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作者:论史鉴今

乌克兰危机爆发,乌俄局势严峻。随着北约的不断东扩,乌克兰毫无疑问地成了俄罗斯家门口的一颗“炸弹”。

两国之间的战争瞬间被点燃,炮火蔓延到了乌克兰境内。然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无论是哪方成为最后的赢家,战火都会殃及无辜的人民。

和平这两个字,在此刻也变得无比沉重。乌克兰大量难民涌入其他国家,原本和睦的家庭支离破碎,原本人声鼎沸的广场变得冷冷清清。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对于战争而言,国防战略储备和战略后方建设是无比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抵御安全威胁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就意识到了这点。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中国正是因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从而得以在国防建设方面飞速发展。正因如此,拥有了“硬实力”,有了能够抵御危险的“盾”,有了不惧威胁的“矛”,中国才保证了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尽管国家之间的战争并不只是“硬实力”的比拼,但是军事力量的差距是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反观乌克兰的局势更是如此,其已然成为美国等国家的炮灰。

乌克兰放弃核武器

自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各国军事力量进行了重组。乌克兰境内储备了相当一部分的核力量,在当时成为了少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然而好景不长,核扩散的形式愈发严峻。核武器作为威力极强的威胁性武器,引起了世界各方的关注。

拥有核武器,不仅是意味着国家军事力量的强悍,更意味着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能够在国际上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持有核武器的国家一下成为众矢之的,乌克兰更是首当其冲。这主要是由于乌克兰的地理位置极其特殊,西接欧洲各国,东接俄罗斯,仅仅是洲际导弹就多达176枚。

洲际导弹射程8000公里,在当时几乎可以说是指哪打哪。既然谁也不想让自己被导弹射中,所以不论是对于欧洲国家还是俄罗斯而言,乌克兰都成为了巨大的威胁。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在美国施加的压力之下,乌克兰等国相继放弃了核武器。主动弃核成为无核国家,同时加入了核不扩散条约,此外还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的条约。

所以自此之后,乌克兰境内再无核力量。主动放弃核武器的乌克兰,无异于放弃了自己所掌握的“杀手锏”。

再加上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一下从苏联最发达的同盟国之一,变成了经济浪潮冲击下的牺牲品。

尽管乌克兰宣布独立后,在苏联手中继承了3000多家军事工业,但是由于解体后经济链断裂,资金大量缺乏,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原有的军工业呈现衰败趋势。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曾经建立起来的国防储备逐渐丧失了科研生产基础,难以跟上当时的发展趋势。这也导致了乌克兰在进行之后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武装力量不足,储备能力下降。

即便后来乌克兰对军工业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差距仍旧无法弥补。

正如现在俄乌态势升级,双方持续交火,但是仅就军事力量而言,双方差距十分悬殊。更重要的是,战争的爆发给两国人民都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俄罗斯的经济受到制裁,乌克兰的难民流离失所。俄乌之间虽有历史恩怨,但是曾经也是交好的伙伴。为何现在爆发了严重的乌克兰危机,危机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从乌克兰危机到战争爆发

这还是要追溯到冷战时期,当时美国称霸,苏联欲与其争锋。而美国为了确保自己在世界的统治地位,于1949年建立了“北约”组织,其目的就是为了抑制苏联的快速发展。

北约作为一个军事政治集团,只有华约与其针锋相对。由于两股超级力量的博弈,世界暂时陷入了冷战时期。

直到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才结束。然而这并不是终点,继承了苏联大部分力量的俄罗斯依然被美国视为劲敌。

美国为了限制俄罗斯的发展,不断地调整战略,企图通过扩大北约的实力起到压制俄罗斯的效果。而北约扩张的方向则是往东一直逼近俄罗斯,先后进行了五次扩张。慢慢地,北约吸收了不少欧洲东部国家。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扩张的“终点”就是位于重要战略位置的乌克兰,这对于俄罗斯来说也是无法容忍的底线。

俄罗斯十分明白乌克兰的重要性,一旦乌克兰加入北约,将会对俄罗斯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从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一直视乌克兰为底线,同时希望北约能够通过法规来约束扩张问题,这一提议也得到了北约的承诺。

但是随着时代的更迭,自从拜登上台后,真正的幕后黑手美国一直叫嚣制裁俄罗斯,并对此采取了强硬的措施。

于是乌克兰就成为了美国向俄罗斯发起进攻的一枚棋子,而被欺骗的俄罗斯呢?更是对这个局面十分愤恨,因此俄乌战争就此爆发。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俄乌交战对双方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俄罗斯被多个国家制裁,乌克兰被拿着当枪使,甚至无法进行有力的反击。

之所以俄罗斯在这次的危机下依然保持了一个大国的冷静,主要还是因为有着强大的国防后盾。而乌克兰作为一个夹缝中生存的小国,一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而没有强大的国防储备,只能成为一颗棋子。

发展自己的核武器

同样是在20世纪50年代,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之后,毛泽东凭借独到的眼光捕捉到了世界军事的发展趋势。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多次强调,要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的前提就是要把保卫国家安全,处理军事问题作为首要的出发点。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美国一直虎视眈眈。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高度警惕美国的动向。

