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冰雪运动空前火爆 如何畅享冰雪运动不受伤?

文/赵芳迪

经历了今年的北京冬季奥运会,大家对冰雪项目的热情空前高涨,最近网上就流传这么一个段子:骨科医生的一天:9台手术,其中7台是滑雪受伤造成的。那么哪些因素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如何做好防护措施减少受伤频次?在2022年2月24日播出的《名医面对面》直播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运动康复治疗师邢剑就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运动损伤知识,尤其是冰雪运动常见的损伤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内容。

《名医面对面》栏目由《中国经营报》推出,致力于通过名医、媒体权威联合,协同构建内容生态,为大众带来从慢病管理、急救知识、重病防治到日常生活的全民健康教育,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

对于常见的运动损伤,邢剑表示可以根据病因分为:1. 运动过量,例如长期大量跑步引起的髌腱炎,足底筋膜炎;2. 运动不足,例如长期伏案工作人群会有颈肩腰背痛;3. 运动不当,例如一些非专业运动员进行持拍运动时动作不标准或不恰当引起的“网球肘”,腱鞘炎等;4. 运动意外,例如在运动中崴脚、碰撞等。

以目前冰雪季为例,冰雪运动造成的损伤类型有很多,比如摔伤、撞伤、扭伤,此外还有多发伤,所谓多发伤是指一种致伤因素引起的身体两处或多处损伤,比如在运动中发生撞击,导致骨折的同时还有内脏的损伤。邢剑表示,很多冬奥会上的比赛项目都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如冰球比赛允许肢体对抗,运动员在场上做出急停、急转的动作,或者高速运动下遭遇撞击,倒地时用上肢支撑……这些都可能会导致手腕、肘、锁骨的骨折等。此外,钢架雪车也是一项危险的体育运动,运动员需要俯身平贴在雪橇上,以俯卧姿态滑行,最高速度可达130~140千米/小时。钢架雪车没有转向器和刹车装置,底部由铅块加重的骨架和两根固定的管状钢刃组成。由于速度极快,又头部朝下,高速行进中有一点的偏差,带来的危害都是极高的,因较高的危险性,钢架雪车曾多次被冬奥会移除出比赛项目。另外,跳台滑雪也是一项比较容易发生意外损伤的运动,因较高的速度和起跳高度,如果落地发生意外,伤及脊柱会引起高位截瘫,甚至威胁生命。

邢剑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崇礼的一家滑雪场数据显示,2017~2018年雪季,每千人滑雪者平均日损伤是4.53例,2018~2019年雪季,每千人滑雪者平均日损伤是4.46例。其中男性比女性的受伤率更高,20~30岁人群是损伤的高发群体,大概在36.8%。致伤原因中摔伤占比76.6%,这其中有17.9%的受伤部位为头颈部,17.4%的受伤部位为膝关节;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冰雪运动人群体量巨大,损伤人数也会有明显的增长,所以邢剑强调在进行冰雪活动时一定要做好个人的防护。

提前做好保护措施

对于滑雪装备,邢剑特意提醒,像滑雪服、头盔、雪鞋、雪板应选择质量较好的产品,在现有循证医学证据来看,滑雪装备在防止运动损伤上有一定功效和作用。另外还建议配备一份意外保险。

除了装备,热身运动也必不可少,直播时邢剑提醒,可以在运动开始前进行原地高抬腿、蹲起、开合跳等热身运动,唤醒肌肉,让身体达到更好更有效的发力和制动。另外,邢剑还强调,冰雪运动门槛较高,需要较好的基础体能,因此在非雪季要积极锻炼身体,做好身体素质这套“防护装备”的准备。

意外受伤,“RICE”原则来帮忙

意外情况不可避免。邢剑表示,如果只是简单的磕碰或者扭伤,不影响走路,那么可以进行简单的包扎或者局部的冰敷;如果感觉很疼,有扭伤或者韧带损伤(如踝扭伤),可以按住脚踝最疼痛部位10~15分钟,因为疼痛是由损伤处血管损伤引起渗出,血液渗出刺激周围组织产生了炎性反应(红肿热痛),按住痛点可以减少出血;如果情况比较严重,不能自行移动,则需要在原地等待,寻求救援。

对于一些简单的磕碰扭伤的紧急处理可以遵循RICE原则:R,代表rest,表示休息,停止运动;I,代表ice,表示冰敷;C,代表Compression,表示加压包扎,减少渗出;E,代表Elevation,表示把患肢稍垫高超过心脏平面(“水”往低处流)。

以下情况要高度注意:

发生意外后,首先要感受一下四肢,是否有感觉,是否能动弹,如果感觉不到,或者四肢不能动,就有可能是脊柱发生了问题,那么其他人(非专业人士)在救援时一定不能做提拉拽,随意搬动,挪动这种动作,避免在二次搬运时再次造成损伤,要等待雪场专业救援力量。

如果在受伤时听到身体发出响动,或者剧烈疼痛,肢体,如膝关节、脚踝、手腕等骨头形状的变化,如错位,如果发生这些情况,也需要寻求专业的救援。

即使只是感觉掰了一下,并不影响走路,也要先停止运动,观察后续是否有肿胀、疼痛的情况,如果后续情况越来越严重,也要及时就近就医。

邢剑特意提到,单板滑雪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上肢、脊柱,双板滑雪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下肢。

轻伤就要下火线,反复出现的“小”病要就医

对于滑雪过程中发生小状况,或者身体有些小毛病,只要一滑雪就发作,邢剑除了建议找专业教练再增进技术外,还要找专业的运动损伤科医生和治疗师看一看,从功能训练角度看看动作发力是否正确,有没有过度代偿的部位,总之要重视,“小伤小病”不重视可能会留大隐患。

伤筋动骨要躺一百天吗?

对于“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个观点,邢剑表示这是很片面的治疗理念,损伤发生后,运动能力、灵活性、协调能力等基础运动能力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完全静养,人体基础代谢、消耗降低,再加之饮食摄入的增加,造成脂肪的堆积,反而会影响后续的康复情况,所以目前在一些手术前后,康复科都会介入治疗,给患者提供康复方案,保证患者在术后可以得到系统的康复训练,以防影响后续的生活与运动。

邢剑指出,运动康复的目标分两个维度,第一,恢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第二,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能力。发生损伤后,如果想恢复到第一维度,保守估计少则一至两周,多则三至六个月或者更长,具体要看伤情、既往运动素质、康复介入等多方面。像有些运动员的伤情比较严重,例如冬奥会运动员徐梦桃的十字韧带断裂术后,想要恢复到第二个维度,恢复周期至少在一年至一年半,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一些受伤病困扰的患者或者其他家人,一定要放平心态,积极配合进行康复工作。

(校对:张国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