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代科舉制考試不糊名,能不能考中靠名氣?

唐代科舉制考試不糊名,能不能考中靠名氣?

作為選拔人才備受矚目的科舉制考試,從開創以來貫穿整個封建社會,從創立到完善,再到一步步發展到最終,其間的變化是很大的。例如,唐朝科舉考試的内容涉及到時務策、帖經、雜文;宋代考試内容大多是帖經、墨義和詩賦;到了晚清,科舉考試的内容又成了八股文。不管咋變,科舉制度似乎都是當時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

然而,在經濟各方面繁榮鼎盛發展的盛唐時期,或許有那麼一點不常被人關注到——唐代的科舉制考試,閱卷時實際上采取不糊名的方式?

試想一下,如果現在的正規考試,如果不采取準考證号的形式,而将每個人的大名明晃晃的放在試卷開頭,那麼暗中作弊的風險,是不是大大提高?假如閱卷老師跟某一位學生相熟,又怎能保證不會有失偏頗?是以,這樣的方式并不是特别公平。

唐代科舉制考試不糊名,能不能考中靠名氣?

然而,唐代的科舉制考試,非但不糊名,主考官還依靠考生平日裡的名氣和聲譽,來作為閱卷評分的主要參考。也就是說,考生平時所作詩文的流傳度與知名度,以及聲譽的好壞,決定了是否能夠被主考官錄取。

其實,這有一定的好處。因為某種程度上來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真的有才能,那麼詩文一作就會流傳甚廣,名聲也會大大遠揚。比如蘇轼、柳永等人,他們雖然不是唐朝人,但他們靠着自己的詩文和才華,就做到名聲遠揚。是以,無論處于什麼階層,隻要足夠有文采,早晚都會有名氣。

但這也給絕大多數沒那麼有才能的人,留下了可乘之機。由于錄取的導向問題,考生們寒窗苦讀,進京趕考,來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好好複習,而是提前結交名人,向他們投遞自己的詩文作品。假如自己的作品能夠博得名人們的青睐,則可以争取到他們的推薦,這對自己的名氣而言,有益無害。

久而久之,這也逐漸成為唐朝參加科舉考試的士人們之間的一種風氣。

唐代科舉制考試不糊名,能不能考中靠名氣?

是以,當時有個詞很流行:“行卷”。具體就是說,在科舉考試之前,要參加科考的士人先把之前拿得出手的作品,送給權貴重臣、社會名流,借助他們的手來“營銷”名聲,為科考鋪平一條順暢路。

也可以想象到,這裡面确實“水很深”。縱然科考以名氣和聲譽作為閱卷評估标準,出發點是好的,但這極易引起他人産生投機取巧心理。于是,大家都不好好準備科考了,反而将絕大多數時間、精力和财力,用在社會結交上。

如果能找到最穩的背景和靠山,那麼這一次科考多半就穩了。假如能找到王爺推薦,那就别退而求其次找詩人。例如,唐代著名的詩人王維,據說他當時科考時,就是獲得了岐王的推薦,名氣大大提高,弱冠之年就考中了進士,一時榮耀無限。

唐代科舉制考試不糊名,能不能考中靠名氣?

當然,王維自身的才華,也值得這樣的推薦。由此可見,将士人的名氣和聲譽作為重要參考因素來評估,也有一定道理。發展到唐朝中晚期,“行卷”基本上就成了參加科考的考生們必做之事,假如說不屑于或者忘了,那基本上就名落孫山,準備重頭再來吧。

當然,也有一些人并不是一開始就找準了“方向”,比如韓愈。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參加了三次科考,三次都沒有中。就在第四次科考時,遇到了已經退休的宰相鄭餘慶,借機“行卷”。因為韓愈的詩文很受鄭餘慶的青睐,這位“前宰相”就在自己的交際圈子裡,為韓愈推廣揚名。果不其然,這一年科考成績榜下來,韓愈成功考中進士,從此名聲打響。

從韓愈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失敗了别氣餒,有時候不一定是自己的缺陷,可能是方法和方向不對。

唐代科舉制考試不糊名,能不能考中靠名氣?

站在我們今天的角度上來看,科考閱卷不糊名這件事,看起來好像不是很公平,但是從曆史的角度看,對于當時來說,還是相對比較公平的情況。相比于隻有士族才能做官,科舉考試給寒門子弟提供了一條路,如果真的有才能,即便是家境貧寒,也能依靠才華,有名揚朝堂、錄取中榜的那一天。

作者:我方團隊月落星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