此时的中国军事力量尚为薄弱,而美国却拥有着杀伤力巨大的核武器。军事力量差距悬殊,国家安全也因此受到严重的威胁。

能够打破这一局面的唯一办法,就是研究出核武器与其抗衡。只有打破美国的核垄断,才是抵御威胁,维持和平安全的保证。

然而核武器的研发谈何容易?5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核研究方向几乎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研究成果,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核武器研究只能从零起步。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更加危险的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苏双方关系持续恶化,这也导致了中国的在国际上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此时的中国承受着巨大的军事压力,这也从而促使着中国不得不将核武器的研制过程尽可能地加快。

核武器研制成功

1954年,广西地区发现了一座铀矿。铀矿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有了研发核武器的基础原料。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内心十分激动,有了原料就有了基础,一定要发展原子能。

当时的国防工业才仅仅是起步阶段,但是中国所面临的态势却不容乐观。新中国的军工业并不强盛,甚至是制造汽车和飞机都相当困难。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毛泽东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研制原子弹。

1955年10月,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时的中苏关系还没有开始恶化,因此中国的原子弹研究得到了一部分的苏联援助。

但是随着中苏关系的变化,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研发原子弹的援助,同时撤走了大批在华科学家。

这样的打击对于刚刚起步的原子弹事业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坚持还是放弃?毛泽东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没有了援助,中国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走下去。“596工程”就此诞生了,在最困难的时期做最困难的事,原子弹的研究困境终于被一步步克服。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1964年10月16日15时,振奋人心的事情发生了。中国的核武器研发终于有了成果,在新疆罗布泊的上空,承载着科研人员心血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破成功。

这并不是结束,1967年6月17日,中国超越了法国,进行了第一次氢弹爆破。

除此之外,中国还积极研发了导弹,也就是中近程导弹。有了导弹、原子弹和氢弹,中国核武器的实战效能显著提高,中国的国家安全终于得到了有效保障。

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中国所能进行的核试验次数极其有限。然而在这种极限条件下,核武器仍然研制成功了,这要归功于毛泽东的决策以及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毛主席曾说过,在今天的世界上,要想不被别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正是因为核武器的成功研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才有了一席之地。

也正因如此,中国的军事力量有了充分的保证,更不会像乌克兰一样,只能让别人攥在手心里。

增强国防实力,抓住一切机遇

加强国防战略储备和战略后方建设,是国家应对战争时的首要任务和重要保证。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战争也从以前的持久战转化为了爆发性战争,同时消耗大量的物资。假如没有正确认识到现代军事的发展趋势,就无法制定现有的发展战略。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这对于中国军事而言是弥足重要的一课。毛泽东作为中国的最高决策人,强调提出了国防战略储备的建设,并且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串联起来。

认清战争的本质,把握战争的规律,就一定要仔仔细细地对战争进行研究。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正是看透了战争的本质,认识到了世界上所存在的矛盾。

战后的世界并不和平,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这就更需要国家领导人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从全局入手,预测到战争的发展趋势。

这很难做到,但是毛泽东所阐述的军事思想做到了。早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初,毛泽东就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了这场战争因为美国的出现和介入,局势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正因如此,有了对战争形势合理准确的预测,中国得以制定出正确的战争策略,并夺得战争胜利。

主席审时度势,制定伟大思想

除了有合理的战争预测,在毛泽东所阐述的军事思想中,不仅要时刻关注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向,更重要的是要及时把握住机遇,不让机会从手里溜走。

毛泽东善于在战争中进行复盘,正如抗美援朝战争中,有意识地去增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作战能力。通过不断地培养发展,中国在这次战争后,空军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壮大。

毛泽东早就预见战争中会出现停战谈判,所以加紧派出去了国内的空军力量。在经过长时间的实战后,缺乏经验的新兵成了经验丰富的人才,空军力量急剧壮大。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原本只有1个兵师的空军兵力,在战争后一跃成为仅次于美苏的空军大国,这都要得益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远见卓识。

世界军事的发展趋势变幻莫测,除了需要敏锐地观察外,还要抓住机遇,破除迷信,真真正正地充满自信。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它的深谋远虑和远见卓识,更在于它具有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尽管在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地方尚有缺陷,甚至是非常落后,但是并不能因此而产生自卑心理或者是迷信心理。

毛泽东一直认为,倘若一直被这种低迷的心理所包围,那么即使机遇找上了门,也很有可能就此错过。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决定中国人命运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中国人自己。但是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正确的原则和扎实的基础。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通过一系列方针原则,直至现在依然为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建设指明了道路。

首先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个国家倘若不能独立自主,就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的制约。这并不是说不能够接受外国的友好帮助,而是说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绝对不能过度依靠外来帮助,否则终会受制于人。

另外,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这是毛泽东最为强调的一个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合的地方运用,不适合的地方剔除。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除此之外,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十分具有前瞻性。他一直认为要把主要的科研力量放置在尖端技术身上,同时多次强调,尖端技术的发展会使中国军事力量有着质的飞跃。

一方面是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尖端武器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仅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尺子,更是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一席之地的保障。

正是因为有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中国的军事发展一直在平稳前进。也正因为军事力量的充足,中国在世界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大大降低了危机的出现。

从乌克兰危机到俄乌战争,使我们认识到毛主席深谋远虑的伟大思想

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不是单方面的问题,而是多方面原因导致。但是仅从应对危机的现状来看,军事力量是一个难以忽视的重要问题。

毛泽东作为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深刻认识到了军事的重要性,提高了中国应对危机的能力,为新时期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