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龙抬头”很多人容易联想到封建迷信,实际上这个说法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天文学。古老时期,人们观测天象的参照物是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组星象,而人们熟知的二十八宿就是它们不同时期的运行轨迹和位置。由于日、月、五星的四方被它们所环绕,俨然就像是日、月、五星的居住场所一样,故而称之为“宿”。随后又根据它们所在的方位分成“四象”,每一个“象”由7个宿组成,如东方苍龙的形象便是由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构成,每一个宿代表不同龙的不同部位。
其中角宿代表龙头,冬季时候的苍龙七宿在北方地平线下潜藏,到了仲春时候,东方的地平线上便能逐渐看到角宿的位置,由于其余六宿所代表的身子依旧藏于地平线下,只有角宿逐渐显露,“龙抬头”的说法便由此而来。通常在二月初二前后,但因为“岁差”,出现"龙抬头"实际时间会有延迟,足见其中并无半点封建迷信。不过民间倒是因此现象而产生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自然免不了天象崇拜必不可少的迷信成分。
忌三样
许多天文现象至今都难有合理的解释,而古人更敬畏有加,任何风云变幻都被赋予了神性,本为天文术语的“龙抬头”也因为龙的关系而多了许多忌讳。首先不能做的就是针线活,认为这一天动针线会伤及龙眼,从而招致灾祸。其次不能做的就是挑水,龙历来就被认为是掌管云雨的神祇,在这一天挑水会使龙的行动受到惊扰,从而招致灾荒。最后不能做的就是盖房打夯及磨面,认为在这特殊的一天做这些会伤到龙头,是不吉利的。
吃三样
特殊节日最受人们欢迎的莫过于当天的节日饮食,龙抬头这天首先要吃的就是面条,因为面条有一个非常应景的名称“龙须面”,所以古人认为这天吃龙须面能讨好彩头。其次要吃的则是水饺,而且这天的水饺要称其为“龙耳”、“龙角”;第三要吃的就是煎饼、葱饼,古人称之为“龙鳞饼”、“撕龙皮”。除此之外,各地也有自己的风俗,总之都要取一个与龙有关的象征和寓意,毕竟“龙”历来就是华夏民族的图腾,祈龙赐福是华夏儿女最为普遍的愿望。
做三样
除了吃以外,龙抬头这天还有很多热闹的活动,最为普遍的首先就是“剃龙头”。许多大人选在这天给孩子理发,古人称之为剃“喜头”,同样是希望龙抬头降吉祥,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龙腾虎跃。其次就是“采龙气”,因为二月是在地支里称为卯月,古人认为卯月的龙抬头这天在卯时出门向东方来一个深吸气就能吸收到龙气,如此就能吉星高照。最后一个就是开笔写字,尤其是现在电脑手机常态化,很多字一时都不知如何下笔。相传文昌神的诞辰日是二月初三,而文昌神是主宰功名的神仙,在龙抬头这天让孩子写字既能提前给神仙祝寿,又能取龙抬头之吉兆,一举两得。有的地方也会选在二月初三,这个仪式在古代非常重要,被视为人生的第一次大礼称之为开笔礼。大人们要为孩子正衣冠、点朱砂,祈愿神明保佑孩子一生眼明心明。
时至今日,传统节日经过历史的沉淀,其精华无一不被传承下来。龙抬头的各种迷信禁忌也早已烟消云散,但因此衍生的节日美食和文化内涵依旧历久弥新让人回味无穷。尤其是本源于天文的科学知识以及对龙的崇拜依旧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在没有电脑、望远镜等科学仪器的帮助下,靠着古人一代又一代肉眼凡胎的观察总结与实践得出的经验,却能在数千年里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其中智慧依旧值得我们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