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悦文物·知安顺丨你了解安顺文庙棂星门上的石雕故事吗?(上)

悦文物·知安顺丨你了解安顺文庙棂星门上的石雕故事吗?(上)
悦文物·知安顺丨你了解安顺文庙棂星门上的石雕故事吗?(上)

安顺文庙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顺文庙以其石雕装饰图案丰富

雕刻技法广泛

享有“石雕艺术殿堂”的美誉

巧夺天工的镂空雕云龙石柱

早已是遐迩闻名

……

悦文物·知安顺丨你了解安顺文庙棂星门上的石雕故事吗?(上)

其实

文庙的棂星门上

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石雕图案

也常常被人啧啧称赞

今天

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这些石雕的故事吧~

01

文庙棂星门

安顺文庙棂星门位于文庙建筑群中心区域,为三间四柱冲天式石牌坊,清道光时期文庙重建时的遗物。

其石额枋上雕刻有很多人物故事,由于年代久远,故事内容人们已大多不能解读。

《安顺老房子》中将这些故事描述为“尧王访舜”、“文王访贤”、“成王纳谏”、“倒履相迎”、“汉武访贤”、“三顾茅庐”六个故事,但对照故事场景,还有许多疑惑。

悦文物·知安顺丨你了解安顺文庙棂星门上的石雕故事吗?(上)

经过数年查阅资料、收集研究、反复推敲,笔者认为,这些石雕图案应分为十二幅,共为十个故事。

故事内容为:尼山致祷,状元及第 ,钧天降圣,麒麟玉书,凤凰衔书,观音送子,小楼夜读,文王访贤,舜耕历山,而其中有一个故事尚未能解读出来。下面对应每一幅故事逐一解读、分析。

02

人物科普

为便于区分、识别、解读,我们先就中国明清以来的石雕、砖雕、木雕中的人物性别、年龄、社会地位、发髻、装饰物、情态等的基本特征作一简单归纳

士大夫均衣着长衫、头戴官帽、胡须飘飘、体态庄重:

贵妇衣着轻薄飘逸、头饰耳坠发髻、体态婀娜

高人隐士多为闲居垂钓;至于农夫则是头戴斗笠、赤膊挽裤;

年龄辈份的区别多在个体高矮、大小、位置关系对比表现,小孩头上还常雕有双髻。

有了这些基本概念之后

我们来认识一下棂星门上的这些故事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

棂星门“东次间额枋正面”的故事

03

额枋上的故事(正面)

表面看去,整个额枋上有人物、动物、建筑物等,构图较为复杂,但实际只由三幅图案构成。中间一幅的场景最大,两边的场景较小。

东侧的故事

这幅雕刻中有一个最为显眼的动物麒麟,麒麟的头前方有一贵妇将手伸向麒麟的头部,贵妇背面及头上表现有建筑物,麒麟的尾部雕有一个妇人。这个故事描述的人物场景在多个版本的《孔子圣迹图》中有表现,内容是“麒麟玉书”。

说的是孔子出生前,有一只麒麟口吐玉书于其家中,书中写到“水精子,继衰周而为素王”,孔子的母亲感到很奇怪,于是用绣绂系在麒麟角上,麒麟在他家中住了一宿后就走了。这幅故事表现的情态与圣迹图中的“麒麟玉书”场景完全吻合。同时故事与文庙的功能相符,这是古人虚构的孔圣人出世前的一个祥瑞故事。

悦文物·知安顺丨你了解安顺文庙棂星门上的石雕故事吗?(上)
悦文物·知安顺丨你了解安顺文庙棂星门上的石雕故事吗?(上)

中间的故事

额枋中间场景较大的一幅图案,中间位置雕刻的是一个骑着马的人物,后面有人撑着伞盖、有人举牌,前面则是两个贵妇与两个官式人物在迎接,整个场面显得热闹庄重,以及对骑马者的礼敬。故事表现的场景是明清时期流传甚广的“状元及第”故事。状元及第故事出现在科举考试最为繁荣的明清时期,该时期中国古人常常用“状元及第”文字或者相应人物图案表达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大功名的美好愿望。

安顺文庙的这一故事与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状元及第”图如出一辙。

悦文物·知安顺丨你了解安顺文庙棂星门上的石雕故事吗?(上)
悦文物·知安顺丨你了解安顺文庙棂星门上的石雕故事吗?(上)

南端的故事

额枋南端为一组较为紧凑的故事,此图共有五个人物组成,每个人物所处空间高度不同、神情各异,似踏云踩雾,其神态朝体现着五人目的的共同性。各个人物的神态表达出不同的分工:下层右侧有一人物手中持有笛,是表达此人是吹笛者,其他人物手中也各有所手持乐器(只是毁损严重,已难以辨别各自所持物)。

这一故事与《孔子圣迹图》中的“钧天降圣”图人物场景一样。钧天降圣图表达的是五个神仙人物在孔子家房屋上空吹笛、吹箫、吹笙、击鼓等的内容。故事讲的是孔子出生时,孔子的母亲在家中听到空中传来钧天之音,和着音乐还伴随有“天感生圣子”的声音。此图表现的主题为“钧天”中的五个神仙人物在房屋上空吹奏,所以此图是为“钧天降圣”故事的缩写版。

悦文物·知安顺丨你了解安顺文庙棂星门上的石雕故事吗?(上)

除了正面的故事

额枋的背面

也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声明

本文作者系吴忠兴

(安顺市文物局文物保护科 科长)

编排|罗小丁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