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模闆與模闆互爬

模闆與模闆互爬

1.外牆外側模闆互爬

這種方法是取消了爬升支架,采取甲、乙兩種大模闆互為依托,用提升裝置和爬杆使兩種相鄰模闆互相交替爬升。

外牆外側模闆分成A型和B型兩種。A型模闆寬0.9m,高6.3m,布置在内外牆交接處的外側及大開間外牆外側的中央;B型模闆寬2.6~3.0m,高3m,與A型模闆交替布置,見下圖。

模闆與模闆互爬

圖:無架爬模平面布置示意圖

(1)組成與構造

1)模闆:模闆分A、B兩種,A型模闆為窄闆,高度要大于兩個層高;B型模闆要按建築物外牆尺寸配制,高度均略大于層高,與下層外牆稍有搭接,避免漏漿和錯台(圖-1)。兩種模闆交替布置,A模布置在外牆與内牆交接處,或大開間外牆的中部(圖-2)。每塊模闆的左右兩側均拼接有調節闆縫鋼闆,以調整闆縫,并使模闆端部形成軌槽,以利于模闆的爬升。模闆背面設有豎向背楞,作為模闆爬升的依托,并能加強模闆的整體剛度。内側為一般大模闆,内、外模闆用φ16穿牆螺栓連接配接固定。模闆爬升時,要依靠其相鄰的模闆與牆體的拉接來抵抗爬升時的外張力,是以要保證模闆有足夠的剛度。

模闆與模闆互爬

圖-1無架爬模示意圖

1-模闆;2-千斤頂;3-三角爬架;4-卡座;5-安全網;

6-平台挑架;7-爬杆;8-支撐;9-“生根”背楞;10-連接配接闆

模闆與模闆互爬

圖-2無架爬模立面示意圖

1-“生根”背楞;2-連接配接闆;3-千斤頂;4-A型模闆;

5-B型模闆;6-三角爬架;7-爬杆;8-卡座

在B型模闆的下面用豎向背楞作生根處理。背楞緊貼于牆面,并用φ22螺栓固定在下層牆體上。背楞上端設連接配接闆,用以支撐上面的模闆,并解決模闆和生根背楞的連接配接,同時也用以調節生根背楞的水準标高,使背楞螺孔與穿牆螺的孔位置能相吻合。連接配接闆與模闆。

2)爬升裝置:爬升裝置由三角爬架、爬杆、卡座和液壓千斤頂組成,見圖-1和圖-2。

三角爬架插在模闆上口兩端套筒内,套筒用“U”形螺栓與豎向背楞連接配接。三角爬架可以自由回轉,其作用是支承卡座和爬杆。

爬杆用直徑為25mm的圓鋼制成,長303cm,上端用卡座固定,支承在三角爬架上,爬升時處于受拉狀态。

每塊模闆安裝兩台液壓千斤頂,最大起重量為3.5t。A型模闆的千斤頂安裝在模闆中間偏下處,B型模闆安裝在模闆上口兩端。供油系統采用齒輪泵(額定壓力10N/mm2,排油量48L/min),用高壓膠管作油管。

3)操作平台挑架:操作平台用三角挑架作支撐,安裝在B型模闆豎向背楞和它下面的生根背楞上,上下放置三道,見圖-1。上面鋪腳手闆,外側設護身欄和安全網。上、中層平台供安裝、拆除模闆時使用,并在中層平台上加設模闆支撐一道,使模闆、挑架和支撐形成穩固的整體,并用來調整模闆的角度,也便于拆模時松動模闆;下層平台供修理牆面用。A型模闆不設平台挑架。

(2)爬模的組裝與就位

1)爬模的組裝在地面進行,即将模闆、三角爬架、千斤頂等一并在地面組裝好。組裝好的模闆用2m靠尺檢查,其闆面平整度不得超過2mm,對角線偏差不得超過3mm,要求各部位的螺栓連接配接緊固。

