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浙江杭州打造外籍青年人才“朋友圈”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我不是新杭州人,我是杭州人!"2019年,余恒成功获得中国绿卡,这对于他在中国13年后的热烈认可,"我可以作为中国人参加社交活动,这是我的家。

林德工程亚太区首席财务官余恒本可以选择在其他国家生活,但正是因为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杭州宜居生活环境的热爱,开放的商业环境和扎根于杭州,推动林德集团在杭州设立亚太工程总部。也是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在浙江的首个区域总部。

据统计,杭州已连续10年入围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十大城市,仅2019年净流入量就达到50万,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一批像宇恒这样的年轻科技人才相继来到杭州,在杭州扎根。

"'将全世界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并加以利用'。疫情期间,杭州市项目申报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杭州市外国专家局局长傅力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从找人才到杭州,再到现在吸引人才来杭州,这是杭州成功打造全球科技人才'朋友圈'的表现。"

一个人开一大块

20世纪90年代,浙江华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只是富春江畔一个简陋的小作坊,但现在却是富阳创新发展新图景的关键一环,其生产的"无敌"牌赛艇是赛艇制造领域唯一的中国品牌。

回顾华莹创业发展的历史,不能被一个人绕过,那就是来自德国首席专家克劳斯。

1994年,华盈创始人兼董事长熊昌友带着公司的划艇到国外展出,被德国同行指责抄袭设计。不服气的熊昌友发现当时的赛艇主席、国际田径联合会前联合会装备委员会主席、国际赛艇大师克劳斯"大喊冤枉","我们买不起欧美企业生产的赛艇,自然不能在中国普及赛艇。

熊长友的话触动了克劳斯,他来到中国,在发展战略、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和整改,为中方的雄鹰带来了转型发展的第一缕曙光,他自己也获得了中国政府的友谊奖。

"一人驱动大面积"的效益在中鹰不断升级,受到全球智能计划的吸引,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等13个国家的航运业国外高端人才到中鹰,并培养了60多名中国本土游艇设计人才。

来自澳大利亚的游艇专家约翰·查尔斯(John Charles)就是其中之一。"杭州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城市,我在这里玩得很开心。在谈到杭州的各种防疫措施时,他在厂房里忙得不可开交,他甚至称赞道:"干得好"。

"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地方,我决心在中国生活5到10年。来自哈萨克斯坦的Nao放弃了继续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的机会,选择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攻读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国际人才站的帮助下,她在低城成立了一家新媒体营销公司,"希望未来能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与世界接轨"。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杭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据杭州市外资管理厅统计,自2012年以来,杭州大力推行"115"引进外资情报计划,共支持引进1891个项目高端专家,其中,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的11项。

孵化器辐射数千万人

"在疫情爆发期间,我们开发了用于核酸检测的便携式测试仪。陈先生和陈太太小时候移民到瑞典,从瑞典回到杭州开始自己的事业。在陈思看来,杭州已经成为年轻人创新发展的沃土。

陈思的创业团队位于高新区(河畔),借助省级优秀创意空间"贝壳社会"逐渐孵化出来。

"我们希望帮助最优秀的企业家实现他们的梦想,并成功孵化了百事可乐和玉泽生物等项目。八年前,蒋慧霞创立了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壳牌社会"。在她看来,未来的创业者必须有国际视野,这是回流人才的优势。

"每年吸引超过30,000名年轻人,超过30,000名本科生。"高新区(河滨)在市级及以上有102个孵化器,其中27个在国家一级,"高新区(滨江)科技局副局长于凯华告诉记者。组建了以阿里系、浙江省商务部、大学部、返乡为主体的"新四军"创新创业团队。"

引进人才,下一步就是留住人才。高新区(滨江)人才办公室党委人才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周英飞以"5050计划"为榜样,向记者介绍了该区的人才引进政策。

"5050计划"是2010年在浙江省启动的首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经历了三次迭代升级。从最初的"培养50个国家人才计划人才,培养贸易总收入超过1000万家的企业50家",到2016年"培养50个空壳社会式人才创造空间,设立50个人才基金",到2021年,"5050计划"迎来了3.0版:扩大资金范围,支持周期从3-5年增加到7年, 在免费资金的基础上增加政府投资。

"高新区(河边)人才政策的制定与时俱进,我们制定了'三新人才',即新业务、新经济、新领域,支撑对象不再局限于科技人才。"周英飞说。

"杭州尤其鼓励规模较小的公司聘请外国专家,政府提供资金补贴,让一些陷入资本限制的公司尝到技术创新的滋味。富力告诉记者,近年来,杭州不断筑巢吸引凤凰,打造青年才俊"引力场",建立了5个国家级、8级省级、37级市级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和推广基地。

服务之心创造扎根的感觉

在江干区乾云国际人才社区正对面的钱江贝丝外国儿童学校,记者看到学校有一个黑匣子专业剧院、一个圆形剧场和一个可以提供3万多本中英文图书的图书馆。

这是一所美式学校,致力于江干甚至杭州外国人子女的教育。校长艾伦·威尔金森(Alan Wilkinson)在教育领域工作了20多年,并受邀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外国专家招待会。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他说,来自美国、法国、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因此如何平衡各国家长教育的理念已成为教学的重点,"疫情期间,为了让学生了解他们所居住的地方正在发生什么, 增强社区融合意识,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融入中国抗疫故事。

"与国际社会不同,国际人才界应该以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为他们提供一揽子和平共处的生活。江干区科技局副局长傅伟杰表示,除了学校教育外,千云国际人才社区还在住宿、医疗、移民等方面给予外籍人才支持和便利。

距离亚运村500米的萧山国际人才服务中心,也在着力完善国际人才配套服务,建设覆盖外籍人员、食品和住所的全方位覆盖社区。

"为外籍人士、海归等国际创业人才提供一站式集中化服务和处理,如政策咨询、金融投资等。萧山市科技局局长王新来说,"疫情期间,科技人才从国外引进到国内,促进了国内科技人才的循环。"

来自巴西的Dani是萧山国际人才服务中心的年轻外国人。三年前,她创立了sheUp,一个女性领导社区,帮助更多的外国女性来到中国取得职业成功,"我感受到政府和社会对浙江外国人的尊重和宽容,所以我想留在这里,也希望更多的外国女性来到中国,在杭州,浙江省, 收获事业、人生等成就。"

"创造环境,拓展市场,把握平台。傅立总结了杭州吸引外资人才的三大法宝,"未来,杭州将继续把握'汇聚世界各地人才,用用'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加快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强化创业激励机制, 让外来人才来、留、用好、流动。"

王姗姗,中国青年报记者 王姗姗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