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完美真空里的白日梦——读莱姆《完美的真空》

此书采用和《莱姆狂想曲》一样的写作方式,给虚构的书写书评,不像常规的小说,《莱姆狂想曲》尚保留了科幻的特点,而《完美的真空》的16篇作品,大都远离了科技和幻想的套路,成了反思、讽刺人类社会的哲学思辨,如果单看本书,是不会给莱姆贴上“科幻作家”标签的,此时的莱姆,更像一个哲学家或讽刺作家,他用科幻小说般的玄思妙想,解剖身边的现实社会,揭示文化的错误和人世的荒诞,用满满的现实感,撩拨人类整体麻木状态下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敏感神经,并报之嘿嘿的冷笑。

此前所读莱姆作品,我都将主题概括为一个词:《索拉里斯星》——回忆、《未来学大会》——展望、《伊甸》——接触,《无敌号》——尊重,《其主之声》——反思,《惨败》——绝望,《莱姆狂想曲》——自黑。《完美的真空》有反思、有自黑、有绝望, 该如何概括它呢?有啦!这次用三个字概括,而且引用莱姆自己的评价——白日梦。

梦有千千结。我们不必像弗洛伊德那样刨根问底,非要给梦一个现实的解读,不妨放松身心,跟着莱姆在完美的真空里,做一次丰富多彩的白日梦。

——反讽刺梦。综观16篇作品,莱姆似乎找到了一个表达自己对宇宙、人类、人生、文化等等看法的出口,用虚拟书评的方式进行自由发挥,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和讥讽,于嬉笑怒骂中引人深思。《性爆发》讲述人类由放纵情欲到阳萎失欲,最后进化成无性生物。《小队长路易十六》是讲一个逃到南美的纳粹分子,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小王国,里面充满狡诈、欺骗、凶残,最终走向灭亡。《“自制图书”》是对胡乱改造历史文化遗产、无价值图书泛滥的抨击和讽刺。《伊塔卡的奥德修》尖锐地指出,那些青史留名的天才,不过是二等天才,顶级天才是远离人类的。《你》讽刺的是文学取悦读者或故意忽悠读者,认为“作家反抗文学服务起义的唯一真正一致的形式就是沉默”。《生命股份有限公司》是设想生命的过程全都被电脑代数运算控制,从物质到精神,全是可以购买的商品,人生已不再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知性。在这些夸张的氛围中,你不难发现现实社会的投影,现实与魔幻,总是相通的,应该是互为镜子的一种关系吧。

——以梦说梦。《鲁滨逊家庭》如同南柯一梦,主人公塞尔鸠什落难荒岛,过起鲁滨逊的生活,先后遇到了幽灵般的仆人和叫作“星期三”的小姑娘,在有人相伴但难掩孤独的环境中,他思考着“让梦服务于清醒状态,用梦殖民清醒状态”,最终,却感悟到“在那永远不会放过我们的清醒之中,除了死亡,没有其他的唤醒方式。”《一无所有,或曰后果》有些不知所云,在反复强调该书作者不走寻常路的同时,书评中却假设了一个传统的小说写法,称主人公“好像他是那个进入某人梦乡的人,而且多亏那个做梦者他才暂时存在”。这还是一个梦与现实互证的哲学思考,和庄周梦蝶一个路数,几千年过去了,困扰人类的,还不过是那几个老掉牙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名著引梦。由名著引发出虚拟的作品,在此书中出现三次。《鲁滨逊家庭》源自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吉伽美什》算是致敬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白痴》无疑是由陀翁引起的。源于名著,突破名著,是这三篇奇文的特点。《鲁滨逊家庭》主人公的欲望明显多于原著中的鲁滨逊,思想的突围与挣扎似乎更强烈。《吉伽美什》一些比较污秽的念头,比《尤利西斯》最后 一章不遑多让,但它却力图表达“人的命运作为一场战斗,无可避免地走向失败”的终极意义。《白痴》谈爱、谈创作,并对陀斯妥耶夫斯基进行抨击。可以说,在肯定与否定的交错中,莱姆把这些名著当成工具,讲述着自己的梦话。

——深思成梦。作为科幻大家,对于未来的思考已成了莱姆的习惯,沉思的结果,往往成为未来学探索的问路石子。《恕不伺候》说的是造人学,关于人造“类人”的思考,与后来的作品《泥人十四》相呼应,是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预想之作。莱姆借此文表达了自己对“类人”的看法:“它在创造和决策方面也将是完美的,但无法成为人类,因为它缺乏人类‘神秘的深度’,人类内部的‘复杂性’,人类迷宫般的本性......”《宇宙深化新论 》以诺贝尔奖得主致辞的形式写出,是本书最具科幻小说性质的作品,文章认为,宇宙在120多亿年前就有了第一批生命,人类的早期文明劳动成果,就围绕在人类身边,我们只是没意识到而已。和处于胚胎文明阶段的地球文明需要技术工具不同,拥有10亿年历史的文明不使用任何工具,“它的工具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法则。”莱姆的这个观点,和中国古代哲学混沌、道法自然等遥相呼应,大有李白的诗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长如此。”

——狂人说梦。《类启示录》《文化是错误》《生命的不可能性》这三篇都有点饶舌,有反思、有反讽,好像一个看不惯世事的狂人、痴人,说长道短,识者自知,不怕路人笑我癫。以《类启示录》的观点,所谓文明的成果,大多是一堆无用的垃圾,“可怕的文明机器,在启动之后就成了众缪斯的机械挤奶器。”《文化是错误》更是挖苦人类文化成果的集大成者,书中直言:“人类集体是因为错误、纰漏、失败、过失、谬误和误解才创造了文化。”“人们用文化为自己建起围墙,根据文化的设定扭曲了世界的图景,几千年后又发现,他们在这监狱里并不十分自在。”“文化是错误”“打倒进化”之类的口号式语言,越发显出狂人的气质。《生命的不可能性》绝对会让你看得心烦,一个人的诞生,确实存在极大的偶然性,但当作者从主人公的父母相遇开始往前捯,把个人、家庭、社会、历史各种偶然的影响因素都煞有介事地拉到一起的时候,一个人的诞生成了一个无穷无尽的偶然组成的线团,扯不断理不清,生生把你整晕弄蒙,听痴人讲经,听者最终也成了痴人。

中国当代的科幻作品我看得很少,不妨拿古代有关梦的作品比较一下。中国明清文学中,梦的题材不可胜数,如汤显祖“临川四梦”,《聊斋志异》中的《画壁》《席方平》等,当然,还少不了以梦为题的《红楼梦》。这些小说都是借梦发挥,反映现实的痛苦与无奈,融入了佛道的因果、轮回、无为等观念。《完美的真空》《莱姆狂想曲》则是以上帝和科幻为经纬,反思过往,展望未来,宗教与科学一般情况下是势不两立的,但在莱姆的这些虚构作品中,二者达成了最大的和谐,成为莱姆脑洞大开的基地,点火,发射,任由思绪向无穷的远方飞扬。

白日做梦,以梦为马。莱姆的思想总是那么天马行空,说出来则如水银泻地,宛如完美的真空中,一朵永不凋谢的梦幻之花。

让我们和莱姆,一起入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