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外墙外侧模板互爬
这种方法是取消了爬升支架,采取甲、乙两种大模板互为依托,用提升设备和爬杆使两种相邻模板互相交替爬升。
外墙外侧模板分成A型和B型两种。A型模板宽0.9m,高6.3m,布置在内外墙交接处的外侧及大开间外墙外侧的中央;B型模板宽2.6~3.0m,高3m,与A型模板交替布置,见下图。
图:无架爬模平面布置示意图
(1)组成与构造
1)模板:模板分A、B两种,A型模板为窄板,高度要大于两个层高;B型模板要按建筑物外墙尺寸配制,高度均略大于层高,与下层外墙稍有搭接,避免漏浆和错台(图-1)。两种模板交替布置,A模布置在外墙与内墙交接处,或大开间外墙的中部(图-2)。每块模板的左右两侧均拼接有调节板缝钢板,以调整板缝,并使模板端部形成轨槽,以利于模板的爬升。模板背面设有竖向背楞,作为模板爬升的依托,并能加强模板的整体刚度。内侧为一般大模板,内、外模板用φ16穿墙螺栓连接固定。模板爬升时,要依靠其相邻的模板与墙体的拉接来抵抗爬升时的外张力,所以要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刚度。
图-1无架爬模示意图
1-模板;2-千斤顶;3-三角爬架;4-卡座;5-安全网;
6-平台挑架;7-爬杆;8-支撑;9-“生根”背楞;10-连接板
图-2无架爬模立面示意图
1-“生根”背楞;2-连接板;3-千斤顶;4-A型模板;
5-B型模板;6-三角爬架;7-爬杆;8-卡座
在B型模板的下面用竖向背楞作生根处理。背楞紧贴于墙面,并用φ22螺栓固定在下层墙体上。背楞上端设连接板,用以支撑上面的模板,并解决模板和生根背楞的连接,同时也用以调节生根背楞的水平标高,使背楞螺孔与穿墙螺的孔位置能相吻合。连接板与模板。
2)爬升装置:爬升装置由三角爬架、爬杆、卡座和液压千斤顶组成,见图-1和图-2。
三角爬架插在模板上口两端套筒内,套筒用“U”形螺栓与竖向背楞连接。三角爬架可以自由回转,其作用是支承卡座和爬杆。
爬杆用直径为25mm的圆钢制成,长303cm,上端用卡座固定,支承在三角爬架上,爬升时处于受拉状态。
每块模板安装两台液压千斤顶,最大起重量为3.5t。A型模板的千斤顶安装在模板中间偏下处,B型模板安装在模板上口两端。供油系统采用齿轮泵(额定压力10N/mm2,排油量48L/min),用高压胶管作油管。
3)操作平台挑架:操作平台用三角挑架作支撑,安装在B型模板竖向背楞和它下面的生根背楞上,上下放置三道,见图-1。上面铺脚手板,外侧设护身栏和安全网。上、中层平台供安装、拆除模板时使用,并在中层平台上加设模板支撑一道,使模板、挑架和支撑形成稳固的整体,并用来调整模板的角度,也便于拆模时松动模板;下层平台供修理墙面用。A型模板不设平台挑架。
(2)爬模的组装与就位
1)爬模的组装在地面进行,即将模板、三角爬架、千斤顶等一并在地面组装好。组装好的模板用2m靠尺检查,其板面平整度不得超过2mm,对角线偏差不得超过3mm,要求各部位的螺栓连接紧固。
2)由于B型模板要支设在“生根”背楞和连接板上,故可先采用大模板常规施工方法完成首层结构,然后再安装爬升模板。
3)A、B型模板按图-3的要求交替布置。先安设B型模板下部的“生根”背楞和连接板。“生根”背楞用φ22穿墙螺栓与首层已浇筑墙体拉结,再安装中间一道(见图-1)。平台挑架,加设支撑,铺好平台板。然后吊运B型模板,置于连接板上,并用螺栓连接。同时利用中间一道平台挑梁设临时支撑,校正稳固模板。
图-3无架爬模施工爬升程序
(a)模板就位,浇筑混凝上;(b)A型模板爬升;
(c)B型模板爬升就位,浇筑混凝土,回复(a)
4)首次安装A型模板时,由于模板下端无“生根”背楞和连接板,可用临时方木支托,用临时支撑校正稳固,随即涂刷脱模剂和绑扎钢筋,安装门窗洞口模板。
5)外墙内侧模板吊运就位后,即用穿墙螺栓将内、外侧模板紧固,并校正其垂直度。
6)最后安装上、下两道平台挑架、铺放平台板,挂好安全网,即可浇筑混凝土。
(3)爬升要点
1)爬升前,先松开穿墙螺栓,拆除内模板,并使外墙外侧A、B型模板与混凝土墙体脱离。然后将B型模板上口的穿墙螺栓重新装入并紧固。
2)调整B型模板三角爬架的角度,装上爬杆,用卡座卡紧。爬杆的下端穿入A型模板中部的千斤顶中。
3)拆除A型模板底部的穿墙螺栓,装好限位卡,启动液压泵,将A型模板爬至预定高度,随即用穿墙螺栓与墙体固定。
4)A型模板爬升后,再爬升B型模板。首先松开卡座,取出B型模板上的爬杆。然后调整A型模板三角爬架的角度,装上爬杆,用卡座卡紧。爬杆下端穿入B型模板上端的千斤顶中,再拆除B型模板上口的穿墙螺栓,使模板与墙体脱离,装好限位卡,启动液压泵,将B型模板升至预定高度并加以固定。
5)校正A、B两种模板,安装好内模板,装好穿墙螺栓并紧固,即可浇筑混凝土。
6)施工时,应使每个流水段内的B型模板同时爬升,不得单块模板爬升。
模板的爬升,可以安排在楼板支模、绑钢筋的同时进行。所以这种爬升方法,不占用施工工期,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
2.电梯井筒体内侧模板互爬
以电梯井筒内模,采用无架液压爬模为例,共爬升19层。
井筒内模分A、B、C三种类型,由4块大模板(A型和B型各2块)和4块小角模组成,用4排φ16mm穿墙螺栓与外侧一般大模板固定。模板布置见下图。
图: 模板布置示意图
在A型、B型内模竖肋之下设背楞,用φ22mm穿墙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墙上,通过连接板支托上部模板。爬升装置见下图。
图: 爬升装置
1-三角爬架;2-卡座;3-千斤顶;4-连接板;5-爬杆;6-背楞
爬升前,先松动A型和B型穿墙螺栓,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再将B型模板上口的一排穿墙螺栓重新拧紧。调整B型模板上的三角爬架角度,装上爬杆,用卡座卡紧,爬杆的下端穿入A型模下端的千斤顶内。拆除A型模板的穿墙螺栓及与A型模板之间的连接件,吊出外模,装限位卡,接通电源,启动液压泵,爬升A型模板至规定标高。装入A型模板下部背楞的穿墙螺栓,初步固定A型模板。
B型模板的爬升与A型模板相同。
C型角模以A、B型大模板为依托,采用手动捯链提升。此外,可将C型角模与A、B型大模板悬挂柔性连接,在爬升A、B型模板的同时,将C型模板提升到规定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