研究协调解决创新药“走出去”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政策制度、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创新药“走出去”生态体系。

4徐自强:建议将急救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畴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徐自强建议将急救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急救药品多用在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根据现有医保政策规定急诊科用药往往无法报销,价格高昂的“救命”药品,无形之中增加了患者尤其是经济困难患者的负担。

两会医学关注!用药管理,急救药进医保,原研药高端医疗设备研发

徐自强教授

5牛朝诗:加大原研药投入,破解药价贵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牛朝诗认为,破解药价贵、药品供应不足等难题,需要加大原研药的研发,抢占生物药研发先机,深化慢病药物研发,加大中药基础研究。

此外,还要提升基层用药能力。很多基层医生缺乏临床经验,都是根据老一辈经验和说明书给患者开药,无法有针对性地用对药、用上好药,导致患者治疗效果差。

6杨杰孚:提高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力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杰孚提议,对于核心高端设备,如MRI、心脏起搏器等卡脖子技术,国家应当提供特殊扶持和投入。

两会医学关注!用药管理,急救药进医保,原研药高端医疗设备研发

杨杰孚教授

他还建议,应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形成“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应用示范、市场推广”全链条创新模式,同时加强多学科的交叉深度融合。健全有利于创新产品的激励机制,建立风险保障机制,提升企业研发及生产的积极性。引进、培育一流人才,鼓励其大胆开展独创性研究与应用,并围绕其核心体系打造创新团队。鼓励使用国产设备,除了在审批流程及产品招标等方面给与“绿色通道”外,国家应当出台相应政策,逐步提高国产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比例。

7季加孚:构建医药开放创新生态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带来医药创新生态构建的建议,并呼吁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渗透。

两会医学关注!用药管理,急救药进医保,原研药高端医疗设备研发

季加孚教授

季加孚认为,医药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作用愈加显著,大陆应立足引领全球医药创新网络这一目标,聚焦进一步赢得欧美市场、一带一路国家广泛认可开展顶层设计。完善原创性高临床价值产品研发及出海策略,推动国内制药企业由本土龙头向全球创新驱动者转型。而监管机构应继续积极加入药品检查协定和药品监察检查合作计划,逐渐提高本土医药产品国际接受度。探索药物发现新思路,深度挖掘本土原创新药的价值,构建差异化创新的竞争优势,提升大陆医药产业在全球药品供应版图中的认可度。

此外,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方面,高水平创新团队是重要保障,亟待加强培养及行业重视。在高质量、高创新度团队的带领下,深入探索并发掘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更好促进政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渗透速度和成功率。

8李为民:构建“三位一体”的慢性病协同防控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今年将视线聚焦慢性病防控上,并提出构建“三位一体”的慢性病协同防控体系,即通过医保与商保协同、医院与医院间协同、线上线下协同的方式,构建三位一体的慢性病协同防控体系。

两会医学关注!用药管理,急救药进医保,原研药高端医疗设备研发

李为民教授

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的基础上,支持商业保险等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健康发展,为慢性病防控提供坚实保障,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充分发挥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职责明确、协作紧密的专病医联体,以病人为中心,实现慢性病防、诊、治、康的全程管理。线上线下结合,患者在医院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再利用互联网医疗进行随访管理,包括用药指导、复诊监测、家庭康复等,构建全链条健康护卫体系。

转载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