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代科举制考试不糊名,能不能考中靠名气?

唐代科举制考试不糊名,能不能考中靠名气?

作为选拔人才备受瞩目的科举制考试,从开创以来贯穿整个封建社会,从创立到完善,再到一步步发展到最终,其间的变化是很大的。例如,唐朝科举考试的内容涉及到时务策、帖经、杂文;宋代考试内容大多是帖经、墨义和诗赋;到了晚清,科举考试的内容又成了八股文。不管咋变,科举制度似乎都是当时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

然而,在经济各方面繁荣鼎盛发展的盛唐时期,或许有那么一点不常被人关注到——唐代的科举制考试,阅卷时实际上采取不糊名的方式?

试想一下,如果现在的正规考试,如果不采取准考证号的形式,而将每个人的大名明晃晃的放在试卷开头,那么暗中作弊的风险,是不是大大提高?假如阅卷老师跟某一位学生相熟,又怎能保证不会有失偏颇?所以,这样的方式并不是特别公平。

唐代科举制考试不糊名,能不能考中靠名气?

然而,唐代的科举制考试,非但不糊名,主考官还依靠考生平日里的名气和声誉,来作为阅卷评分的主要参考。也就是说,考生平时所作诗文的流传度与知名度,以及声誉的好坏,决定了是否能够被主考官录取。

其实,这有一定的好处。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真的有才能,那么诗文一作就会流传甚广,名声也会大大远扬。比如苏轼、柳永等人,他们虽然不是唐朝人,但他们靠着自己的诗文和才华,就做到名声远扬。所以,无论处于什么阶层,只要足够有文采,早晚都会有名气。

但这也给绝大多数没那么有才能的人,留下了可乘之机。由于录取的导向问题,考生们寒窗苦读,进京赶考,来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好好复习,而是提前结交名人,向他们投递自己的诗文作品。假如自己的作品能够博得名人们的青睐,则可以争取到他们的推荐,这对自己的名气而言,有益无害。

久而久之,这也逐渐成为唐朝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们之间的一种风气。

唐代科举制考试不糊名,能不能考中靠名气?

所以,当时有个词很流行:“行卷”。具体就是说,在科举考试之前,要参加科考的士人先把之前拿得出手的作品,送给权贵重臣、社会名流,借助他们的手来“营销”名声,为科考铺平一条顺畅路。

也可以想象到,这里面确实“水很深”。纵然科考以名气和声誉作为阅卷评估标准,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极易引起他人产生投机取巧心理。于是,大家都不好好准备科考了,反而将绝大多数时间、精力和财力,用在社会结交上。

如果能找到最稳的后台和靠山,那么这一次科考多半就稳了。假如能找到王爷推荐,那就别退而求其次找诗人。例如,唐代著名的诗人王维,据说他当时科考时,就是获得了岐王的推荐,名气大大提高,弱冠之年就考中了进士,一时荣耀无限。

唐代科举制考试不糊名,能不能考中靠名气?

当然,王维自身的才华,也值得这样的推荐。由此可见,将士人的名气和声誉作为重要参考因素来评估,也有一定道理。发展到唐朝中晚期,“行卷”基本上就成了参加科考的考生们必做之事,假如说不屑于或者忘了,那基本上就名落孙山,准备重头再来吧。

当然,也有一些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找准了“方向”,比如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参加了三次科考,三次都没有中。就在第四次科考时,遇到了已经退休的宰相郑余庆,借机“行卷”。因为韩愈的诗文很受郑余庆的青睐,这位“前宰相”就在自己的交际圈子里,为韩愈推广扬名。果不其然,这一年科考成绩榜下来,韩愈成功考中进士,从此名声打响。

从韩愈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失败了别气馁,有时候不一定是自己的缺陷,可能是方法和方向不对。

唐代科举制考试不糊名,能不能考中靠名气?

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上来看,科考阅卷不糊名这件事,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公平,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对于当时来说,还是相对比较公平的情况。相比于只有士族才能做官,科举考试给寒门子弟提供了一条路,如果真的有才能,即便是家境贫寒,也能依靠才华,有名扬朝堂、录取中榜的那一天。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