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继承苏联大量军工遗产,从欧洲粮仓为欧洲子宫,乌克兰经历了啥

作者:趣史微视频

乌克兰被欧美作为棋子玩弄,当成挑衅俄罗斯的工具,成为大国政治的牺牲品。

但是,乌克兰也曾拥有着辉煌的过往。

它从苏联继承了大量的军工遗产,其中包括着1272枚核弹头和数艘隶属于黑海舰队的航母。

大陆第一艘航母“辽宁号”,就是出自于乌克兰黑海造船厂的“瓦良格号”。

此外,乌克兰还拥有着广袤的黑土地,农业发达,被誉为“欧洲粮仓”!

然而,昔日光荣的称号却是被“欧洲子宫”这一称谓所取代,重工业、农业发达的乌克兰竟然成为了“代孕之国”,乌克兰危机成为了国际热点。

如此下场,令人唏嘘不已。

美国著名政治学者米尔斯海默认为,美国和他的欧洲盟友是乌克兰问题的始作俑者,根源在于北约东扩。

因为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已多次明确表示,不会坐视乌克兰这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邻国成为西方堡垒。

那么,乌克兰危机缘起于何时?又是哪些原因导致了乌克兰如今的下场呢?

一、乌克兰危机的现实和背景

时任乌克兰总统的亚努科维奇在2013年11月,向外界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中断民众向往的欧盟一体化进程。

这引起国内大量亲西方民众走上街头抗议,示威规模不断扩大,以美、德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势力力挺反对派暴力夺权。

继承苏联大量军工遗产,从欧洲粮仓为欧洲子宫,乌克兰经历了啥

(亚努科维奇)

亚努科维奇政权在2014年2月倒台,乌克兰国内混乱不堪。

次月,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民众发起公投并宣布独立,加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东部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等州相继爆发大规模亲俄游行。

民众希望恢复与俄罗斯传统联系,当地民兵武装与乌克兰政权发生大规模冲突。

两州民众公投宣布成立“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要求脱离乌克兰政权管辖。

继承苏联大量军工遗产,从欧洲粮仓为欧洲子宫,乌克兰经历了啥

(乌克兰位置示意图)

混乱的国内政治拖垮了乌克兰的工业和农业,乌克兰的经济完全停滞。

更为糟糕的是,乌克兰的物价飞涨,普通民众根本难以负担,大量的乌克兰女性选择了从事色情服务业和代孕的工作。

俄罗斯学者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称,乌克兰危机是“冷战”这座火山迟来的一次喷发。

它是由西方引起的:忘乎所以的西方将其在20世纪末的对抗中取得的胜利,视为其道德和政治更胜一筹的证据。

有历史学家认为,在漫长历史的岁月长河里,乌克兰一直作为地理学概念、民族学概念存在,

不是政治意义上的概念。

乌克兰一直在东西方夹缝中不断努力求生存,但又不断地被肢解、依附他人、被占领和统治。

从历史上看,乌克兰基辅是斯拉夫民族文化发源地,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文化的精神寄托。

愈演愈烈的乌克兰危机令人咋舌,根据现实因素分析来看,导致乌克兰危机不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二、乌克兰凄惨下场原因之一:历史羁绊——徒有国家独立,没有民族认同

继承苏联大量军工遗产,从欧洲粮仓为欧洲子宫,乌克兰经历了啥

(如今的乌克兰首都——基辅)

直至1991年独立之前,乌克兰始终处在被统治的局面,遭受着国家分裂的境遇。

因为长时间处于分裂之中,所以乌克兰一直被作为地理概念,长期接受不同国家统治、不同文化熏陶——沙俄统治下对乌克兰采取俄罗斯化的政策。

接受沙俄时期文化、价值观、同时波兰、立陶宛统治下采取“去俄化”,对乌克兰民族传统文化采取适当宽松政策,导致乌克兰民众对历史观没有统一认识,缺乏对现代民族国家共同概念。

当前,乌克兰东西部对不少历史问题就有很多不同认识,比如乌克兰西部民众普遍认为乌克兰大饥荒是“种族灭绝”行为。

甚至有极端分子和民族分子认为这是苏联政策有意为之。

东部民众则更倾向于接受这是苏联政府工业化政策的失败,俄罗斯境内同样有很多农民饿死。

乌克兰首任总统克拉夫丘克谈到,“乌克兰虽然获得民族国家独立,但是对于民族国家认同问题远没有”。

继承苏联大量军工遗产,从欧洲粮仓为欧洲子宫,乌克兰经历了啥

(克拉夫丘克)

