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何向阳:文学与影视的双向赋能

何向阳:文学与影视的双向赋能

何向阳

文学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在文化、文明发展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对应于媒介技术的发展与接受美学的转型,文学与影视相辅相成、交融共生,成就了中国新时代文艺的繁荣。文学与影视双向驱动中,深刻反映时代变革和现实生活、代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成就、凝聚耀眼的现实主义光芒、具有丰富地域文化特征和深厚史诗传统的文学作品脱颖而出,不断焕发出蓬勃的艺术生命力,深度参与着人民精神文化与人格心理的建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梁晓声《人世间》的成功改编与热播,就是一个有力例证。

文学与影视的良好互动缘来有自,新中国导演的名作多以文学经典为蓝本和依托,如水华执导的《林家铺子》(1959)、《伤逝》(1981)就改编自茅盾、鲁迅的同名小说,崔嵬执导的《青春之歌》(1959)改编自杨沫的同名小说,凌子风将梁斌《红旗谱》(电影1960)、老舍《骆驼祥子》(同名电影1982)搬上了银幕,谢铁骊电影《早春二月》(1963)改编自柔石小说《二月》,1970年他执导的《智取威虎山》则改编自曲波的《林海雪原》,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古华《芙蓉镇》由谢晋于1980、1987年相继搬上银幕,谢飞执导的《黑骏马》(1995)也改编自张承志的同名小说……这些都是文学与电影相互成就的例证。改革开放后的第五代导演,其代表作更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陈凯歌导演的由柯蓝散文《深谷回声》改编的《黄土地》(1984),张艺谋导演的改编自莫言小说《红高粱》的同名电影(1987),已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当然,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出很长。

巴金《寒夜》、钱锺书《围城》、王蒙《青春万岁》、铁凝《哦,香雪》、刘恒《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冯骥才《神鞭》、夏天敏《好大一对羊》、叶尔克西《永生羊》改编的电影、电视剧,萧红《生死场》、陈忠实《白鹿原》、王蒙《活动变人形》改编的话剧等,呈现了文学与影、视、剧艺术的深切互动。刘醒龙《凤凰琴》的发表及电影电视剧的成功改编,不仅使民办教师群体受到关注,对当时全国200万民办教师转正工作更是起到推动作用,在《凤凰琴》发表近30年后,还促动湖北诞生了一个“凤凰琴村”,这是文学走出“纸上”而进入社会生活重构的一个例证,足见优秀文艺作品的巨大影响力。

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文学在一切艺术中的“母本”作用得到强有力的发挥。路遥《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白鹿原》、陈彦《装台》、周大新《安魂》、忽培元《乡村第一书记》改编的影视作品产生了广泛影响,获得“破圈”效应。继《平凡的世界》之后,梁晓声《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一经播出即引发收视热潮,成为2022年春节人民群众的“精神大餐”,其对中华文化的积极传承,和文学融入现代传播格局的成功实践,彰显了新时代文艺的价值与进步。

新时期以来,茅盾文学奖等国家级奖获奖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蔚为大观,1982年至今,茅盾文学奖已评十届,共计48部获奖长篇小说中,有31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京剧、话剧等,路遥《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白鹿原》、张平《抉择》、阿来《尘埃落定》、王安忆《长恨歌》、徐贵祥《历史的天空》、麦家《暗算》、毕飞宇《推拿》、金宇澄《繁花》等改编作品多次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以及“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威尼斯电影节开放奖等。

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的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改编为同名电影,获得釜山电影节“新浪潮单元”最高奖新浪潮奖,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葛水平《喊山》改编为同名电影;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的阿克鸠射《悬崖村》改编为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和民族歌剧《听见索玛》;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曹文轩《草房子》改编为同名电影,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胡永红《上学谣》、叶广芩《耗子大爷起晚了》的电影、儿童剧等改编,都取得不错口碑。此外,由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陈彦《主角》、徐则臣《北上》改编的电视剧也在拍摄之中,这些合作都呈现出文学与影视的亲密互动。

同时,青年作家创作逐步受到影视界关注。海飞、畀愚、肖江虹、双雪涛、余耕等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受到不同观众层群的青睐好评。高收视率影视剧中更活跃着网络文学的身影,流潋紫《甄嬛传》、猫腻《庆余年》、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祈祷君《开端》,这些作品于网络广泛的传播中,积累了庞大读者群,为影视行业提供了内容支撑,也因巨大的市场价值在整个影视生产机制中举足轻重。近年网络文学中现实题材创作大幅增长,受到关注,阿耐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大江大河》《都挺好》,前者描写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的探索和突围,后者描写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均取得不俗成绩。何常在《浩荡》、贺兰才人《光荣之路》、齐橙《大国重工》等现实题材网络小说,成为影视改编新的取向。

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展了文艺空间。这是新时代文学面临的机遇挑战,同时也对我们今天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为扩大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力,积极推动文学作品向影视转化,充分发挥文学在各艺术门类中的“母本”作用,创造出更多更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根据中宣部指示精神,2019年底,中国作家协会经与国家电影局磋商,建立了由中国作协创研部牵头的影视推介机制。

该机制自2020年1月启动以来,向国家电影局推荐了适合影视改编的优秀文学作品近百部。创研部邀请熟悉当下文学作品、了解影视生产规律的文学评论家、编辑,动态组成10人左右的影视文学作品推介咨询组。咨询组专家中,有《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等一线文学刊物的编辑,也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文学批评家、学者。专家综合对文坛动态、受众趣味的切实把握和对于文学影视化课题的学理性、规律性研究两方面优势,推荐文学作品,撰写推荐意见,形成初步的作品名单。创研部根据专家推荐意见,考量内容导向、创作质量和改编潜质,进行筛选,形成推荐名单,提交国家电影局评估。

向国家电影局提交的作品,涵盖了城市、乡村、历史、科幻等多个题材领域。近期提交的作品有梁晓声《我和我的命》、阿来《云中记》、迟子建《烟火漫卷》、叶舟《敦煌本纪》、海飞《江南役》、滕肖澜《心居》等。2021年,围绕国家“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中心工作,我们从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中遴选了12部具有影视改编价值的作品,向国家电影局推荐,以重大主题回应影视热点。经过2020、2021两年的工作,书写人民日常生活的现实题材文学作品越来越受到影视艺术工作者的关注。我们期待着通过机制的不断创新,进一步促进新时代文学融入现代传播格局。

作家与艺术家都是社会文化与精神生活的忠实记录者。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影视新型表现方式的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作协十代会工作报告中,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宏森提出新时代文学的高质量发展,题中之意也包括文学在新时代与新的艺术样式的相互学习,破除蔽障,在现代传播格局中,双轮驱动,双向赋能,不断探索新的机制,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为了这个共同的理想,愿我们继续携手,相互赋能。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