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兰州6月15日电(记者魏建军)"有人直接叫我'傻瓜'!你看,那个"傻瓜"又来了!"说起这么多年的志愿服务经历,'兰州好人'魏玉菊有时候会感到委屈,但让她更高兴的是,有一群丧偶的老人,都叫她'女儿'。
现年51岁的魏玉菊是兰州市土门河区锦溪西路金山志愿服务队的社区经理和负责人,2020年被评为兰州市2019年"兰州市百强好人"称号。
因为她性格直率,身材高大,在志愿服务"圈子"里,大家都叫她"卫姐";魏还曾经开着"三匹马"拉垃圾。然而,在1990年代,她是一个"小女人",开了自己的商店,是一个充满香水的理发师。
走进魏玉居家,大约70平方米的大房子,干净整洁。客厅的窗边有两张桌子,她经常躺在那里加班。"不要看我没有文化,我也是导演,"魏说,揭示了她隐藏的才华。
图为魏玉菊和同工为老人理发,和大家暖心聊天。魏建军照片
"志愿者表演、导演、编剧、策划大多是我的工作,当然也有戏剧、茶叶等混杂的作品我也拿下来了。魏说,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幕后工作却不容易。虽然有人说,"一点也不专业,但在她看来,志愿者用他们的笑容给老人带来欢乐,这就足够了。
"感觉更多的时间是帮助别人,而不是照顾你的家人。魏玉菊的话,稍稍停顿了一下。2000年,魏玉菊的情人,不幸遭遇了一场重大车祸,康复后又患上了脊髓炎、肢体三级残疾,面对家庭的突然变化,她选择了坚强。"欠得最多的是我的丈夫和孩子。
2014年5月的一天,魏玉菊像往常一样打扫了一下,看到街绿化带里有一个黑色的皮包,她捡起来打开了里面,里面装着6万元的现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说实话,我缺钱,我也犹豫了,老公需要钱治病,儿子需要钱读书......"
但最终说服她的是她善良的心。"如果我输了这么多钱,我一定是疯了!"魏宇宇试着想了想6万元老板的情况,最后决定,"这笔钱不属于我,我想尽快找到老板。"从钱包里掏出一张电话账单后,她拨打了"汇款"电话。
当老板接到魏玉菊的电话时,兴奋不已,无言以对...当老板拿出1万元向魏炜表示敬意和衷心感谢时,魏玉菊当场拒绝了。"要是我收到你这一万元,我就不付你这六万元了!"
2016年,魏某号召组建"金太阳爱心志愿者队伍",这支队伍从一开始只有几人,慢慢成长到现在的百人,他们定期开展"三关"志愿者活动,2018年被共青团七江区委授予"优秀青年志愿者组织"称号。
几十年来,她为700多人提供志愿服务,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家中,到路过的行人,环卫工人到地区环卫室的环卫工人,到住院病人的医院,到军队中的士兵,到700多人,并为该地区12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护送和其他志愿服务。
今年83岁的老人李继祥和他的老伙伴张英兰,最近终于期待"女儿"魏玉菊,像往常一样,魏玉菊和志愿者同伴王玉玲、赵贵芬、吴金怡、威海一行与老人们一起热心聊天,然后开始了他们的理发工作。随着天气逐渐变暖,李说:"给我一个光头党"!
张英兰握着魏的手,久久不肯放下,好几次想哭。虽然老人走路不容易,眼睛几乎失明,但她能感觉到这些"姑娘"对老夫妇的悉心呵护。李继祥说,社区每天中午送一份爱心午餐,剩下的就是他照顾老的同伴,"我现在就面条不能了,其他的也合起来了。"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时,魏某还组织了一批志愿者到区后街小巷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推广相关反前知识,建议居民不要出门,减少外出,通过电话挨家挨户登记,促进自我隔离,居民们厌倦了解释。
她也知道自己也是血肉之躯,有感染的危险,但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她必须始终挺身而出。不过,不幸的事情也来到了魏玉菊身上,春节期间,她的丈夫因为在上班的路上,发生了车祸,身体多处骨折,她应该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还要好好照顾好在车祸中的丈夫。
"给人们玫瑰,手有香",魏玉菊不知道这句话的由来,但她觉得这是一个志愿者一生的真实反映。尽管她有很多不满,但志愿者身份让她更加快乐。真的很累,她靠在墙上,唱了几句话,让自己振作起来,"风雨过后总是阳光明媚,请相信有彩虹......"(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