由于认同感的缺失,乌克兰国内并没有向心力,克里米亚入俄就是明证。

由于缺乏民族团结,乌克兰在很多政策上难以兼顾东西双方,乌西和乌东双方有着许多摩擦,根本没有表现出属于同一个国家的姿态。

这样分裂的局面导致乌克兰无力推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

对于乌克兰国内的矛盾,俄罗斯曾大力调停,并向乌克兰送去了大量的资金,帮助乌克兰的建设。

然而,乌克兰却是不断地倒向西方,甚至想要加入北约,此举正好踩在了俄罗斯的红线上,在普京看来,乌克兰的举动是“对非西方世界的背叛”。

三、乌克兰凄惨下场原因之二:定位错误——意欲加入北约,对抗俄罗斯

以往东西方以意识形态区分西方阵营和东方阵营,苏联铁幕倒下后美国将俄罗斯文明看作非西方世界。

美国自认为有义务改造东欧国家,将其纳入西方文明轨道,同时俄一直秉持大国雄心壮志,以恢复沙俄帝国荣光为己任,利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欧亚经济联盟整合欧亚国家,意图重振俄罗斯文明的雄风。

继承苏联大量军工遗产,从欧洲粮仓为欧洲子宫,乌克兰经历了啥

(乌克兰士兵)

乌克兰因其地理位置特殊,是美俄争夺的重要战场。

乌克兰因其内容复杂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原因在在双方刀光剑影正面碰撞下,凸显其东西部裂痕和撕裂。

苏联解体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文明和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激烈争夺,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东西部的撕裂。

双方争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乌克兰国家向西还是向东的外交方向上,问题反映在乌克兰是否加入北约和欧盟。

在冷战后世界里,北约是西方文明的安全组织,冷战结束后北约的目标是阻止社会主义阵营把政治军事影响施加给中东欧国家。

北约经历两次大规模的成员增扩工作,成员从12个国家发展到26个国家,但北约没有满足,而是将触角延伸到独联体国家——乌克兰。

历史上乌克兰300多年时间在沙俄统治下,很多俄罗斯民族主义者认为,乌克兰民族不是独立的民族,他是俄罗斯民族的一元。

继承苏联大量军工遗产,从欧洲粮仓为欧洲子宫,乌克兰经历了啥

(乌克兰国旗与北约旗帜)

普京于2013年谈到乌克兰问题时提到“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民族。我们有着共同的信仰、宗教、文化、语言。”

西方认为,乌克兰有着非常特殊的战略意义,控制乌克兰就能对俄罗斯形成战略遏制,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北约的势力范围达到俄罗斯的“家门口”。

苏联解体后,北约罗马峰会确定北约东扩的基本思路,而乌克兰为了搭上西方阵营的快车,也选择远离俄罗斯。

但是,此时的俄罗斯和西方各国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那就是不允许世界上突然出现一个拥有着大量核武器的国家。

在美英俄三国的主导下,乌克兰与三国签订了《布达佩斯备忘录》,承诺消除境内的全部核武器。作为回报,美俄两国将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援。

继承苏联大量军工遗产,从欧洲粮仓为欧洲子宫,乌克兰经历了啥

(签署《布达佩斯备忘录》的场景)

最终,乌克兰“自废武功”,在7年内将所有的核武器销毁,甚至亲自炸毁了导弹发射井,曾经有望成为“军事强国”的乌克兰转眼间沦为了任人宰割的小国。

然而,就是这样的小国,竟然不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盲目地选边站队。

协约签订2年后,北约与乌克兰双方建立了“乌克兰-北约委员会”,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负责日常乌克兰与北约的合作事项。

又过了6年,北约布拉格峰会上制定了《北约-乌克兰行动计划》,计划明确指出:乌克兰会将北约一体化作为外交优先战略方向。

但是,乌克兰忽略了自身国力的孱弱,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就算是成为北约的优先选项,又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可惜的是,已经昏了头脑的乌克兰人完全看不清局势。

2004年,乌克兰爆发“颜色革命”,亲西方的尤先科不顾俄罗斯的反对和乌克兰国内民众的反对,上台立刻将加入北约作为外交优先目标,立刻递交加入北约的成员国行动计划申请。

继承苏联大量军工遗产,从欧洲粮仓为欧洲子宫,乌克兰经历了啥

(尤先科)

乌克兰就此在反俄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在尤先科执政时期,俄乌关系全面恶化,俄为停滞乌克兰加入北约步伐,在能源问题、边界划定、黑海舰队等问题上频频出招,针对相对,采取一系列报复性措施。

乌克兰天然气匮乏,天然气依赖俄罗斯进口,每年消费天然气800亿立方米,大约四分之三需要进口。

2005年底,正值供暖季,俄祭出天然气的能源牌,单方面将天然气价格从每立方米95美元提高至230美元,并要求乌偿还欠款。

尤先科表现强硬给与回绝,威胁俄罗斯要提高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的军事基地租金,双方陷入谈判僵局,俄一气之下关闭天然气管道阀门,宣布停止对乌供气。

断气风波对欧洲影响巨大,德国是俄气的欧洲第一进口国。

继承苏联大量军工遗产,从欧洲粮仓为欧洲子宫,乌克兰经历了啥

此后,俄罗斯再次利用天然气断气的手段敲打乌克兰加入西方进程,俄乌关系降至冰点。

在俄罗斯的制裁下,乌克兰国内哀鸿遍野,在能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工业发展近乎陷入停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乌克兰政府高层的错误选择,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但是这些后果却是大部分由普通民众来买单。

