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毛主席到武汉后,说:无论什么时候,李达都可以来见我

作者:历史客栈

1921年6月,马林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来到上海,会见了上海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李达。

当时,陈独秀正在广州,李达担任上海党组织负责人,接见马林,向他汇报上海党组织的情况。

毛主席到武汉后,说:无论什么时候,李达都可以来见我

马林充分肯定了上海党组织的发展,并建议在全国共产党内建立共产主义团体,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澄清党纲和全国领导等问题。李达立即联系广州的陈独秀和北京的李大昭,商讨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陈独秀和李大秀同意,李达将首先组织一个筹备小组,开始筹备会议。李达立即与上海的战友们一起工作。

在为代表们的招待、会议地点和一些会议的议程材料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李达开始以信件的形式向全国各地的共产党团体发出通知,由于当时情况的严重性,只要求集团派两名代表参加会议, 并没有说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当时,这些团体缺乏活动资金,共产国际支持部分,李达用这笔资金给每个代表送了100元作为公路通行费。李达把信寄给了湖南共产党组的收件人,是毛主席在长沙,毛主席把信交给了湖南共产党组,最后,湖南共产党组决定派他和何树恒去上海开会。

毛主席到武汉后,说:无论什么时候,李达都可以来见我

毛主席和李达是湖南人,有着共同的追求,两人相遇后,李达称毛主席为"润",毛主席称李达为"海明兄弟",两人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共同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

毛主席和李达有40多年的革命友谊,举个例子。

1956年夏天,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到武汉,为了方便工作,湖北省派出省委副秘书长梅白与毛主席一起工作。

梅白刚到毛主席身边的第一天,毛主席微笑着给他定了一条规矩,对他说:"小梅,你们省委为我制定了很多'规矩',这是一件好事,我也要遵守。但是,我有一个要求,不必回顾一切,不必研究一切,特别是有一个人来看我,无论何时,除非我去厕所,可以随时来看我,你不能停下来。"

梅白隐约知道毛主席在说什么,问道:"你我提到的这个人是武汉大学校长李达同志吗?""

毛主席听了,笑了笑,指着他说:"你很快就明白了意图!""

毛主席到武汉后,说:无论什么时候,李达都可以来见我

毛主席抽了一口烟,对梅白说:"你可能不认识李达,他是我们党的主要准备者和组织者,我们党的第一任宣传主任,中间遇到了一些挫折,但他信仰极其坚定,一直坚持弘扬马克思主义。"

那么,毛主席所说的"一些挫折"指的是什么样的挫折呢?

中共第二次会议后,李达和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内合作,共产党是否加入国民党等问题都有激烈的争论,陈独秀发脾气,说要解雇他,李达受不了这种愤怒,再加上他长期专横跋扈陈独秀的样子,显得很糟糕, 只是宣布了派对。

但是,李大同党只是对陈独秀等人不满,对共产主义没有意见,所以即使党分裂了,它仍在继续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1927年,毛主席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研讨会时,还邀请李克强到广州讲授马克思主义。

毛主席到武汉后,说:无论什么时候,李达都可以来见我

此后,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达到了顶峰,出版了《辩证唯物主义教程》、《经济纲要》和《社会学纲要》三本书。

毛主席在陕北长征中获胜后,李拿督把这三本书交给他,毛主席看了又爱,读了10遍《社会学纲要》,称赞它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后来,毛主席在延安讲到马克思主义时,不止一次地向社会推荐了李达的三本书,并把它们介绍给大家:"李达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在理论圈,就像鲁迅在文艺圈一样。"

1939年,李达受冯玉祥的邀请到重庆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周恩来把这个消息传给毛主席,毛主席和周恩来商量,派李达的学生去见李达,征求意见,是否愿意来延安。

李达离开晚会这么多年,一直想回到党的怀抱,他马上说:"只要有一碗饭吃,我就想去!""

不过,当时周恩来因为在国外的待遇,其立场被博谷负责,博谷却把李达的话误读了,以为他是在谈论条件,并没有同意他去延安。就这样,李达重回党怀抱的机会,就错失了。

毛主席到武汉后,说:无论什么时候,李达都可以来见我

周恩来回来了,知道了消息,波谷的做法很不解,问他:"李达意味着无条件地回到党的怀抱,你怎么能理解条件呢?""

1948年,解放战争如火如荼,新中国的建立近在咫尺,毛主席想到李达,他写了一封信,为了保密,毛主席在信中说:"我哥哥是公司的赞助商之一,公司正在蓬勃发展,期待哥哥参与行动。"

1949年3月,毛主席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住在香山双清别墅,李达也来到北平,住在毛主席的住所,两人经常在那里进行长时间的夜谈。

1949年底,在中央人民政府的让步下,李达重新入党,26年后,终于回到了党的怀抱。

后来,李达担任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1966年去世,享年76岁。

(参考资料:《李大川》《尹黄春秋》《文化史博览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