2)由于B型模闆要支設在“生根”背楞和連接配接闆上,故可先采用大模闆正常施工方法完成首層結構,然後再安裝爬升模闆。

3)A、B型模闆按圖-3的要求交替布置。先安設B型模闆下部的“生根”背楞和連接配接闆。“生根”背楞用φ22穿牆螺栓與首層已澆築牆體拉結,再安裝中間一道(見圖-1)。平台挑架,加設支撐,鋪好平台闆。然後吊運B型模闆,置于連接配接闆上,并用螺栓連接配接。同時利用中間一道平台挑梁設臨時支撐,校正穩固模闆。

模闆與模闆互爬

圖-3無架爬模施工爬升程式

(a)模闆就位,澆築混凝上;(b)A型模闆爬升;

(c)B型模闆爬升就位,澆築混凝土,回複(a)

4)首次安裝A型模闆時,由于模闆下端無“生根”背楞和連接配接闆,可用臨時方木支托,用臨時支撐校正穩固,随即塗刷脫模劑和綁紮鋼筋,安裝門窗洞口模闆。

5)外牆内側模闆吊運就位後,即用穿牆螺栓将内、外側模闆緊固,并校正其垂直度。

6)最後安裝上、下兩道平台挑架、鋪放平台闆,挂好安全網,即可澆築混凝土。

(3)爬升要點

1)爬升前,先松開穿牆螺栓,拆除内模闆,并使外牆外側A、B型模闆與混凝土牆體脫離。然後将B型模闆上口的穿牆螺栓重新裝入并緊固。

2)調整B型模闆三角爬架的角度,裝上爬杆,用卡座卡緊。爬杆的下端穿入A型模闆中部的千斤頂中。

3)拆除A型模闆底部的穿牆螺栓,裝好限位卡,啟動液壓泵,将A型模闆爬至預定高度,随即用穿牆螺栓與牆體固定。

4)A型模闆爬升後,再爬升B型模闆。首先松開卡座,取出B型模闆上的爬杆。然後調整A型模闆三角爬架的角度,裝上爬杆,用卡座卡緊。爬杆下端穿入B型模闆上端的千斤頂中,再拆除B型模闆上口的穿牆螺栓,使模闆與牆體脫離,裝好限位卡,啟動液壓泵,将B型模闆升至預定高度并加以固定。

5)校正A、B兩種模闆,安裝好内模闆,裝好穿牆螺栓并緊固,即可澆築混凝土。

6)施工時,應使每個流水段内的B型模闆同時爬升,不得單塊模闆爬升。

模闆的爬升,可以安排在樓闆支模、綁鋼筋的同時進行。是以這種爬升方法,不占用施工工期,有利于加快工程進度。

2.電梯井筒體内側模闆互爬

以電梯井筒内模,采用無架液壓爬模為例,共爬升19層。

井筒内模分A、B、C三種類型,由4塊大模闆(A型和B型各2塊)和4塊小角模組成,用4排φ16mm穿牆螺栓與外側一般大模闆固定。模闆布置見下圖。

模闆與模闆互爬

圖: 模闆布置示意圖

在A型、B型内模豎肋之下設背楞,用φ22mm穿牆螺栓固定在混凝土牆上,通過連接配接闆支托上部模闆。爬升裝置見下圖。

模闆與模闆互爬

圖: 爬升裝置

1-三角爬架;2-卡座;3-千斤頂;4-連接配接闆;5-爬杆;6-背楞

爬升前,先松動A型和B型穿牆螺栓,使模闆與混凝土脫離,再将B型模闆上口的一排穿牆螺栓重新擰緊。調整B型模闆上的三角爬架角度,裝上爬杆,用卡座卡緊,爬杆的下端穿入A型模下端的千斤頂内。拆除A型模闆的穿牆螺栓及與A型模闆之間的連接配接件,吊出外模,裝限位卡,接通電源,啟動液壓泵,爬升A型模闆至規定标高。裝入A型模闆下部背楞的穿牆螺栓,初步固定A型模闆。

B型模闆的爬升與A型模闆相同。

C型角模以A、B型大模闆為依托,采用手動捯鍊提升。此外,可将C型角模與A、B型大模闆懸挂柔性連接配接,在爬升A、B型模闆的同時,将C型模闆提升到規定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