但是乌克兰的凄惨下场,同样也是政府咎由自取的。

四、乌克兰凄惨下场原因之三:政体更迭受控欧美,寡头操政权威下降

自从1991年独立后,乌克兰以半总统制作为国家政体。

在半总统制的具体权力划分上,总统和代表议会的总理之间的政治斗争构成了之后乌克兰政坛的鲜明特征。

而且,乌克兰的政体不是稳固不变的,其政体伴随着宪法的不断变化也在总统议会制和总理总统制之间出现多次的反复。

而不断变更的政体使得欧美能够趁虚而入,安插自己的代言人。

继承苏联大量军工遗产,从欧洲粮仓为欧洲子宫,乌克兰经历了啥

(乌克兰议会)

总统和总理,这两个由不同权威主体选择产生的领导人共事,自然就容易出现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两者的对抗就更加激烈,衍生出了一系列危机。

2004年年底的乌克兰总统大选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治危机:在第一轮投票无人胜出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第二轮投票决战中,时任总理亚努科维奇与反对派领袖尤先科得票十分相近,亚努科维奇稍稍领先,而两人都宣称自己获得了胜利。

在这一问题上,美俄纷纷表态: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俄罗斯国家杜马表示支持和恭喜亚努科维奇成功当选总统,而美国和欧盟则纷纷指责此次大选存在舞弊行为,应当重新选举。

在国内反对派和美欧的压力下,乌克兰被迫举行了第三轮总统大选投票。这一轮投票以尤先科取得胜利而告终。

美国和欧盟都表示赞同乌克兰最高法院的裁决,而俄罗斯则指责美欧干涉乌克兰内政,要求尊重乌克兰宪法。

继承苏联大量军工遗产,从欧洲粮仓为欧洲子宫,乌克兰经历了啥

(美国干涉乌克兰政局)

乌克兰内部对立的双方也相互指责对方,导致乌克兰一度面临国家分裂的危险。

除此之外,乌克兰的寡头对于乌克兰政局有着极强的渗透力。

乌克兰寡头是拥有巨大经济财富的金融工业集团。

他们在经济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控制着乌克兰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和媒体,并且通过资助政党活动来培养政治代理人,甚至直接参与政治选举,出任国家高级行政职务。

他们在经济领域获得了足够多的利益后,他们开始涉足政坛。

权力的野心驱使着他们肆意干预国家政治事务,借助政治维持自己的经济垄断地位,赚取超额利润。

独立以来,乌克兰的政治和经济一直被寡头利益集团所操纵,政府官员与寡头的交易导致政府腐败。

一直以来,乌克兰在“透明国际”组织发布的清廉指数排名都在140名左右,与非洲的撒哈拉国家为伍,民众对此极其不满。

继承苏联大量军工遗产,从欧洲粮仓为欧洲子宫,乌克兰经历了啥

(乌克兰寡头)

内忧外患的乌克兰,又怎么能有好下场呢?

结语:

著名学者亨廷顿的“文明理论”为冷战后发生的种族矛盾、地区战争提供新颖的理论解释范式。他认为,地区矛盾的根源是文化方面矛盾。

文化的历史、渊源、差异对国家、国际秩序作用加大,最危险的文明矛盾是沿着“文明断裂线”发生。

按照亨廷顿的理论,乌克兰就恰好处于一条“文明断裂带”上,使乌克兰成为“具有两种文化割裂的国家”。

暂停联系国协议只是乌克兰危机产生的诱因,深层次是乌克兰长期以来东西部地区文化认同的差异和东西方间的文明矛盾。

历史上尽管基辅是斯拉夫民族文化发源地,但乌克兰长时间里在东西方夹缝中不断努力求独立,但又不断的被殖民、依附他人、被占领和统治。

继承苏联大量军工遗产,从欧洲粮仓为欧洲子宫,乌克兰经历了啥

(东斯拉夫人)

北约在苏联解体后20多年下大力气拉拢乌克兰,意图将其纳入西方文明文化圈,阻止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欧亚文明影响。

而俄罗斯一直不遗余力将乌克兰纳入自己实力范围作为基本目标,力主将乌克兰纳入欧亚经济联盟。

继承苏联大量军工遗产,从欧洲粮仓为欧洲子宫,乌克兰经历了啥

(乌克兰前途未卜)

目前,乌克兰危机已经演变成了战争,东部冲突依然持续,国家处于分裂之中,危机前景未卜。

西方应尊重俄罗斯文明、考虑到俄罗斯的诉求,不应一味强求乌克兰东西部接受西方文明,而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乌克兰民众诉求。

乌克兰应在俄与西方之间担任缓冲的角色,乌不应该成为俄与西方对抗的前沿阵地。

乌克兰的凄惨下场,或许将有所好转。

参考资料:

《国际秩序转型视野下的乌克兰危机——基于演进过程、深层结构、解决方案的分析》 冯绍雷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混合战争”》 韩克敌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乌克兰寡头政治体制:形成、特征及影响》 毕洪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

继续阅读