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蘭州6月15日電(記者魏建軍)"有人直接叫我'傻瓜'!你看,那個"傻瓜"又來了!"說起這麼多年的志願服務經曆,'蘭州好人'魏玉菊有時候會感到委屈,但讓她更高興的是,有一群喪偶的老人,都叫她'女兒'。
現年51歲的魏玉菊是蘭州市土門河區錦溪西路金山志願服務隊的社群經理和負責人,2020年被評為蘭州市2019年"蘭州市百強好人"稱号。
因為她性格直率,身材高大,在志願服務"圈子"裡,大家都叫她"衛姐";魏還曾經開着"三匹馬"拉垃圾。然而,在1990年代,她是一個"小女人",開了自己的商店,是一個充滿香水的理發師。
走進魏玉居家,大約70平方米的大房子,幹淨整潔。客廳的窗邊有兩張桌子,她經常躺在那裡加班。"不要看我沒有文化,我也是導演,"魏說,揭示了她隐藏的才華。
圖為魏玉菊和同工為老人理發,和大家暖心聊天。魏建軍照片
"志願者表演、導演、編劇、策劃大多是我的工作,當然也有戲劇、茶葉等混雜的作品我也拿下來了。魏說,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幕後工作卻不容易。雖然有人說,"一點也不專業,但在她看來,志願者用他們的笑容給老人帶來歡樂,這就足夠了。
"感覺更多的時間是幫助别人,而不是照顧你的家人。魏玉菊的話,稍稍停頓了一下。2000年,魏玉菊的情人,不幸遭遇了一場重大車禍,康複後又患上了脊髓炎、肢體三級殘疾,面對家庭的突然變化,她選擇了堅強。"欠得最多的是我的丈夫和孩子。
2014年5月的一天,魏玉菊像往常一樣打掃了一下,看到街綠化帶裡有一個黑色的皮包,她撿起來打開了裡面,裡面裝着6萬元的現金!"第一次看到這麼多錢,說實話,我缺錢,我也猶豫了,老公需要錢治病,兒子需要錢讀書......"
但最終說服她的是她善良的心。"如果我輸了這麼多錢,我一定是瘋了!"魏宇宇試着想了想6萬元老闆的情況,最後決定,"這筆錢不屬于我,我想盡快找到老闆。"從錢包裡掏出一張電話賬單後,她撥打了"彙款"電話。
當老闆接到魏玉菊的電話時,興奮不已,無言以對...當老闆拿出1萬元向魏炜表示敬意和衷心感謝時,魏玉菊當場拒絕了。"要是我收到你這一萬元,我就不付你這六萬元了!"
2016年,魏某号召組建"金太陽愛心志願者隊伍",這支隊伍從一開始隻有幾人,慢慢成長到現在的百人,他們定期開展"三關"志願者活動,2018年被共青團七江區委授予"優秀青年志願者組織"稱号。
幾十年來,她為700多人提供志願服務,從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的家中,到路過的行人,環衛勞工到地區環衛室的環衛勞工,到住院病人的醫院,到軍隊中的士兵,到700多人,并為該地區12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護送和其他志願服務。
今年83歲的老人李繼祥和他的老夥伴張英蘭,最近終于期待"女兒"魏玉菊,像往常一樣,魏玉菊和志願者同伴王玉玲、趙貴芬、吳金怡、威海一行與老人們一起熱心聊天,然後開始了他們的理發工作。随着天氣逐漸變暖,李說:"給我一個光頭黨"!
張英蘭握着魏的手,久久不肯放下,好幾次想哭。雖然老人走路不容易,眼睛幾乎失明,但她能感覺到這些"姑娘"對老夫婦的悉心呵護。李繼祥說,社群每天中午送一份愛心午餐,剩下的就是他照顧老的同伴,"我現在就面條不能了,其他的也合起來了。"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時,魏某還組織了一批志願者到區後街小巷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通過多種方式推廣相關反前知識,建議居民不要出門,減少外出,通過電話挨家挨戶登記,促進自我隔離,居民們厭倦了解釋。
她也知道自己也是血肉之軀,有感染的危險,但作為一名社群工作者,她必須始終挺身而出。不過,不幸的事情也來到了魏玉菊身上,春節期間,她的丈夫因為在上班的路上,發生了車禍,身體多處骨折,她應該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還要好好照顧好在車禍中的丈夫。
"給人們玫瑰,手有香",魏玉菊不知道這句話的由來,但她覺得這是一個志願者一生的真實反映。盡管她有很多不滿,但志願者身份讓她更加快樂。真的很累,她靠在牆上,唱了幾句話,讓自己振作起來,"風雨過後總是陽光明媚,請相信有彩虹......"(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