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到武漢後,說:無論什麼時候,李達都可以來見我

作者:曆史客棧

1921年6月,馬林作為共産國際的代表來到上海,會見了上海黨組織的創始人之一李達。

當時,陳獨秀正在廣州,李達擔任上海黨組織負責人,接見馬林,向他彙報上海黨組織的情況。

毛主席到武漢後,說:無論什麼時候,李達都可以來見我

馬林充分肯定了上海黨組織的發展,并建議在全國共産黨内建立共産主義團體,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澄清黨綱和全國上司等問題。李達立即聯系廣州的陳獨秀和北京的李大昭,商讨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陳獨秀和李大秀同意,李達将首先組織一個籌備小組,開始籌備會議。李達立即與上海的戰友們一起工作。

在為代表們的招待、會議地點和一些會議的議程材料做好了一切準備之後,李達開始以信件的形式向全國各地的共産黨團體發出通知,由于當時情況的嚴重性,隻要求集團派兩名代表參加會議, 并沒有說要召開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當時,這些團體缺乏活動資金,共産國際支援部分,李達用這筆資金給每個代表送了100元作為公路通行費。李達把信寄給了湖南共産黨組的收件人,是毛主席在長沙,毛主席把信交給了湖南共産黨組,最後,湖南共産黨組決定派他和何樹恒去上海開會。

毛主席到武漢後,說:無論什麼時候,李達都可以來見我

毛主席和李達是湖南人,有着共同的追求,兩人相遇後,李達稱毛主席為"潤",毛主席稱李達為"海明兄弟",兩人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共同為共産主義理想而努力。

毛主席和李達有40多年的革命友誼,舉個例子。

1956年夏天,毛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次到武漢,為了友善工作,湖北省派出省委副秘書長梅白與毛主席一起工作。

梅白剛到毛主席身邊的第一天,毛主席微笑着給他定了一條規矩,對他說:"小梅,你們省委為我制定了很多'規矩',這是一件好事,我也要遵守。但是,我有一個要求,不必回顧一切,不必研究一切,特别是有一個人來看我,無論何時,除非我去廁所,可以随時來看我,你不能停下來。"

梅白隐約知道毛主席在說什麼,問道:"你我提到的這個人是武漢大學校長李達同志嗎?""

毛主席聽了,笑了笑,指着他說:"你很快就明白了意圖!""

毛主席到武漢後,說:無論什麼時候,李達都可以來見我

毛主席抽了一口煙,對梅白說:"你可能不認識李達,他是我們黨的主要準備者群組織者,我們黨的第一任宣傳主任,中間遇到了一些挫折,但他信仰極其堅定,一直堅持弘揚馬克思主義。"

那麼,毛主席所說的"一些挫折"指的是什麼樣的挫折呢?

中共第二次會議後,李達和陳獨秀在中國共産黨内合作,共産黨是否加入國民黨等問題都有激烈的争論,陳獨秀發脾氣,說要解雇他,李達受不了這種憤怒,再加上他長期專橫跋扈陳獨秀的樣子,顯得很糟糕, 隻是宣布了派對。

但是,李大同黨隻是對陳獨秀等人不滿,對共産主義沒有意見,是以即使黨分裂了,它仍在繼續從事馬克思主義研究。1927年,毛主席在廣州主持農民運動研讨會時,還邀請李克強到廣州講授馬克思主義。

毛主席到武漢後,說:無論什麼時候,李達都可以來見我

此後,李達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達到了頂峰,出版了《辯證唯物主義教程》、《經濟綱要》和《社會學綱要》三本書。

毛主席在陝北長征中獲勝後,李拿督把這三本書交給他,毛主席看了又愛,讀了10遍《社會學綱要》,稱贊它是"中國人自己寫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

後來,毛主席在延安講到馬克思主義時,不止一次地向社會推薦了李達的三本書,并把它們介紹給大家:"李達是一個真實的人,他在理論圈,就像魯迅在文藝圈一樣。"

1939年,李達受馮玉祥的邀請到重慶教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周恩來把這個消息傳給毛主席,毛主席和周恩來商量,派李達的學生去見李達,征求意見,是否願意來延安。

李達離開晚會這麼多年,一直想回到黨的懷抱,他馬上說:"隻要有一碗飯吃,我就想去!""

不過,當時周恩來因為在國外的待遇,其立場被博谷負責,博谷卻把李達的話誤讀了,以為他是在談論條件,并沒有同意他去延安。就這樣,李達重回黨懷抱的機會,就錯失了。

毛主席到武漢後,說:無論什麼時候,李達都可以來見我

周恩來回來了,知道了消息,波谷的做法很不解,問他:"李達意味着無條件地回到黨的懷抱,你怎麼能了解條件呢?""

1948年,解放戰争如火如荼,新中國的建立近在咫尺,毛主席想到李達,他寫了一封信,為了保密,毛主席在信中說:"我哥哥是公司的贊助商之一,公司正在蓬勃發展,期待哥哥參與行動。"

1949年3月,毛主席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住在香山雙清别墅,李達也來到北平,住在毛主席的住所,兩人經常在那裡進行長時間的夜談。

1949年底,在中央人民政府的讓步下,李達重新入黨,26年後,終于回到了黨的懷抱。

後來,李達擔任武漢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院長,1966年去世,享年76歲。

(參考資料:《李大川》《尹黃春秋》《文化史博覽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